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光:新冠疫情更像“星陨来袭”事件,如何应对高度不确定性?

2020年09月22日 12:10  

本文2077字,约3分钟

新冠疫情可谓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最大变数,也因此常被称为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但我觉得这两个比喻都不太恰当,我自己把它叫做‘星陨来袭’。”在8月28日举行的第六十九期“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上,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这样表示。

(点击图片收看直播回放)

在他看来,“黑天鹅”事件虽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一旦出现,便将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且在事后可解释。“灰犀牛”事件则为显而易见的大概率事件,但它的临近往往容易被忽略。

相比之下,“星陨来袭”属于深度不确定性事件,即“未知之未知”。“有些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且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便是深度的不确定。”王绍光解释道,“星陨来袭”事件不可被预见,发生概率小,同时影响极其深远,在事后无法被充分解释,也因此更能够揭示出深层次问题、催生深刻反思。因此,新冠疫情更可能是“星陨来袭”,而不是“黑天鹅”或“灰犀牛”。

在人类历史上,此前也曾发生过“星陨来袭”事件。例如1918年大流感,“至于当年这个流感到底是什么样的病毒,它的起源是怎么回事,现在仍有学者试图对此进行重建,大家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死亡人数也不确定。加上1918年处在一战快要结束之时,因此大流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与战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其自身带来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对经济、政治等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完全确定的。”王绍光表示。

此外,“星陨来袭”事件可大可小。SARS事件可被视为“中陨石”,中东呼吸综合症对中国来说是“小陨石”,而此次新冠疫情则无疑是“大陨石”。在他看来,从现在到2049年,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演变,不排除会出现更多“星陨来袭”事件。

“现在回头看,在面临深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受到了袭击,然后我们打了一场遭遇战,继而是阻击战、总体战,最后事情得到了控制。而其它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暴露出大量问题,浪费掉了大量时间。”王绍光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带来了许多“想不到”,但尤其令人想不到的是其损失之大,这或许早已超越了一场战争所产生的破坏力。

如何应对“星陨来袭”?

“星陨来袭”事件发生时,往往留给人类社会的准备时间并不算多。能否迅速进行调整应对,把握好时效性,便显得十分关键。王绍光指出,在深度不确定性面前,需要依靠多种能力来作出科学及时的决策,其中包括快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将深度不确定性逐渐变为不确定性乃至确定性;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灵巧的监测、评估能力,通过切换不同的应对措施,来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其深度不确定性,“星陨来袭”事件的追责也更具有难度、更考验智慧。“如果对确定性的条件熟视无睹,任其带来损失,这便是失职,应该而且可以追责。但在一般不确定条件下,做出正确决策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一个‘胡乱应对、渐进调适’(Muddling Through)的过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对一般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失误进行追责,只会迫使决策者采取不作为的应对方式。”王绍光认为,在深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进行决策,难免出现错误和偏差,“若任何人执意追究出现偏差的责任,不是欠缺分析能力,便是别有用心。”

那么此次新冠疫情将如何影响全球化进程?王绍光指出,有观点认为这将导致“慢全球化”,即全球化还会继续,但速度会放缓;也有声音认为可能会推动“再全球化”,弥补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缺陷与不足;更消极的观点则认为将带来“去全球化”,出现脱钩和新冷战。

“目前不同的观点都只是猜测,但深度不确定性正在增加,局部脱钩几乎在所难免,同时也要警惕更多‘星陨来袭’事件的发生。”他提醒,“虽然无法引导风向,但可以按照风向变化来及时调整风帆。这一次,相信我们也可以发挥制度优势,在大变局中学会应对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经济导刊》主办,是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旨在探讨研究中国发展问题,传播践行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已举办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