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蚂蚁集团发布AI理赔技术“理赔大脑”,将向保险机构开放

2020年09月24日 16:35  

本文1425字,约2分钟

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这是许多人对当下保险理赔的共同感受,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科技加持下的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9月24日,在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首次全面展示了智能理赔技术“理赔大脑”。运行数据显示,“理赔大脑”能识别最多107种医疗、理赔凭证,将保险产品的理赔核赔效能提升70%。即便是理赔链路最长的线下调查案件,平均核赔周期也能从30天缩短至15天。

同时,蚂蚁集团宣布向保险行业全面开放这一技术。在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总裁华山看来,这是近五年金融科技能力在保险行业最深度的应用。

事实上,早在2017年,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就曾公开表示,蚂蚁将向金融机构全面开放自己所积累的技术能力,“成熟一个对外放一个。”

众所周知,保险业务的核心是承保能力和风控。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蚂蚁集团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与保险科技直接相关的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能理赔平台。

据了解,“理赔大脑”由蚂蚁集团保险智能产品部牵头研发,分成智能材料收集系统、智能调查系统和智能审核系统三大系统。

在重疾险理赔中,不同重疾所需的理赔材料各有差异,有些需要术中的病理检验结果,有些需要术后的诊断结果。这些专业的凭证差异,靠用户自主理解、筛选、提交完成的难度非常大。数据显示,重疾险线上报案里,用户能够一次性提交完整材料的占比小于30%。

“理赔大脑”的出现,让用户理赔报案变得更简单。目前,“理赔大脑”能识别107种医疗凭证,用户在提交申请时,智能材料收集系统会根据病种,全自动鉴别和指导用户上传报案所需的核心凭证,不仅提升用户的一次报案成功率,同时最大程度简化用户需要提交的材料。

对重疾这类一次性给付、且金额较大的案件,保险公司还会对案件进行面访调查,但由于都依赖人工,无法进行数字化管理。蚂蚁“理赔大脑”的智能调查系统能把线下调查的每一个环节都数字化、标准化,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

以视频面访功能为例,“理赔大脑”会刷脸认证被访人身份,而后实时记录整个面访过程。通过智能语音识别引擎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赔大脑”能对关键信息进行线索提示并自动形成文字版纪要。经面访员校正修改后,由用户在线签字确认。

在完成材料搜集、调查取证后,“理赔大脑”的智能审核系统会自动扫描所有材料,抽取关键线索进行决策辅助。运行数据显示,“理赔大脑”能直接给出20%案件的赔付结论,让审核人员专注在复杂案件的审核上,处理案件的效率提升近70%。

蚂蚁集团保险智能产品部总经理方勇表示,近两年我国保险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用户对健康险的需求激增。“理赔大脑”的技术应用,能让保险公司具备更强的服务能力、抓住市场机会。

麦肯锡发布的报告预测,疫情过后保险行业会迎来三大变化:一是客户行为加速线上化,二是产品形态更具创新性,三是运营模式全面数字化。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认为,疫情倒逼保险公司加快保险产品创新,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同时加快数字化、科技化转型。这将为中国保险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动力。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