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经济学家金矢: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2020年11月25日 16:07  

本文4467字,约6分钟

“我们过去研究城市化政策,更多关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市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在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时候,大家都把科技创新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源头。”11月25日,独立经济学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在“《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如今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城市化对世界的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市场,而且民营经济是主要的创新主体。“在中国高科技影响城市化进程当中,我们不能忽视民营经济的作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应该是科技创新总动力的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为何民营经济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李铁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政府的包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政府在科技创新上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包容程度,推动我们在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应用上取得了巨大进展。“只有追求市场、追求效率、追求利益动机,在竞争中生存,才能带来最大的变化和变革,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下面有请独立经济学家、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先生。  

李铁: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末期,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中国的城镇化问题,被列为了政策重点。此后包括一系列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把城镇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城镇化率达到了60%多,城市人口8.5亿。尽管经济增长放缓,从“十四五”到2035期间,可能保持3%到5%的GDP增长,城镇化的进程也会放缓,即使如此,未来到2035年期间,我国的城镇人口至少9亿多。

但是我今天讲的并不是关于城镇化的主题,而是我特别要提到的是一个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当初我们曾经在研究报告中,引用了斯蒂格利茨的观点,但是我们把重点放在中国的城镇化政策制定上,也就是如何通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城镇间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镇化的质量增长。虽然这些改革进展十分缓慢,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政策取向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从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我突然想到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显然斯蒂格利茨的预言在今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就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是利用了城市化的大市场和中国对国际的高技术的市场应用。我们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运用美国的高科技和国际高科技技术,如果我们不经过中美贸易战也不知道我们科技有很多短板卡在别人手里。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互联网、IT、人工智能、大数据,包括我们每天手机的各种应用。但突然有一天华为芯片要断供,中兴的芯片要断供,对中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每个城市居民来讲,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但背后隐含的内容是什么呢?这么大的市场,9亿人口,相当于两个欧盟的市场,对全球化的过程,对中美的关系,对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现在重新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它意味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城市化对世界所带来的变化是没办法进行估量的。因为我们每天的基于海量人口的科技运用、技术需求都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才能通过规模应用的变化,才能激发技术的革新。例如芯片越来越微型化,计算的速度越来越快,等等。从这个角度理解,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大市场的结合,应该是很完美的,但现在出现了问题。

问题不在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在于我们的科技。我们体会到城市化发展到今天的时候,我们才感受到为什么在中国会形成巨大的新技术应用的市场。我们更关心的是,在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时候,大家都把科技创新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政策着眼点。我想说,在今天这个时候特别要强调一点,中国城市化对世界的科技创新带来巨大市场,主要的创新主体是民营经济。我曾经在一次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合作的论坛上,听到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中国要进行经济改革,因为中国在推进绿色和智慧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它要让位给民营经济。而当我之后发言的时候讲,拉法兰先生理解错了,中国真正的市场化应用的科技创新,不包括国防和军工等重大国家项目,城市社会应用的市场创新主体是民营企业。阿里巴巴的用户是9个亿,微信的全球用户是12个亿,国内用户10个亿,比如滴滴,已经有4亿用户,我们生活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成果,这种成果是基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带来的,而最先触动这个成果变成现实的来源于民营经济,为什么微信的活跃量大幅度增加,以前交往是短信,三大通信公司总共有16亿用户,现在为什么不用了呢?因为没有微信方便,为什么微信方便?因为它和我们社会最低端的广大城镇居民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在开拓市场化进程中,考虑到市民在交往和应用中的方便,考虑在使用市场化交互产品中的感知变化,等等,而同时在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盈利的压力下,开始激发了变革。所以在中国高科技影响城市化进程当中,我们不能忽视民营经济的作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应该是科技创新的总动力的来源之一。

为什么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么多民营企业可以在城市高科技的市场化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呢?因为我们有各级政府的包容。去年G20期间我应邀参加了日本的未来城市大会。日本政府的内务大臣在会上提出了很重要的目标,到2025年日本要实现无现金支付。而日本的地方政府代表神奈川县的知事也在发言中说,到2025年实现网约车。我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在智慧和绿色发展方面的经验。我说你们提出的目标在中国早已经实现了。我在日本期间,每天乘出租车,到饭馆吃饭,都是现金支付,每次找零钱十分麻烦。但是现在在中国根本不用了。而这还是日本提出的2025年的未来目标,包括网约车。在中国,我们网约车虽然经历过很多波折,例如政府曾经要求滴滴加强监管,对滴滴的运营和发展曾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出现过风险和事故。虽然这种事故确实也有客观原因,但是有很多问题和利益主体的反对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大量的出租车司机群体对网约车的进入是表示不满的,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影响到政府的决策。而在国外是则通过投票表现的,投票直接影响选举,推进起来就十分困难。但是这种波折和曾经发生过的政策干预毕竟是短期的和暂时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各级政府在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应用上对民营企业发挥在那的包容程度,确实是我过在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应用上取得了世界上最大的进展的催化剂。

2014年我去德国参加中德经济技术论坛,期间在柏林参观交通中心。全市460万人只有460个交通监管的摄像头。我们现在的城市有多少个,可能对于北京来说,一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交通摄像头数以万计,之多不少,还有其他的各类摄像头。为什么现在恶性案件在中国发生的很少了,因为我们的视觉感应系统的覆盖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的。为什么在中国可以做到,德国做不到呢?这是价值观体系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这涉及到对所谓人的权利的理解不同。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我们的大数据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例如在江苏、浙江,你可以通过支付宝来证明你的健康数据的可靠。在北京是三大通讯公司中移动、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数据。三大通讯公司咋抗疫过程中,不仅仅在很多城市发挥了数据端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所有网络基础端的功能。可是在应用端,在涉及到市民更多需求的科技应用市场,还是靠民营经济。所以,我们在认识民营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与充分的包容度。中国的城市政府在这个高科技的市场化应用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城市政府在没有利益集团作为阻力的情况下,也没有通过各种利益因素制约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这么多新生事物和高科技产品,在市场机制下,在民营企业的主导下转化为如此庞大的市场化应用,反过来也促进了民营企业在不断地推动技术变革。

在这个高科技与城市化市场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说政府、国有企业包办这一切。因为不存在这个问题。只有发挥民营企业在尊重市场规律、追求效率、追求利益动机,在竞争中生存,才能带来最大的变化和变革。这是我们认识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提出城市化的时候、怎么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推动科技创新的时候,要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经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经验都给我们提供了借鉴,华为、大疆、科大讯飞等技术上比较先进的都是民营企业,互联网公司都是民营企业。在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宏观政策中要引起重视的。

是不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就会产生垄断?我们要站在规模的角度上重新认识数字经济的垄断地位和它的发展特点,微信用户全球12亿,国内10个亿,阿里巴巴9个亿,头条活跃用户已经到了6亿,等等。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定的数据量,没有数据量就不可能产生它在这个行业的规模效应,这是数字经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我们过去在城市里各级政府都纷纷在推广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立的所谓网格应用体系,也就是政府鼓励的智慧社区,规模大小几千人、几万人不等。为什么在这次抗疫中没发挥作用呢?因为没有规模。有了规模才能无限的发挥数据未来应用的可能性。据我了解,大规模的数据公司由于它的专业特点还不能释放对所有数据应用的潜力,但一旦它要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包括这次抗疫发挥的作用,是因为有了基于海量人口的市场应用,才有了需求。这种需求是不是一定就避免垄断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它一定要产生规模,没有规模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也不能有效占领市场。第二,最大的数据市场在三大通讯公司手里,16个亿的手机,每个网民的数据基础基本都在手机上。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所覆盖的数据,目前还构不成所谓垄断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有效把这些数据进行更为广泛利用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未来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千万不要以传统的知识认知,以主观的照抄照搬国际反垄断的方式解决中国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未来规模化的发展,比如京东、天猫和阿里巴巴,就是一个竞争的公司,微信和其他的网络公司都在竞争中,正因为如此,我们重新认识互联网的过程中,认识科技创新的发育过程,我们才能理解竞争、市场、民营经济应该有的作用。

所以,“十四五”规划中理解双循环。所谓外循环,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内循环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怎么样激发活力,尊重市场规律,激发市场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在如何使高科技在中国与未来的城市化相结合,促进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谢谢大家!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