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感觉机器人的时代真的来了,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发展工业机器人。”3月2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工业机器人BG总裁王金涛在“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表达了对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信心。
王金涛表示,除了汽车整机之外,很多行业能用上10%的机器人就不容易了。他认为机器人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是理性、健康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加速,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一定问题。他谈到,现在的产能技术水平还满足不了需求,机器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如今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工艺智慧,这不仅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来的机会,也是实现赶超的机会。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我们实体经济论坛,今天我从上午,应该说全程听了整个报告,非常精彩,也受益良多。我想在这里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其实跟上午很多嘉宾的观点是相呼应的,现在中国重视实体经济,尤其重视制造业,认为非常重要。但是确实面临困难,很多专家开了很多药方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药方是绿色化、智能化,恰恰承载智能化的。解决我们现在制造业的困难是由于人口红利的缺失,解决问题的药方其实是机器人。再具体一点说工业机器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药方。
原因相当于机器人本身从最初它的诞生就是伴随解决制造业的问题而产生出来的。现在来讲,机器人伴随现在这个时代尤其工业机器人就更加重要了,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第二个就是迎来了它的发展契机,工业机器人我从事20年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用了机器人技术,在解决各行各业的疑难杂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到现在,很多机器人除了汽车行业大规模应用机器人之外,其他的还没有。
这两年,尤其现在我感觉机器人的时代真的来了。现在应该说机器人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越来越有信心发展工业机器人。刚才许总说一年机器人的需求量大概是在二三十万,其实这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为什么呢?其实在座的有很多的企业家,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准确,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用机器人的数量是否有多少,除了汽车整机之外,很多能用上10%都不错了,甚至10%的企业里面10%的环节用机器人还有90%的环节没有用机器人。我感觉这个市场现在的空间,刚才许总说10倍、100倍的空间,这个空间现在要逐步释放。
刚才吴总也说,现在产业是理性的,研发机器人的企业以及用机器人的企业,大家对机器人该怎么用,有什么价值越来越清晰,所以现在是一个理性的发展,健康的发展,所以我认为现在到了机器人发展的好时代。
第三个就是机器人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初期,为什么说是初期呢?现在的机器人还简简单单的,我们读机器人的研究生,做机器人的课题,我们所做的,不是现在理解的机器人。现在的机器人我认为是一个简单的小学生,我们现在为什么那么多,还有10倍、100倍的市场没有用上机器人呢?是现在机器人的技术还不够,大家关注的是动作的机器人,并不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很多企业用的是一个任务级的机器人,有这样的工序,有这些任务,我需要机器人,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够把这个任务完成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天天重复作业,只是一个动作施教。
我们认为要实现刚才说的庞大市场要解决这个机器人的应用问题,其实是机器人的技术要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中国,应该是全球各个国家的,所有机器人产业学术界都在解决的问题,现在应该有很大的进展。我们近五年,近十年一直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机器人的智能化,我们把机器人分为1.0时代和2.0时代。1.0时代只是一个重复动作的机器人,2.0时代我们叫智能专家型的机器人,我要跟我的感知结合,跟我的工艺结合,跟我们生产场景结合形成一个个完成任务的机器人。同时我们知道这个市场这个应用量,这个开发量非常巨大。一是我们做示范,二我们形成平台,我们支持和联合很多的合作伙伴,我们同步开发相应能够解决各行各业这些问题的机器人,让企业很多环节能用上。我感觉这个时代越来越加速,如果说这个机器人产业现在存在的问题,我感觉是,现在的产能技术水平还满足不了需求的矛盾。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的机会,因为刚才上午各位专家讲到了产业链和价值链,我认为现在机器人产业,我们谈到很多产业链里面,价值链比较小的一部分。价值链很大的部分恰恰需要现在去解决的,这个时候刚好要发挥我们的智慧,一是工程师的福利,一是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工艺智慧,这个时候,应该说不仅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来的机会,也是一个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赶超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虽然卡脖子问题会比较小,但是还是有短板的问题,也就是它的关键部件和国外品牌在性能寿命基本硬件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突破短板中国可以怎么做,政府可以怎么做,企业可以怎么做?
王金涛:第一个其实我们还是强调,如果真要说核心部件的问题,我认为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智能化现在是很欠缺的,当然是整个机器人产业全球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
第二句话,关于大家强调的核心部件,可能是电机减速器,可能还有包括控制器,这个不是全球的问题,是中国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控制器从轻松的时间来讲,我们有二三十年现在都已经解决了都发展很好,其实电机我感觉是基础工艺的问题,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现在可喜的是,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个好消息,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测试,现在有几十种电机减速器的品牌,我们测试了那么多,其实现在一开始都不行,现在已经逐步有突破了,也逐步地推向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现在已经有很好的突破,但是还没有彻底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形势已经很好,所以我感觉第一大家要有点耐心,第二它是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问题,提点建议,这里可能有各种领导专家,这个不是市场规律,可能需要我们国家政府提供一些支持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这些基础部件提供一些支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