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稳定宏观税负”的表述时隔多年重回大众视野。3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财税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稳定宏观税负”。4月7日,在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应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以支持完成“十四五”时期的重大目标任务;强调减税降费政策要平衡好“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的关系,有序退出2020年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
“稳定宏观税负”可能意味着,持续数年的大规模减税降费进程已经按下暂停键。这一调整在当前阶段提出,有何现实背景?作为此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收入端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暂停又隐含着怎样的财政政策取向?在此取向下,支出端和债务端的财政政策在2021年会有何种边际变化?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202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降低市场主体负担、激发经济运行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减税降费规模超7.6万亿元,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