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丨智库报告

2020年11月27日 18:32  

本文6326字,约9分钟

出  品:《财经》杂志西部中心区域经济研究组

统  筹:方彬蔚   《财经》杂志西部中心负责人

主  笔:马远之   《财经》杂志西部中心研究员 

论及咸阳未来的出路,不能不谈及“西咸一体化”的命题。2000年前后,有学者就曾提出“西咸一体化”的概念。2002年,西安和咸阳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拉开“西咸一体化”的序幕。

彼时,时任咸阳市市长向媒体表示:“如果把西安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咸阳就可以在它下面乘凉。”

从2000年提出思路至今,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从意见、协议、文件到各种规划,“西咸一体化”的话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吊足了胃口。

现今两座城市除了电话区号、公交卡统一外,以及西安地铁一号线延伸至咸阳,其他领域很少实现真正的一体化,与两市在2002年提出的“八同”协议目标相差甚远。

近些年来,西安与咸阳是否合并的话题,总会成为两座城市的关注热点。然而,它也仅存在于媒体和学者的讨论中,陕西官方从未提及过要将西安与咸阳进行合并,官方的正式表述仅是“西咸一体化”发展。

对咸阳而言,未来将何去何从,这座城市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西咸一体化”为何缓慢?

“西咸一体化”的进展,为何如此缓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调研、分析,《财经》杂志西部中心区域经济研究组(以下简称财经西部)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形成公平、统一的利益调节机制

正如在《咸阳二十年(上)》中提到的,在当初“西咸一体化”刚提出时,咸阳是积极面对和相当欢迎的。

后期,在产业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咸阳未能抓住产业调整的机遇,导致城市发展后劲不足,在陕西全省的经济排名持续跌落。

加之“西咸一体化”的推进,咸阳自身利益不断丧失的同时,西安的虹吸效应也越来越明显。而西咸新区的设立以及划归西安代管,都让咸阳方面认为,咸阳的利益在不断地被侵蚀。

从“西咸一体化”中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的咸阳,官方的情绪是比较复杂的。尽管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提到“积极推进西咸一体化”,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利益调节机制,难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咸阳坊间一度认为“西咸一体化”是“割咸阳肉而肥西安”,咸阳是西安做强做大的筹码,严重威胁着咸阳自身的利益,导致两市在一体化发展方面很难形成合力。

特别是西咸新区的设立,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属于咸阳市657.16平方公里,西安市224.84平方公里,咸阳市贡献了绝大部分土地。由此,咸阳在“西咸一体化”中的行动越来越迟缓。

为了躲避西安的虹吸效应,现今咸阳的发展战略逐渐背离西安和西咸新区,不断向西北推进,按照咸阳市发展规划,位于主城区北部开发建设的北塬新城(130平方公里),是咸阳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战场。

而西安的发展重点则是向东北推进。所以,这两座城市发展的重点都不是往西咸新区方向发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背道而驰”。

现今要想在西安与咸阳之间形成公平、统一的利益调节机制,难度颇大。

(二)缺乏坚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这些年来,“西咸一体化”由谁来主导实施,也是一个始终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西咸一体化”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坚强有力的主导、执行机构。

如果由西安来主导,咸阳的利益如何保障?况且西安对咸阳并没有法定的管辖权;如果由咸阳来主导,很显然,咸阳是不具备这个实力的;如果由陕西省来主导,如何协调、平衡两座城市的利益,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些道理西安市明白,但却讳莫如深;陕西省也明白,但内心比较矛盾;咸阳市更加明白,又不能主动提及,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尽管2010年陕西省成立了“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后又将这一机构升级为副省级的西咸新区管委会,来指导、实施西咸两市的共建区域,但是这一机构并不具备协调、执行更高层面的“西咸一体化”职责和功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西咸一体化”的进程。(详见下文继续论述)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和长效合作的机制

这些年“西咸一体化”的进程,是基于两市签署的系列行政协议或政策文件,而这些协议或文件并既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属性,也没有行政层面上的强制考核,导致双方的履约情况并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追责机制,使得一体化进展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西安、咸阳两市的财权和行政权都是相互独立的,都会基于各自短期的利益考虑,来考量“西咸一体化”工作的利弊,导致双方在实际推进中,难以形成长期、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

正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使得双方在一体化进程中难以进行目标考核和持续合作。

即使两者之间会就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也都只是非制度化、碎片化的合作,导致两座城市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分割现象较为严重,致使“西咸一体化”整体进展较为缓慢。

(四)西咸新区割裂了“西咸一体化”的进程?

2010年,陕西省在西安和咸阳两市之间设立西咸新区,其初衷是推动“西咸一体化”,也被视为“西咸一体化”迈出了实质性和突破性的一步。

事实上,后来的发展与早先的初衷背道而驰。由于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分属三个主体,体制不顺,互相掣肘,资源分散、利益分割、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严重,整体发展合力不强,也影响了“西咸一体化”的进程。

西咸新区成立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安与咸阳的城市规划,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背向发展、远离西咸”的情形。本来是要一体化的两座城市,又出现了“三足鼎立、各自发展”的复杂格局。

故而,西咸新区的设立不但没有加快两市的融合发展,反而还拖累了一体化进程的步伐。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7年陕西省对西咸新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交由西安市进行代管。不过,这一做法虽然消除了西咸新区与西安市的矛盾,但却加剧了咸阳与西安的矛盾。

西咸新区交由西安代管后,西安的版图正步步逼近咸阳,对咸阳主城区形成“合围”之势,这也让咸阳方面的情绪变得愈加复杂。

“合并”有无可能出现?

一直以来,舆论意见多认为,“西咸合并”是大势所趋,无法扭转。

然而,这些热议基本上只存在于民间舆论和学界声音,官方文件始终没有明确要在行政层面上推行“西咸合并”。

“西咸一体化”或者说“西咸合并”表面上看是西安、咸阳两座城市的“家事”,但是经过近20年的博弈,已经是一起牵涉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西咸新区、以及周边城市的“大事件”。

最近这几年里,咸阳、西安、陕西省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复杂而微妙。

今年8月,有咸阳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西咸合并”的问题,咸阳市委督查室回复称:“目前,我们在省市各类会议中未讨论过西安-咸阳行政一体化,所以更无西咸合并时间表。”可见咸阳官方对“西咸合并”的话题还是比较“忌讳”的。

无论三方如何博弈,作为咸阳市本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被耽误。其实,就当下的情形而言,咸阳在“西咸一体化”过程中,既无力促进,也无力阻止。

至于咸阳与西安是否合并的命题,它牵涉到国家行政治理体系的构建。要不要合并,什么时候合并,怎么合并,是整体合并,还是部分合并?这不是咸阳和西安决策的事情,更多取决于陕西省乃至中央层面的态度。

此外,就当下的现状而言,影响“西咸合并”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西安是否有实力“吞下”整个咸阳?

咸阳市下辖2区2市9县,总面积954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5.62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地级市要合并到西安,原咸阳的干部待遇和群众福利,都要达到西安现有的级别,西安在短期内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和实力,来提升咸阳财政供养人员和民生福利的能力,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也就是说,咸阳的规模也比较大,西安有没有做好“吞并”的准备?西安的人口吸纳能力、产业承载能力、行政管理能力、财政拨付能力、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等,能否应对“西咸合并”之后的庞大体量,合并后能不能带动咸阳持续地发展?这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战略性、系统性问题。

同时,西安自身实力还不够强大时,即便通过简单、直接的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合并咸阳获得更多人口和土地之后,能否起到“化学反应”,带动周边城市一起发展,这也是要思考的问题。

(二)历史情怀和家园情结或影响咸阳并入西安

毋庸置疑,咸阳人对于咸阳这座城市有着较深的历史情怀和家园情结,长期积淀的情感归属和心理认同无法被忽视。

在不少咸阳人看来,咸阳是秦朝的都城,是千年古都、历史名城,如果咸阳被并入到西安,就会埋没了“咸阳”这个厚重的符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突然要并到别的城市去,成为“他人的地盘”,多数咸阳人的情绪是比较复杂的。

(三)公务员群体或不愿降低级别

如果咸阳合并到西安,公务员的行政级别会降低,在咸阳的公务员群体,平白无故被降一级,也会存在较多的情绪。

故而,在咸阳没有看到足够的好处之前,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是否愿意被西安所管辖?这也是比较复杂或者说棘手的一个问题。

如果西咸合并之后,能让咸阳的方方面面都提升一个档次,合并也并非难事。

不合并则要“自力更生”

对于咸阳未来的发展之路,任何一种对策建议,似乎都跳不出“西咸是否合并”的命题框架——不合并是一种发展思路,合并又是另外一种发展思路。

如果西咸不合并,咸阳维持现状,作为地级市持续存在,那么咸阳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独自自主,自力更生,久久为功,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这种情况下,其经济发展对策无外乎是针对《咸阳二十年(上)》中分析咸阳落伍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工业经济增长,继续围绕电子、医药、纺织、装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

二是精心谋划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以来,咸阳举办“百企进咸投资兴业”招商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现场签约项目222个,总投资5629.3亿元。)

三是全力促进消费,培育发展城市商圈,把线上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

四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在咸阳主城区面临大西安虹吸以及“C形包围”的情况下,咸阳要立足本地的县域经济,把兴平的制造业,泾阳的临空经济,乾县的旅游业,永寿、淳化的农业,彬洲、长武的能源业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五是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挖掘劳动力供给潜能,完善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人才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咸阳。

如果西咸不合并,有一个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就是在《咸阳二十年(上)》提到的“咸阳逃不掉被西安虹吸的命运”。再者来说,即使咸阳不被西安虹吸或者说合并,那么也会被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发达地区虹吸。

作为“单核”中心城市群的西安来说,“西咸一体化”若无实质性进展,西安的城市量级就难以做大做强。而不做强、做大西安的话,包括咸阳在内的陕西省内城市,就要被其他省份所虹吸。

这两年西安在全国的经济排位,已从2018年第21位落到2019年第24位,被东莞、福州、合肥超越。而咸阳的发展也日显颓势,从早年在陕西排名第二,落到2019年的第四。

也就是说,如果咸阳不合并到西安,西咸合力不足,双方的实力都难以快速提升。这不仅会影响到西安和咸阳两座城市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陕西甚至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发展。

按照中央关于城市化工作的要求:“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在陕西省内的城市中,除了西安,能够有实力、有底气培育中心城市的,目前来看只有榆林。

而就西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体量来说,在目前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无论是跟西部的重庆、成都相比,还是跟中部的郑州、武汉相比,西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体量都相对较小,GDP和人口数量处于最末位置,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当下咸阳而言,与西安的距离太近,避免不了被虹吸的命运。同时,就西安目前的经济总量、人口密度而言,还没有发展到控制规模的阶段。

与其如此,陕西还不如发展壮大西安,同步推进榆林的整体提升,培育出西安、榆林两个双核城市。

若合并则要“化学反应”

如果西咸合并,咸阳或整体、或部分并入西安,那么咸阳就要在大西安的整体框架下做出新的布局规划。

在此情况下,让西安、西咸新区和咸阳主城区融为一体,实现真正的“一盘棋”。当西安和咸阳主城区融合以后,就可以将其打造成世界级的古都示范区。

如果西咸能够实现合并,既可以破解“西咸一体化”的行政壁垒,消除体制矛盾,又能缓解西咸新区长期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同时咸阳人可以享受与西安人同等的社会保障及各项福利;而更为长远的利好是,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西安和陕西的经济体量。

当然西咸合并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西安与咸阳作为“关中城市群”中两座重要城市,产业分工布局才是关键因素,最终目的是提升所在城市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所以,西咸合并不是摊大饼,搞扩张,更重要的是投入更多精力研究产业经济问题,促使“化学反应”,实现资源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最终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形成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群,辐射带动周边包括宝鸡、渭南、铜川等城市,发挥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龙头作用。

从感情上来说,西安与咸阳各成一极、交相辉映最好,但站在全国的发展高地来看,从这几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一体化可以看出,未来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资源的集约,而非拆分。

在“西咸一体化”建设推进缓慢的同时,国内其他都市圈“一体化”动作频频,进展迅速。如2011年合肥合并巢湖,2016年成都合并简阳,2019年济南合并莱芜,它们从提出到合并不超过两年时间。

与其相比,“西咸一体化”或“西咸合并”的命题可谓“起了大早”,却没有“赶上晚集”。未来的咸阳将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咸阳面临的问题,更是陕西省要重点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