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大咖问诊西部发展,他们讲了很多干货……

编 辑 | 方彬蔚  

2020年09月14日 19:07  

本文3865字,约6分钟

9月12日,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在西安市召开。黄奇帆、蔡鄂生、李若谷、王毅、朱云来等多位国内顶级金融精英汇聚西安,与陕西省、西安市的主政官员,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和西部新机遇”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2008年成立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在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打通内外双循环,离不开西部地区,正如一位与会者所说:“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关乎国内大循环能否顺畅、安全,更是联通内外双循环的重要抓手,尤其是作为中心省份之一的陕西。”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西安乃至陕西,包括整个西部地区,又该如何破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会的诸多精英纷纷问诊把脉,提出了诸多见解,极具方向性和针对性。

  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双循环”是“一带一路”建设新契机

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指出,“双循环”是更深层次改革、更高层次开放,要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一带一路”建设深刻体现了双循环的这种特征内涵。

谈及“双循环”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黄奇帆认为,中国内循环质量越高,对沿线国家的带动作用就越强、价值就越大,从而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所有国家、更高质量的社会经济新生态。

黄奇帆表示,启动“双循环”战略,是“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契机,沿线相关城市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机遇,科学处理好提高内需质量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关系,需把握好五个要点:一是要把握重点、聚焦“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二是推动“五通”时,注意先后次序、有所侧重;三是要推动有关方面、各路资本形成合力,共建“一带一路”;四是要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五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蔡鄂生|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

加强金融供给对“双循环”的适配性

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蔡鄂生在主题发言中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应加强金融对双循环新格局的融合与支持。

蔡鄂生谈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的,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的顶层战略定位。

就新形势下金融如何更好融合与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蔡鄂生提出,应从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出发,提升金融供给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生产环节加大资本对战略性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的支持;分配环节缓解“金融贵”现象以及防范双循环中金融风险叠加问题;流通环节降低物流要素成本;消费环节减轻制约居民消费的金融负担。

此外,蔡鄂生强调还要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数字金融为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获客难”、“融资难”提供了新的路径,提高了居民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要在这个方向持续努力。

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

民营企业发展是形成内循环的重要一环

CF40常务理事、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形成内循环重要考虑问题。

在李若谷看来,中国消费占GDP中比重一直在30%到40%之间徘徊,与欧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个占比是最低的。要扩大内需,要形成内循环为主,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就此,李若谷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加就业、增加分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觉得这一点是形成内循环为主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是与国际市场融合发展。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GDP总量从9万亿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100万亿人民币,19年时间增长了10倍。就此他提出:“今后要不要继续利用国际市场,以及要不要和国际法、国际规则靠拢?”

三是对企业、对金融业的监管,适度为好。要在监管与发展之间找出平衡,使监督和管理既适应风险控制的要求,又能促进企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王毅|财政部金融司司长

西部的发展要做实中小银行

CF40成员、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认为,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应上,东西部差别不大,西部主要缺乏一批生机盎然的中小企业。要培育好中小企业,更应该思考中小银行的作用。

不过在王毅看来,中小银行体系在西部地区“资农资小”服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供给方面,西南要搞村镇银行的省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很多地方一个县就一个农信社,竞争不充分。

此外,西部地区中小银行服务机构在属地经营、客户定位以及公司治理上,也存在一些短板;政府在帮一把、推一把上,做的一些普惠、金融、专项等支持,也需要继续探索。

王毅认为,中小银行要真正服务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服务双创,就要在供给上解决竞争和效率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把担保利率降下来,保持在1%以下;二是80%以上的中小金融机构都做10万元以下的贷款;三是信用担保,政府增信就是信用担保,不要反过来再要求他人反担保。

此外,他强调,在解决地方中小银行风险专项债贷款的使用上,“不要把助资的安排做成一种周期性的轮回”。

孙天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信用社改革要稳定县级农商行法人地位

谈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话题,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提到,有不少省份希望建立省级“超级农商行”。在这种模式下,有些省份建议县级农商行保持法人地位,由省级农商行参股或者控股;而有的省份则希望各县级农商行变为省级农商行的支行。

针对这一情况,孙天琦指出:“中国现在不缺大银行,所以这次信用社改革过程中间,一定要保持农村信用社、县级农商行法人地位的稳定。”

此外,就如何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问题,孙天琦认为,一是要集中有限的资源攻坚重点、风险点,不能撒胡椒面,不能避重就轻;二是化解风险过程中,老股东必须承担责任,股权清零,老股东出局;三是地方政府一定要拿出真金白银;四是要完善公司治理;五是提高监管有效性。

王勇|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改善市场主体离不开上市公司

CF40特邀嘉宾、西安市副市长王勇认为,政府要重视各类企业,内资外资,国资民资,包括大企业小企业,同时提供好服务。

王勇指出,“一个城市或者经济体的GDP,等于它的企业创造的GDP总额。”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上半年末,西安拥有的市场主体达到228万户,总量占全国1.23亿户的1.9%,比例较高;但与兄弟城市相比,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数量占比偏少。同时,西安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

就西安而言,如何让双循环更加畅通?王勇的看法是,市场主体总量有待改善,特别是要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他透露:“我们把西安市288家科创型比较强的企业做了统计,然后用上交所受理的科创板平均数据作为衡量标准,我们发现西安市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具有非常好的储备。”

朱云来|金融专业人士

应对贸易战冲击要优化国内循环

如今,随着国际形势变动,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冲击,国内双循环发展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CF40特邀嘉宾朱云来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国内循环。

朱云来认为,当下的内外环境提供了改变的契机,“经过几十年发展,中国经济有了一个相当的规模,但是我们这个市场还是很分割的,这时候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市场的改革,促进联通。需要要调整思维,不能总以速度、规模作为最终追求,应该更加重视效率问题”。

效率如何追求,朱云来提出了两点建议:

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方面,要坚定地逐步推进,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有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大量的投资存量如果没有效率,做出来的东西,未来产出率就会很低,这样的话以前投入的收益就会很差。

中西部区域加强联通方面,朱云来强调各省要因地制宜,同时坚持市场导向,打破省际壁垒,加强相互联通,寻找共赢商机。省际联通,就要打破市场,实现内部大循环、国内大循环。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大循环要创造多层次就业机会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看来,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面,必然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需关注就业人口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与之相符合的岗位数量。

为此,刘晓春提出,要通过政策等多种方式提前介入,对就业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防止充分就业之下出现收入增长基本停止的现象;巩固和发挥好中国产业齐全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规划中,要设定一些优先战略性发展产业和行业,同时不要对传统产业、行业进行挤压。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知识性服务行业,比如律师、会计师、设计师、工程师等,用以增加高知高智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