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爆发,银行股的春天终于要来?”
“银行股估值修复的时候到了,谁说银行股不赚钱?”
近日,银行股连续飘红,引发网友热议。
继10月15日普涨之后,10月16日银行股再度迎来全线飘红。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收盘,银行板块整体涨幅达1.46%。对比大盘最近两日的震荡行情,银行股表现较为突出。个股来看,成都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涨幅居于前三位,涨幅分别为5.27%、3.70%和3.26%。成都银行盘中一度涨逾8%。
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收盘,10月16日银行板块主力净流入37亿元,成为资金流入排名第一的行业。其中,工商银行净流入6.39亿元,位列银行业个股资金流向排行第一位;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紧随其后,净流入资金分别为6.29亿元和4.69亿元。
一市场人士认为,资金可能来自公募基金等机构。“年初的高位股调仓,医药,电子,食品流出的资金,年底回到银行这类低估值蓝筹股来确定全年收益,保住名次。”上述人士指出。
实际上,国庆之后,银行股便走出了较好行情。同花顺数据显示,10月12日- 16日,银行股整体涨幅分别为2.42%、-0.31%、-0.12%、1.17%和1.46%。其中,杭州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和常熟银行的5日涨幅均在10%以上。
市场人士指出,日前公布的社会融资相关数据表现超预期,背后显示出经济预期较为乐观,对于市场情绪有催化作用。
央行发布的三季度金融数据和社会融资统计数据显示,9月信贷社融主要数据高于市场预期,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社会融资增量3.48万亿元,同比多增9630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为连续七个月录得双位数增长。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银行板块上涨非常符合逻辑,核心支撑逻辑是经济的复苏。一方面银行让利的压力减弱,银行净利增速可能出现拐点;另一方面,未来银行资产质量等基本面情况可能有所改善,带来实质基本面的拐点;此外,年底银行板块一般会有估值切换的行情。
与此同时,“中国将缓解银行降低利润的需求”这一消息也被市场人士认为是银行股上扬的重要利好。
10月13日,有媒体传出消息称,接近相关事项的人士表示,中国银行业监管层面正在缓解银行业降低利润的要求,以减轻这个行业为支持经济而牺牲利润的压力。
10月14日,在人民银行举行的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根据最新的数据估算,今年前8个月金融系统为实体经济减负已超过1万亿元,其中通过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已减负约5260亿元,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同时,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抓紧推进,约为实体经济减负2000亿元。银行业会继续通过减免服务费用、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为实体经济减负。所有已经采取的各项政策效果持续体现,可以实现全年减负1.5万亿的既定目标。
“银行股上涨的直接因素可能是有消息称银行业监管层面正在缓解银行业让利的要求,以减轻银行的盈利压力。银行业利润已经明显压缩,按照之前的让利节奏,预期在今年也能完成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但若上述消息属实,则会明显改善银行的业绩预期。”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告诉《财经》记者,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实体经济复苏态势良好、政策对不良资产处置的支持也都在更长期限内支持银行股表现进一步修复,资金提前布局动力也在增强。
此前,由于经济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普遍对银行持谨慎态度,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金融系统让利1.5万亿元的表态更是让市场情绪悲观,今年以来银行股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对此,陶金指出,针对银行利润,市场判断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上半年银行利润下降的背后可能存在多提拨备、不良贷款认定标准趋严等因素,进而导致利润被“隐藏”。由此看来,一旦市场认识到这一问题,银行估值可能会有所修复。从长期看,实体经济复苏在增加银行业务、改善资产质量的同时,也给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时间窗口,在此背景下,“及早谋划、集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可能会加大力度,为未来银行估值继续修复进一步腾挪空间。
Wind数据显示,目前银行股的市净率(PB)较前段时间已经有所修复,不过相较其他行业依旧处于低位。截至10月16日,在36家A股上市银行中,上市PB在1倍以上的银行仅12家,剩余24家银行的PB均小于1倍,其中,交通银行和华夏银行两家银行的PB在0.5倍以下。在此之前,银行股曾出现仅3家银行未“破净”的行情。
展望后市,多名业内人士持看好态度。
廖志明认为,从今年四季度开始,未来一年银行板块迎来反转行情。据天风证券统计,过去15年复盘来看,年底银行板块上涨概率较高,12月份平均涨幅6.5%,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呈现估值切换行情之特征。例如,2018年银行板块下跌10.9%,次年上升27.3%;13年下跌4.8%,次年上涨71.8%;2008年下跌65.4%,次年上涨108.6%。“通过观察历史规律,在经历较差行情过后,银行股在次年的表现往往还不错。”廖志明表示。
陶金亦认为,四季度银行股估计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因为之前压制估值的因素都可能在未来有所弱化,但空间有多大,存在分歧。一是6月提出的银行让利1.5万亿元政策,对银行盈利预期产生压制,二是前期疫情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滑。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银行业仍然属于性价比相对较低的板块。众多上市银行中,鉴于未来经济和金融领域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可更多关注审慎经营、风控能力强,同时业务多样化、盈利来源相对丰富的银行。
一位市场人士则认为,对于银行股的后续表现不能过于乐观,首先,技术上,银行板块已到7月份套牢区附近;其次,银行业虽然未来盈利增速有整体改善预期但是还难言反转;最后,欧美疫情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
华泰证券进一步指出,当前为银行板块估值仓位双底部,且资金面在四季度有望迎来外资流入、被动资金发行加速、各类资金寻求稳定等多重利好,驱动板块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