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财经》杂志   

2021年03月08日 10:14  

本文1947字,约3分钟

“就地过年”下的线上消费新特征; 中美日财政政策分析

编辑推荐·《财经网》述评/对话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就地过年”下的线上消费新特征

沈建光: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2021年出于防控疫情需求,各地提倡居民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年”,从而减少人员流动和集聚,防范疫情反弹。在此背景下,消费特征与以往有何不同?

特点一:消费内生动力增强,线上消费保持较好势头。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发,线上消费实现跨越式增长。2021年春节期间,虽然疫情显著缓解,线下渠道逐步修复,但线上消费并未受到消费分流的影响,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这可能与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企业生产修复带动居民收入预期稳定上升、居民线上线下消费意愿均有所提升、消费内生动力增强有关。

特点二:“就地过年”带来春节线上消费小高峰提前。通过观察春节期间的日均消费情况,我们发现,2021年线上消费小高峰来得更早,这或许与今年返乡人员流动下降,为亲友寄送礼品的异地订单显著增加有关。

特点三:礼品、烟酒、珠宝首饰等传统春节热销品类消费增长较快。虽然今年“就地过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亲友聚餐活动,但由于我国网络零售和物流体系的完善,礼品、烟酒以及珠宝首饰等传统春节热销品类可以通过网上邮寄方式,实现春节馈赠和传递。据线上消费大数据,2021年春节期间,礼品、烟酒等具有“团聚”特色的商品增速较高。

特点四:“就地过年”促进“宅经济”与短途旅游等消费。今年居家过年背景下,与“宅经济”相关的食品饮料、厨具、文娱、家居日常类商品春节期间消费表现突出。同时,今年跨市、跨区域“春运迁徙”和长途旅游出行下降,“本地游”、“周边游”极大释放。线上大数据显示,今年本地出行/旅游消费春节销售远好于去年春节同期增速。

特点五:异地订单火爆,一线城市消费表现较好。春节“就地过年”催生异地订单需求,远在异乡游子通过线上购物向家乡亲朋好友传递春节问候。

特点六: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购买力均有回暖。2020年疫情对各收入群体均造成冲击,其中,中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影响最明显,该群体消费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去年下半年,随着低收入群体购买力边际好转,消费复苏内生动力逐步增强。2021年线上消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购买力均有恢复。相比于中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消费恢复情况略有不足,后续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仍需要政策倾斜。

综上,2021年中国经济正由2020年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转向供需协同发力的全面回暖。春节期间,线上消费整体表现良好,显示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有所修复。当然,春节消费向好趋势能否持续,还取决于结构性失衡问题的解决,考虑到低线级城市、低收入群体、服务类相关消费恢复仍然滞后,未来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加大服务业消费支持力度,稳定低收入群体就业与收入基本面,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关键。

 

学术观点

 

中美日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刘尚希 孙喜宁

“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公共风险分析框架”

《财政研究》2021年第1期

 

本文认为,基于传统分析框架评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会导致许多风险以及风险关联被屏蔽,造成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评估落入“风险盲区”。财政政策只有有效对冲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相互关联的公共风险,才能真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的确定性。

通过考察“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时期”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财政政策不难发现,三者在实践逻辑上都有意无意地遵循着公共风险逻辑。财政政策应跳出片面的经济系统分析,基于社会大系统中的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的权衡来制定和调整,着眼于中长期力求全社会的公共风险最小化,而不只针对经济波动,财政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相互协调也应以此为旨归。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2月22日-3月5日)

1 鼎新而立

2 公司上市:从数量增长到结构优化

3 高西庆:注册制让中国资本市场走上正轨

4 蔡洪平: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风云

5 阚治东:资本市场发展梦想照进现实

6 券商激荡:从混战到转型

7 致敬“中国证券市场30年30人”

8 坚持以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9 创业板十年磨一剑 市值已超11万亿

10 资本市场30年大事记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