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首届外滩大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与蚂蚁集团CEO胡晓明一起畅聊金融科技的从前和未来,两人禁不住感慨:“用科技帮助小微企业是我们发了疯一样的使命,这个梦想我们10几年一直没有改变。”
胡晓明表示,11年前,有两个人是作为一个持续的变量的推动者,第一个是马云。在他心里,持续有一个梦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不论是淘宝、天猫、菜鸟、支付宝、蚂蚁集团,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使命和梦想。另一个就是王坚,他当时提出直升机不是飞机。
10年后这架“直升机”的“飞行报告”让很多人惊叹:网商银行现在一年服务2千万家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贷款平均额度仅3.6万,最小一笔甚至只有1块钱。
王坚在现场说,希望能用技术驱动的原理为小微企业打造一个直升机,“直升机不是飞机,也不比谁飞得高,而是看能不能做到树梢高飞行,这是最难的。”
王坚认为,就像直升机不是飞机,金融科技也不是金融加上科技,他在现场呼吁,“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把一些概念混在一起讨论,这会耽误很多发展机会,可能一个时代就过去了。”
当前,蚂蚁集团技术能力覆盖了人工智能、风控、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硬核科技领域,拥有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6,279项专利或专利申请。
蚂蚁集团提交给上交所的招股文件(注册稿)中预测,前三季度营收为1145亿至1175亿,同比增长38%至42%。这一数字已接近公司2019年全年营收。据招股书透露,整体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户心智的提升。
对于蚂蚁集团来讲,尽管有支付宝,但是已经远远超越了支付的概念。胡晓明指出,“我们在不断的去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这是我们发了疯一样的使命。同样的,我们又在推动关于服务业的数字化,因为今天在整个社会要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靠的就是服务业。”
今年3月份,支付宝宣布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打造服务业数字化的“新基建”,预期在未来三年内帮助4000万服务业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上海的小面馆,北京的煎饼果子店,菜场的菜农,他们不应该被抛下,每一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在胡晓明看来,给被遗忘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提供金融服务,只有技术才能实现。
解决1个问题,会冒出5个新问题,走在前面的开垦者,更要不断奔跑。而在两人眼中,金融科技的未来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普惠,最令人期待。
“我理解的普惠金融,就是用技术保证世界上每一个该得到帮助的人一个都不能少。”王坚补充说。
胡晓明指出,讨论金融科技以及对未来科技和金融的关系,真的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是能不能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享受到数字经济所带来便利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的普惠性。同时,如何让科技、让金融变得更普惠,让他的宽度更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抵御像疫情来的时候所带来的风险,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如何才能让金融科技普惠呢?王坚认为,金融科技完完全全超出金融本身,甚至财富可能因为技术会重新做一次分配。最重要的是,当技术发展特别是技术跟金融连在一起的时候,整个世界的资源会做一次重新的分配。而这次重新分配的结果就是世界更加的普惠了,更加的平等了。
胡晓明指出,蚂蚁集团需要把云计算的、数据库的、区块链的能力整合起来,通过支付宝的客户端,通过IOT的能力,整合起来变成工具、产品、服务给到他们。
两位一起“做梦”10年的伙伴,在现场给自己立下了新目标:让更多发展中展中国家、更多普通人能够享受到金融的普惠性,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