贾康:如何认识和把握内循环与双循环方针

2020年09月03日 17:37  

本文3262字,约5分钟

8月22日,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主办,四川省分行及《财经》杂志承办的“美好偕行,智享无限”财经论坛活动在成都举行。与会嘉宾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分享了他对于内循环和双循环方针的相关看法。

“强调内循环决不意味着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闭关锁国死路一条,这个是要非常明确的。”贾康强调到,所谓内循环只是改变政策方向,关起门来搞经济、乃至否定改革开放的看法,属于一种极端化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有明显的理解偏差,不合乎事实和逻辑。

此外,贾康还表示,中国制定的内外循环并举的双循环框架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正路,也是一个可行的真正办实事谋发展的道路。把握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关键在于以改革的“攻坚克难”、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使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创业创新的潜力与活力。不同的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认知的不足之处,整个社会应当寻求最大公约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贾康发言实录:

我很荣幸能够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谈谈怎么认识和把握现在各位也一定关的中央提出来对的内循环和双循环方针。

在当下中央关于整个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有一个表述,就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方针,这是一个完整的组合框架和发展战略组成部分。内循环是双循环的内在部分,国内国际要统筹考虑。

中国现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战略层面的框架,就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勾画的三步走的民族复兴。战略设计在实际上推进的过程中,应该讲三步走的前两步是提前实现的,没有到2000年就翻三倍了。然后2000年开始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化要见眉目。中央又给出了2020年的节点目标,就是今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以后怎么办?十九大明确还有新的两步走。到了2035年我们要实现基本现代化,这也被称为中国梦要梦想成真的具体战略目标。

现在讲的双循环和里面特别强调内循环就是服务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针对现在舆论场上的一些疑虑,我要强调内循环决不意味着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闭关锁国死路一条,这个要非常明确的。强调内循环为主,我认为理论上讲,和前些年我们普遍接受的扩大内需具有同样的内在逻辑。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后来又发生了,扩大内需就是我们自己更多在国内市场要刺激更充沛的流动性,跟我们金融界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内需的扩张,来应对外部的不良局面带来的压力和冲击。在实际生活当中,内需扩大以后,得到的一定是供给的回应,这就是一种循环。

扩大内需得到有效供给是有效循环,现在为什么特别强调这种循环,现实意义更突出表现在要经济转起来,要让经济有充沛的潜力释放,当前形势非常严峻,不用我多说。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在已经从贸易战打响以后,升级为科技战。最开始从中兴到华为到抖音,然后又到了外交战,还打到金融战。这样的一个外部压力前所未有。

看起来我们增长速度很高,但是2010年前后出现雾霾的空气污染造成的是大家必须高度重视的水流的污染,土壤的污染,乃至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养殖品,形成了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从目前市场看必须解决的矛盾,否则发展可持续性成为空谈。其次,2010年已经出现全国都在关注收入分配问题,人们指责收入差距过大等等问题。怎么实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大家共同富起来,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但是必须解决。还有2020年当前第三重压力加上来了,疫情,这个疫情在中国本土一季度最坏局面过了以后,经济社会中坚随着复工复产,随着我们越来越有把握控制他,前低转入后高越来越明显。

三种因素的叠加,这些影响总体来说阶段转化引领新常态还是中长期的变量,还要继续往前寻求L型转换,做最后确认。中美关系之间的博弈也一定是持久战,什么时候美国无可奈何看到中国和平发展起来了,他能够用的招用光了,还能做到斗而不破的话,那就一起寻求进一步的妥协和进一步的发展,这是长时期以后我们要努力争取的前景。

中央现在特别强调就是“六稳”以后,还要“六保”。要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还要保投资,保外贸等等,所有的要求,合在一起的内在联系更加强调内循环为主。我们必须更充分把握我们自己在本土上的确定性,扩大内需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不在,显然我们中国的经济的成长性相当可观,因为有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伴随市场化、国际化再加上新经济概念的信息化。我们的短板就是发展不足,不足的同时又有很大的成长型的余地。

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以后,国际大循环仍然要存在,但是我们必须把主辅重新安排,更多考虑我们内循环为主平抑外部的不确定性。两个循环相互促进,应该讲非常符合经济形势最新变化的。但是也确实引发了不少的疑虑,很多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对观点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一定要看到双循环是政策大框架,有一种批评意见,这个代表政治敏感性。说现在中央提内循环,好像依托我们超大规模的市场就可以了,中国就可以过得去了。还有现在讲内循环为主,你会造成内卷化。想让他发展,但是投入的要素边际产出越来越低,最后内卷化成为萎缩状态。还有人认为内卷化就是闭关锁国,这就对改革开放的否定了。这是一个大事,我试图按照这个做了一些分析。我强调在外部需求萎缩下,我们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上没有这个关系?也有这个关系,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经济关系都贴一个政治标签,这是错误的。

我们现在首先从经济上理解这个问题,我们用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是超大规模的市场,大国模型已经难以解释中国经济模式了,一定要独特的巨国模型来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循环和外循环有天然联系,所以中央强调这是互相促进的。

有一种概念在提到内循环以后,那我们要自力更生了,通过中国的市场完成自我的发展,这个认识也有偏差。自力更生的概念有他的积极意义,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不是这个道理。我们坚决拥抱全球化,加入整个国际大循环,和全球做生意,这时候再讲自力更生,掌握不好是非常容易出偏差的。内循环绝不意味着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但是为数不多的核心技术,我们就要自力更生了。比如说芯片,华为现在面临非常严峻的困难局面,对中国自己的发展战略来说,虽然美国人讲跟中国脱钩,但是很多领域上不能真正做到。但是在真正的最高端的前沿核心技术领域一直是脱钩的,从来也没有连上过。美国不会将最高技术的芯片卖给我们,自力更生在这种为数不多的领域是有意义的,我们别无选择,一定要举国体制,用两弹一星的2.0版攻关。

这些合成一句话,我们现在内循环为主,本身不要扯政治色彩。我们承认整个中国最大的政治应该讲就是全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最大利益。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邓小平说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把这些关系我们做一些分析,坚定认为双循环是完整框架。

总书记在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非常明确说,国际大循环为主题,决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掌握内循环为主的问题。这个走向现代化的正路是可行的真正办实事谋发展的道路,在实际生活当中还要强调内循环前面所说的客观因素所形成的潜力、活力怎么发挥起来,这是对我们自己的考验。国内的确定性是我们客观描述的,不确定性在哪儿,改革攻坚克难有大把握。改革的决定性成果原来希望在2020年达成,现在看还有距离。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改革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啃下来。包括我们社会群体、都有类似的问题,高收入群体有自己的局限性,低收入群体一样有,各自有自己的认识的不足之处,整个社会怎么寻求最大公约数,让我们中国成员都是老百姓合在一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关键把企业活起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权必有责,责任清单要跟着全套的绩效考评,这都是十九大明确的,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考评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