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了6项提案,围绕乡村振兴等提出“万企兴万村”、按照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等建议。
刘永好指出,当今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产品的采收、存储、保鲜、运输仍是难点,也被称为“最先一公里”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农业生产方式“小、乱、散”模式造成农产品的损耗和浪费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因为采收不当、采后处理技术落后、贮藏条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损耗的果蔬产品,每年超过1亿吨。加上农村冷链物流还不够发达,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超过20%,而发达国家仅为1.7%-5%。
基于此,刘永好认为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和流通过程中,人才和数字化建设是重要环节。在加强产地仓与冷链物流建设上,他提出特色农业规划进行数字化产地仓建设。目前新希望54家分子公司,入网冷链车辆超5万台,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超400个市县。
同时,刘永好建议通过政策倾斜培育一批骨干冷链物流企业。据了解,目前一二线城市主城区近郊存在冷库建设用地指标紧张、报建手续繁琐、建设条件严苛等现状。“建议国家加大在冷链仓储、冷链车辆等设备以及温度调节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补货和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冷链物流企业。”
此外,刘永好建议交通运输部着手进行冷链物流数据库的建设,可以监管和处理流通环节中的违规问题,并对链条上的合规企业进行评优奖励,对问题企业进行通报追责,数据纳入征信系统。在刘永好看来,此举在有助于生鲜流通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提供品质保障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