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主城”与发展“卫星城”,济南和青岛谁的路径强?

作者/金文丰 编辑/姜艺涵  

2021年02月22日 13:36  

本文3712字,约5分钟

济南需要在增强主城区实力的同时激活区市之间的竞争,青岛需要在郊区市强大的同时集中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全国主要城市2020年的经济总量早已排出座次,青岛不仅逆袭无锡,还甩开郑州稳坐“北方第三城”的位置。此前排在身前的东莞受疫情影响导致出口萎缩,济南渔翁得利,在顺利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的同时,还提升了一个位次。

山东凭借青岛、济南两座领军城市的稳定表现,成为和浙江、福建一样拥有两座经济总量过万亿城市的省份,只落后于拥有4城的江苏和拥有3城的广东,继续稳居中国经济发展的牵引军团。

在这些省份与城市间的惹人关注宏大数据之外,另外两组低调的数据很容易被人忽略。

一是关于济南。2020年度济南市共有5区(含功能区)GDP破千亿元,分别为历下区、高新区、市中区、历城区和章丘区。历下区和市中区为济南的主城区,高新区因为发展迅猛和功能齐全已被默认为主城区,作为主城和郊区过渡带的历城区生产总值则是首破千亿,为1017.05亿元。

二是关于青岛。2020年度青岛市也有5区市GDP破千亿元,分别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市南区、胶州市、城阳区,除了市南以外都是郊区。市南区经济总量刚刚被即墨区超越。

显而易见,在城市的经济结构版图中,省会济南走上了强主城战略,这和济南倡导的提升首位度一脉相承。强主城意味着汇聚更多的行政资源树立战略高地,这也是北方多数城市的选择。作为山东第一经济大市,青岛走上了强郊区战略,这和沿海城市注重产业集聚的特点相一致,注重通过空间资源开展产业链协作提供牵引。山东另外一个经济强市——烟台也选择了强郊区的战略,远离主城的龙口市成为烟台经济的代表。

在城市结构选择背后,有历史发展的因素推动,更多的则是区域发展思维方式的差异。济南需要增强区市之间的竞争氛围,而青岛则需在区市发展战略上进行统筹,避免重复建设。

强主城的济南

2月5日,济南有市民在市政府网“民生连线”栏目中咨询“2020年济南各县区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问题,当天得到济南市统计局回应。

根据济南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度GDP超过千亿元的区(含功能区)分别是:历下区1910.41亿元,高新区1291.54亿元,市中区1059.62亿元,历城区1017.05亿元,章丘区1002.46亿元。5个区GDP总量合计6281.08亿元,占济南市全年GDP总量的61.9%。

历下区高居榜首,该区在2014年GDP总量首次破千亿元后,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历下区的其他经济效益指标更加出色。截至2019年,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每平方公里GDP产出14.8亿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亿元,综合实力位列全省前三。

早在2018年,高新区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2020年高新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生产总值实现1291.5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0.2亿元。

在传统强区中,市中区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60.5亿元。虽然2020年生产总值为1059.62亿元,出现了些许下降,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2.5%,位居全市第一。

地处郊区的章丘是济南经济版图的后起之秀,2016年章丘撤市设区,2017年GDP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是全市第二个过千亿元的区。经过第四次经济普查后,2019年调整为911.0亿元,2020年章丘区地区生产总值重新站上千亿元。章丘虽然势头正猛,但难以撼动前三强的位置。

而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区、商河县等偏远郊区的经济总量只有两三百亿元的规模,其中商河县还不到200亿的经济总量,更加加重了济南主城区经济收入占比的高攀。济南提出了“东强”战略,让外界对章丘、历城两区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但这些都是强主城战略的外移,“东强”只会扩大主城区的面积,而并非打造“卫星城”。

强郊区的青岛

2月初,青岛市统计局公布了各区市2020年经济发展数据,第一名的位置依旧稳固,西海岸新区以3751亿元的规模领跑,在经济总量方面已经超越了淄博市,并且是以3.9%的增速领先于全市3.7%的增长率,成为青岛强郊区战略的一个表率。

而即墨区则凭借5.8%的增长以1278亿元的规模实现了对市南区的逆袭。市南区曾经是青岛总部经济的重地,更是青岛旅游的门面,外地游客对青岛的印象基本上就是对市南区的印象。即墨增速过快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市南区的疲软则是更重要的因素。市南区2020年GDP达到了1272亿元,也十分可观,但无奈增速只有2.2%,只比李沧区略高。

紧随其后的胶州市、城阳区(含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分别达到了1225亿元和1209亿元,对市南区形成贴身紧逼。随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和上合示范区的建设,胶州也将在未来一两年大概率超越市南。

在青岛5个GDP突破千亿级的区市中,郊区市占据了4个,而且优势还越发明显。反观位于青岛主城的市北区,固然经济总量达到962亿元,但增长率只有2.4%。李沧区作为青岛主城三区之一,经济总量只有545亿元,落后于地处青岛行政版图最北边的莱西。莱西在2020年经济总量增速也达到了3.7%,完成了551亿元的生产总值。

崂山身穿郊区“马甲”,一部分空间已经晋升为主城区房地产价格高地,坐拥金融区,经济总量达到了886亿元,增幅5.5%,与市北区的差距有50多亿元,超越后者指日可待。

位于郊区的即墨、胶州、城阳的GDP增速都超过了5%,传统主城区的市南、市北、李沧的GDP增速全不到3%。

经济总量只是经济结构集中在数据层面的一个缩影,并非短时间可以扭转,这也意味着青岛主城区在经济地位上的陷落还会持续。

青岛强郊区的战略并非突然出现,而是郊区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实体经济长期蓄势待发的必然结果。即墨、胶州、平度、莱西此前都在全国百强县名单中稳居北方县市前列,胶南在并入黄岛之前,也身处百强县榜单的靠前位置。

“拓主城”与“卫星城”

“拓主城”与“卫星城”是讨论已久的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衡量。就像“拓主城”模式在理论界被广为诟病,但实际上,中国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都是通过主城区向四周蔓延成长的。“拓主城”并不妨碍它们的发展,反而可以凭借主城区向四周的蔓延吸纳更多的人口。

近年来,成都、武汉、南京等诸多省会城市也是凭借主城的不断扩张,在规模上逆袭了东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城市。郑州、济南、合肥等省会城市也深谙此道,尤其济南和合肥都通过“收编”周边兄弟城市的方式,实现了自身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提升。

而反观“卫星城”的发展路径,基本上都是早期通过产业集聚、现在通过供应链完善在郊区培育了经济中心。百强县分布就是这种模式的缩影,苏州、无锡、青岛等都是该模式的代表,甚至苏州的主城区看起来就像一座古城,而郊区的工业园则具有世界影响力。

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差距在济南和青岛身上表现十分明显。济南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业中心基本上都是在主城区。而青岛的行政中心在市南,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崂山区和西海岸新区,金融中心在崂山区,商业中心被市南、市北、李沧平分秋色。青岛的交通中心更加分散,市南、李沧、城阳、胶州、西海岸、即墨、平度、莱西都有高铁站。

固然强郊区的发展模式具有先见性,可以降低大城市病,但在当下中国城市发展主要靠规模取胜的时代,不利于城市影响力的提升,集中表现就是,青岛挑选一个能够代言整个城市的区域都很难。

与此同时,这也容易带来资源分配上“撒芝麻盐”的态势,若没有强力的统筹部门来把控,就会陷入郊区混战的境地。以青岛会展经济为例,崂山区有国际会展中心、西海岸有中铁博览城、即墨有国际博览中心、城阳有红岛会展中心,而青岛一共又有多少会展资源?再以青岛海洋经济为例,全市有多少个以海洋生物医药为定位的园区?近年来开花结果了多少?

因为把优势资源都集中到了最容易见效果的地方,强主城战略更容易短时间见效益。以济南高新区为例,其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291亿元,名义增长12.28%。而青岛高新区只有122亿元,增长率也只有7.1%,生产总值不及济南高新区的十分之一。

但把优质资源集中一处会降低整个城市市区竞争活力,因为区域之间差距过于悬殊,导致无法在同一个高度上竞争,消减了你追我赶的拼搏。集中表现就是,济南的几个经济总量比较低的边远区市难以有翻身机会,甚至前几名之间相差都很悬殊。反观青岛的市南、即墨、胶州、城阳、市北、崂山之间的排位每年都有变化。

对于济南来说,需要在增强主城区实力、提升首位度的同时,兼顾偏远郊区市的发展,激活区市之间的竞争。而对于青岛来说,需要在郊区市强大的同时,集中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加强统筹,在一盘棋下统筹各区市的产业发展,形成对外竞争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