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个别机构资本金缺口大,网络互助须“有证驾驶”

文 | 《财经》记者 严沁雯 张颖馨 编辑 | 袁满  

2021年04月17日 17:42  

本文4395字,约6分钟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指出,对风险比较高的机构,会根据每家机构特点,一个机构一个办法,但是一定要压实股东的责任,特别是大股东的责任

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情况如何?怎样看待网络互助平台关停潮?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融资产”)当前经营状况如何?4月16日下午,在中国银保监会举办的“一季度行业发展情况”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就近期市场关注热点进行逐一解答。

另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一季度末,银行业总资产329.6万亿元,同比增长9.2%;总负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9.2%。保险业总资产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风险抵御能力方面,一季度末,银行业拨备覆盖率183.8%,贷款拨备率3.5%。当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4.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6.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34.3%,均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5%,实现了正增长。

个别地方机构风险较大,增加地方专项债额度

近年来,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备受市场关注。此前的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有所暴露,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有待完善,需要高度重视”、“支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地方金融机构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等。

当前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情况如何?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肖远企指出,从目前数据来看,整体经营比较稳健,整体风险也是可控的。但是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水平差别也比较大,每家机构之间的不平衡性确实是存在,个别机构风险比较大,特别是不良资产比例比较高,资本缺口也较大。

“近年来,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排除了一些风险隐患,也处置了很多高风险机构的风险,维护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因为多种原因,长期历史积累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完全彻底地解决,有个别机构目前风险还是比较大。但是我们对风险底数是非常清楚的,再者就是我们处置的手段非常多,对这些风险比较高的机构,正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采取措施,化解风险。”肖远企强调,总的来说,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根据每家机构特点,一个机构一个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一定要压实股东的责任,特别是大股东的责任。

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之外,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亦备受市场关注。

肖远企表示,银行补充资本无非是两大来源:一是内源性补充资本,二是通过外部渠道。内源性补充主要是靠内部留存,每年银行都有相应的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外源式有很多方法,像股东进一步补充资本,通过在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通过发行一些永续债、次级债,在中国市场、海外市场发行都可以,渠道是很多的。

“去年一些地方发行了地方专项债,专门补充中小银行资本,解决了一部分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今年我们还是要继续采取这个措施,还要增加地方债的额度,推动地方政府通过不同的形式,发行专项债来补充银行的资本。”肖远企透露,除了地方专项债以外,其他的途径也是有的,比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国有资产入股,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引进市场化的投资者,包括国内的、境外的投资者。

防止出现P2P类似机构,网络互助须“有证驾驶”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切实维护金融安全》指出,在营P2P网贷全部停业,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等领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已转入常态化监管。

对于P2P风险化解,肖远企指出,目前P2P在营机构实现了清零,P2P机构已经停止开展新的网贷业务,存量风险得到有序压降。后续主要是做好存量风险处置工作,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正常退出机构风险化解的力度。首先,加强监测,防止存量机构出现违规展业的情况。其次,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产处置的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出借人的清偿率,特别要压实各大网贷平台主体责任。同时,正在加快推动更多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加大失信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二是依法加快刑事立案的机构资产处置的力度,协调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大涉案资产追缴处置的统筹力度,提升案件侦办和审判的效率,做到阳光办案,积极地回应出借人的关切。

三是着力健全网贷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对存量的退出机构加强监测,同时防止新出现P2P类似的机构。另一方面,在立法层面,有关部门正在推动相关的立法,比如推动《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监督管理条例》尽快出台,2020年11月已公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法规、规章将尽快出台,从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在P2P网贷风险化解之外,提及近期网络互助平台关停潮,肖远企直言,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要看它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潜在的风险。“如果是慈善,那就归慈善,但是如果超出这个形式,打着互助的旗号从事金融业务、从事保险业务,这就偏离了互助本身的范畴。对于网络互助业务一定要规范。开展保险等实质金融业务,必须要取得金融牌照,这也是一直讲的让所有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必须做到‘有证驾驶’才行。”

近期,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华融资产因2020年报延迟发行而备受关注。华融资产目前经营状况如何,市场上关于其有进一步重组方案的消息是否属实?

肖远企表示,今天(4月16日)主要是介绍一季度行业发展情况,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并未到场。不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是稳定的,主要的经营指标、监管指标都处于正常合理区间。

不良贷款处置目标不会低于前几年

当前阶段,银行信贷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7.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增速为12.6%,在去年较高基数上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在肖远企看来,过去治理影子银行为信贷增长提供了宽裕的空间。同时,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的加大也为信贷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不良贷款处置以后一定有新的信贷、新的资金去填补,我们在计算总的贷款余额的时候要把这个回填,实际上我们每处置一个单位的不良贷款,就相当于腾出了新的一个单位的贷款空间。”肖远企表示。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分别约为2.4万亿元、2.5万亿元和3.02万亿元。谈及2021年不良贷款处置目标,肖远企直言,不会低于前几年的规模。

“现在除了督促各家银行应核尽核、应处尽处以外,关键还要帮助他们简化畅通处置的渠道、扫清处置的障碍,特别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司法认定以及相关程序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推出的批量处置,特别是个人贷款,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按既定的部署推进。”肖远企表示。

会上,问及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续到2021年底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肖远企表示,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可以缓解一部分企业的还款压力,解决当下的流动性困难。随着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在走向正轨,还本付息能力提高,信用违约的可能性降低。从这一角度来看,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有利于银行不良贷款下降,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信用违约。

与此同时,肖远企强调,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的困难和可能的违约要有充分估计。“一方面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另一方面,银行本身也要进行内部压力测试,提足拨备,把困难想得更多一点,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在拨备的计提方面留足余地。”

另据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志清在会上透露,2021年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8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81.5%;拨备覆盖率183.8%,贷款拨备率3.5%。

五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55.78%

一直以来,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刘志清介绍,小微企业是一季度新增信贷资源重点投放领域之一。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丁晓芳在会上透露,截至2021年3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6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81万亿元,同比增速33.87%,较各项贷款增速高21.3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2740.04万户,同比增加531.75万户。其中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55.78%;一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较2020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总的目标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继续实现增速、户数‘两增’,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要继续稳中有降。”丁晓芳表示。

除了贷款的增量,在结构方面,小微企业首贷问题备受重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加首贷户数量;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

丁晓芳表示,2021年要继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2021年一季度,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7.91万户,比去年同期多增3.75万户。

提及2021年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办法的新导向,丁晓芳回应称,在进一步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对“两增”考核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了剔除票据融资业务数据的口径。

丁晓芳进一步指出,个别银行为了完成监管考核的目标,存在着以做票据来“冲规模”、实现形式上“达标”的短期行为。针对这一点,2021年优化了“两增”考核的口径,剔除票据融资数据,进一步明确监管的导向,督促银行真正聚焦小微企业的痛点、难点,切实提高信贷资金投放的效率,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得更加精细、更加扎实。

“当然,我们也继续支持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真实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供应链、产业链上的支付结算、资金周转等的需求,依法合规地开展票据融资的业务,做好对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丁晓芳表示。

此外,针对银行基层“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丁晓芳表示,引导商业银行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上(FTP)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来解决小微企业业务的成本收益核算中“不划算”的问题,提高银行基层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银行内部绩效考核体系中,普惠金融类指标比重占比要不低于10%;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要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不少于50个基点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