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建议规范长租房经营机构

《财经》新媒体 宋金煜 | 文 舒志娟 |  编辑  

2021年03月04日 18:44  

本文1720字,约2分钟

近年来,国内长租房市场爆发出诸多乱象,影响波及范围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提交了三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就是关于规范引导长租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内住房租赁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租房人数已逾2亿,其中人口流入集中的一、二线城市租房需求尤为旺盛。

在国内长租房市场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些长租公寓运营方或大量囤积房源以哄抬租金,或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租金贷等高风险经营模式,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租房者被无故驱逐等情况屡见不鲜。

“租赁住房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的同时,一线城市租赁房源还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而且‘租购不同权’也在阻碍公共服务均衡化。”姚劲波表示,目前,租房者在享受公共资源特别是子女教育权利、社会福利等方面,仍与购房者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央“租购并举”的顶层设计和“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姚劲波建议,可以从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持续加大房源有效供给、稳步推进“租购同权”落地三大方面着力,推进长租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加快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防范行业风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更高级别住房租赁上位法,同时各地政府完善监管机制流程,整顿租赁企业高风险经营行为。另外,主管部门可与房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系统。

其次,在供给方面,姚劲波建议国家层面应引导各地将土地供应侧重于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同时,外来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可加大保障性房源供应,推出多种档位的长租房源,并向新市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另外,引导各地出台个人租赁收入所得税减免等政策,鼓励居民将闲置住房通过合法租赁机构长期出租。

如何推进“租购同权”落地,保障租房者权益?姚劲波建议,短期内,地方政府重点保护租房者基本权益,强化治理“随意涨房租、突然被驱逐”等乱象,保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在中长期,各地可逐步将公共服务与房产所有权松绑,推进其直接与人绑定,进而缩小租购之间权益差,促进落户及教育、医疗等重点公共服务均衡化。

事实上,中央对租赁房市场高度重视并作出部署,如十四五规划要求“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后疫情时期,线下服务将逐步恢复,线上服务等新业态仍将持续强势发展,并为我国服务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不过,受限于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因素,我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仍相对较低,广大中小微企业转型意愿不足,平台企业缺乏集成式、低成本的数字产品服务。

姚劲波指出,在调研过程中其团队发现,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数量仍相对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缺位、企业获益形式不清晰、申报办学资质流程较长等因素,导致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在关于“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姚劲波表示,可从强化政策引领、商业体系两大方面,鼓励平台企业投入研发数字化转型产品,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他建议,主管部门加快制定细分领域的专项行动方案,帮助企业对“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融合目标、路径及重要性加深认知,有关部门可以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保障力度,对企业上云、购买数字化转型设备、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尤其针对中小微企业需提供专项补贴,有效降低转型成本。

此外,姚劲波建议有关部门为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平台企业给予专项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其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培训从业人员,夯实转型基础;引导平台企业对居民消费趋势精准定向,定期发布大数据分析报告,供政府及市场主体参考,持续优化供给结构;加强对平台企业的规范引导,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产品质量,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