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转型的巨大机遇|金矢谈城市

文 | 金矢 编辑 | 朱弢  

2020年11月11日 18:02  

本文3795字,约5分钟

因为中国城市管理者没有形成发展理念的固定思维模式,也不容易受既定利益群体的制约。并且比较热衷于创新,热衷于打造新概念,热衷于追求新生事物,反而更愿意对各种涌现的新理念给予支持和认可,这恰恰为新事物进入市场创造了最大的机会。

虽然城市政府目前正遭遇转型困境,面临债务和财政压力,以及招商引资引发的竞争压力。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城市已经无药可救,其实还存在着巨大潜力和发展机遇。

从互联网推动的新经济模式遍地开花,并形成了无限应用和研发以及市场推广空间,就可以看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城市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已经释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自中央提出建立数字型创新城市以来,各级政府都把这一要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于新经济的创新模式,所有的城市政府都已经将其当作至上法宝,现在的问题不是不重视,而是如何登上新的台阶。

机遇何来?

顺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逻辑看,新经济的勃兴,并不仅是基于技术研发,更多是市场需求引领了技术变革和产品供给。这一切,恰恰与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巨量扩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这些都从需求端刺激了市场主体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应用,进而可能推动中国城市的转型。

正是由此,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提出的观点,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所谓高科技,意味着美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在世界上具有领先能力。而城市化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发动机,中国总人口达14亿,只要城市化率达到了70%,就会产生9亿以上城镇人口的庞大需求,而且也会迅速将中国的高科技能力通过城市向农村传递,使得更多人分享发展成果。

事实上也是如此。正是由于中国高科技应用的迅速普及,而且少了既定利益集团的阻力,使得中国的高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领先于其他国家。其他发达国家虽然也在普及高科技应用,但仍然在步履蹒跚,对于“中国速度”只能望尘莫及。例如无现金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以及各种大家熟知能详的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在疫情之后开始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当国外的高科技应用进入市场还在面临各种制度性障碍和利益阻隔时,它们在中国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表1:2020年6月中国网民及手机网民数量

类别

数量

类别

比重

中国网民

9.4亿人

城镇网民占比

69.6%

农村网民占比

30.4%

手机网民

9.32亿人

手机网民占网民比重

99.3%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表2: 2020年6月网民主要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规模

应用

用户规模(单位:人)

网络支付

8.05亿

网络购物

7.49亿

网络外卖

4.09亿

网络视频

8.88亿

网约车

3.4亿

在线医疗

2.76亿

在线教育

3.81亿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当人们谈到中国的新经济机遇时,很多人归功于技术的研发和引进,而往往忽视了,正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庞大的城市人口在生活和就业方面的迫切需求,才带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基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降低而迅速实现的。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城市新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要回归到需求端来分件,这才是更现实的基础性条件。

中国城市化高速增长使得城市生活尚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新奇和对新生事物的热忱,使得各种新经济应用迅速在城市生长、发育以至于遍地开花。

我们过去常常诟病一些城市管理者拍脑袋做决策,没有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的成熟经验来管理或者治理城市,导致粗放发展。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这种快速的决策体系,往往对新生事物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想,如果凡事都要经过议会反复的讨论和争论,很多决策几乎难以形成。特别是,一些新生事物可能威胁到传统利益群体时,利益和观念变成巨大的现实障碍,往往会影响到决策判断。

而在中国,因为城市管理者没有形成发展理念的固定思维模式,也不容易受既定利益群体的制约。并且比较热衷于创新,热衷于打造新概念,热衷于追求新生事物,反而更愿意对各种涌现的新理念给予支持和认可,这恰恰为新事物进入市场创造了最大的机会。

所以说,在高科技最早产生和发展的发达国家,却没有形成最大的市场,反而拱手让给了中国,这也是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城市居民对宜居方便的渴求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我们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和城市治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合作的过程中,接受的频率最多的理念,就是如何实现城市的生态和宜居。所谓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绿色理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向中国推广经验的最大法宝。无论是世界经济论坛,还是联合国,或者是其他鼎鼎大名的国际组织,如果在城市发展理念中不去谈谈生态和绿色发展的问题,似乎就没有资格在这些论坛中立足或占有一席之地。

不客气地说,我们也曾经长期为此困惑,发展中如何能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但是在短期行为主导的城市治理过程中,确实长期存在着粗放的发展模式。虽然认识也在逐步调整,但是真正地付诸于实施,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体制障碍。最大的问题是短期的财政支出不受制约,城市政府需要尽快地拿出政绩等。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当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更多倾向于制造城市景观,以至影响到资源配置时,给城市居民造成了诸多的不方便。而城市居民对这种不方便的在意程度,显然大于对所谓生态和绿色的理念的追求。对城市生活方便的渴求,反而带来了最大的市场机遇。互联网孕育出来的各种新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城市应运而生,迅速得到普及和推广,甚至产生了巨大的有中国特色的创新。

表3:主要互联网应用的用户规模

如何利用好机遇?

中国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为新经济和创新带来规模化的收益。

中国有8亿多城镇人口,相当于美国和欧盟人口的总和,且未来还会增长。中国的大城市数量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仅3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多达41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40个。

互联网经济需要的是规模效益,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或是快递和外卖,在单个城市的运营收益是需要人口规模来支撑的。没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很难想象快递和外卖等互联网经济如何能够获得收益。

其实,新经济形态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依赖于规模化的数据。互联网和手机信令形成的海量数据,可以满足任何一种新经济模式,并通过市场化的经营方式为创新企业带来丰厚收益。而新的商业模式得到成功验证,并有收益支持后,就可以迅速复制到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国家。

表4: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用户规模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小计

用户规模

3.1亿

9.46亿

3.43亿

16亿

 
数据来源: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各自发布的2020年6月份运营数据

此外,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新经济模式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互联网经济依赖于网络基站,也包括各种城市感应系统。正是因为在竞争过程中,各大电信公司和网络公司不遗余力地建设各类与手机和网络通讯有关的基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联网和合并,从3G的应用,到4G乃至未来5G的普及,无疑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几乎全方位的覆盖,也加快了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

虽然最近有观点提出,中国的5G基站建设开展得太早,在应用上效果不大。但是从目前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前景看,网速的提高和带宽容量的加大,肯定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

疫情期间,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唯有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增长了近30%,在线教育更增长了110%,而且这都是在网络条件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下实现的。这充分说明如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的市场需求还会有大幅度提升,并且会引吸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进而带动新技术和应用的创新,甚至引发新经济和新技术的革命。

表5:2020年6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量

 

4G基站

5G基站

光缆线路总长度

充电桩保有量

数量

560万个

65万个

(年底数)

4890万公里

132.2万个

 
数据来源:4G基站、5G基站和光缆线路总长度为工信部数据;充电桩为国家能源局数据

当基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新经济模式在中国的城市广泛应用和推广时,可以设想它们未来会对中国的所有经济模式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这种创新是建立在中国特定的城市发展路径基础之上,成为中国尚未成熟的城市治理方式的一部分,这显然对已经固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模式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式的城市发展路径上,我们由于短期行为长期占有主导地位,会带来城市粗放性的发展。但是中国城市管理者对于新的模式追求和对创新的探索,恰恰又给予了以新经济为主的更为宽容的发展空间。这也正是呼应了前文提到的斯蒂格利茨的预言,可以说,21世纪属于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形成的最完美结合。

当然,中美关系发展到今天,在一部分人看来,这种结合被割裂了,或许会延缓中国的发展进程。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失去了中国城市化的大市场,他们的高科技就会丧失最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一旦中国的研发水平提高,形成了中国自己的高科技和城市化的结合,这对发达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

同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利用好这种优势,必然为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带来极大机遇。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只有当技术研发和城市市场结合起来,未来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才会给城市居民乃至乡村居民带来最大福祉。而市场给予的回报,也将为技术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好的支持。如果要把这种机遇利用好,还要思考的另一件事是,城市政府如何处理与市场的关系,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年会上主旨发言思路整理,此次刊发的为第六部分。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