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生考不过女生是普遍现象吗?

文 |《财经》新媒体主笔 十年砍柴 编辑 | 王小贝  

2021年03月31日 13:28  

本文2729字,约4分钟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哪怕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不是智商和学习能力不如男性,而是她们的学习机会被剥夺。

日前有人在网络上披露,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招生男女不平等,女生遭到性别歧视,引发公众对该校的激烈批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和数字艺术学院很快向公众回应称:该学院“通过招生简章已公布的考试办法及程序,择优选拔。绘画技巧仅是其中一项考查指标,招生考试中也从未限定过性别比例。”

一纸说明大概很难平息公众对此事的议论,即便校方的解释真实不虚,这一事件引发的话题依然会持续下去,因为这类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女性权益维护者抨击,在许多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招生和毕业生报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女性或明或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招生单位倾向男生的原因是,女生考试成绩普遍比男生优秀,如果同一标准,录取的男生往往会比女生少得多,为了所谓的性别平衡,在操作中提高女生的录取门槛。

2018年,日本曾曝出东京医科大学在招生中歧视女性的丑闻。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东京医科大学在医学部医学科的一般入学考试中,对女性考生的得分一律实施减分,以控制录取人数,还曾给一部分男考生加分。这导致女性录取者的人数下降了30%,男性录取者人数远远高于女性。

我相信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存在的,我以为对此态度应该鲜明:每个考生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同样的选拔规则下,不能因性别而有差别,只能凭成绩择优录取。至于这种选拔考试的规则是否科学、是否恰当,那是另一个问题,考生只是这种规则的适应者。

当然,批评一种现象是简单的,有必要分析现象背后的真实状况和形成的社会原因。那么,男生考不过女生是否为普遍现象?如果是,其成因何在?根据原因能否找到公平而现实的解决办法?

2018年某学术机构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2018届高校毕业生中,女生占比52%,比男生高出4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生都是女生高于男生,只有毕业的博士中,男生超过女生,性别比为1.80。

如果考虑到2000年中国新生儿男女性别百分比为 54.08%(其邻近年份差不多),男性多于女性,再加上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对子女教育投资中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而大学毕业生中女性仍然高出4个百分点,确实能说明,男生考不过女生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不同的专业存在差异,在有些专业,女生是碾压式的优势,而在另外一些专业,男生仍然保持一定的优势。

大学毕业生中,女生反超男生的第一个原因,我以为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城市化程度提速让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尽管我们不能说中国男女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完全平等了,但近些年中国女性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好于任何一个时期(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居于前列)应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哪怕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不是智商和学习能力不如男性,而是她们的学习机会被剥夺。

笔者小学在湘中一个村小度过,刚开蒙时一个班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在五年的学习中(当时小学五年制),逐年有学生辍学回家,主要是女生。升初中时,女生便远远少于男生。那时小升初尚需考试,我所在班上一位成绩在全乡前几名的女生(是我同族的一个姐姐),其父母强行让她辍学。我至今忘不了我去读初中经过她家时,她看着我的艳羡眼神。经过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不能说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完全一样的教育机会,但在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家庭,只要女儿能够凭自己的成绩考上高中、大学,父母会尽力让女儿升学。如此,因为机会不再像以前那样被普遍地剥夺,女性的学习能力有了历史性的爆发。

第二个原因是女性的生理和心理普遍比同龄男生成熟。中国古代典籍《黄帝内经》有两段话,“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把七年作为女性重要的生理周期,而男性的生理周期则是八年,可见中国古人认识到女性比男性身体、心智早熟是自然现象。今天中国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年龄是六周岁(相当中国古代的七岁),男女都一样。男女生在同一个班,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女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普遍比男生强,原因无他,在生理和心理上,女生大男生一岁。很多女生的性格特点也决定着比男生更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们更听老师的话,更能好好地完成作业,连网络游戏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女生也普遍比男生小。中国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考试更重对知识的积累(识记能力)的考查。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女生的考试成绩普遍强于男生。不过,对这种现象不必要太担心,现在升入大学的男女生还算基本平衡,如果能优化基础教育和考试的模式,各个阶段的男女生比例将于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1920年,邓春兰及另外七名女生也获准入北大旁听,不久转为正式学生,这是中国国立大学首次招收女生。整整一百年的光阴,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呀。

一些高校在招生时存在着对女生更苛刻的“潜规则”,根本原因是就业决定的,因为毕业生女性比例过高,就业更难。许多用人单位存在着偏见——或曰这种偏见来自于现实的利益考量,更愿意招收男生。其实除了一些还需要拼体力的行业外,如采矿、军队、警队,男性比女性仍有优势,随着高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大多数行业比拼的是智力和身体健康程度,而非体力。在大多数行业中,女性毫无劣势。许多用人单位“嫌弃”女性的原因是认为女员工的“性价比”不如男生,无非是女性生孩子要休产假,生两个孩子则休两个产假,有了孩子后母亲照顾家庭养育孩子花费的精力普遍多于父亲。如此,招一个女生不如招一个男生“合算”,因而一些职场中的优秀女性从事业考虑,选择晚婚晚育或不婚不育。用人单位这样的盘算或有其理由,但女员工在一个单位的性价比普遍不如男员工,不是女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程度比男员工有明显差距,而是在本职工作外,照顾家庭、养育儿女的女员工为社会作出了远大于男员工的贡献。这种对社会的贡献无法得到量化,也很难得到社会以货币形式的回报。对具体的用人单位来说,女员工为社会做贡献有利于“公地”,大多数老板不愿意为“公地”承担更多的成本。

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不能要求具体的用人单位有某种“道德自觉”,而应该由社会的管理者——政府来解决。比如采取税收制度以及福利制度等手段,使用人单位多招女员工并不吃亏,甚至获利更多,我想女性就业更难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那么在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也就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