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下半年港股表现或优于A股 | 金基访谈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2021年05月12日 14:13  

本文2253字,约3分钟

张智威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买方首席经济学家,且从业履历丰富,涵盖监管机构、券商、外资行和私募基金。

张智威: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他的职业生涯起始于监管机构,先后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金融管理局。而后进入卖方机构,历任中金公司(CICC)中国经济学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并且负责后者的中国股票市场策略。

2019年11月,张智威加入老牌私募保银投资,担任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开启买方职业生涯。

在相对悲观的预期中,如何做资产配置?今年港股还有机会吗?后疫情时代,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月底,围绕上述问题,张智威接受了《财经》新媒体的专访。

投资守成之年:更看好港股、不惧抱团干扰

《财经》新媒体:今年机构普遍认为,应下调投资收益预期。在这种相对悲观的预期中,如何做资产配置?

张智威:今年跟投资者交流的时候,我们始终强调一个观点,2021年是守成之年。

过去两年的牛市里,投资收益非常可观,预期今年的波动性会比较大,投资要更加谨慎一些,做好资产配置上的对冲。保银的做法是,通过做空一些高估股票,来对冲市场的风险。

《财经》新媒体:怎么看今年股市和债市的机会?

张智威:相对而言,更看好股市。

对债市的担忧,主要在信用债——今年可能会打破城投债刚兑的信仰。过去六个月里,接连出现了几次重大的企业债违约事件,后续这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可能会更高。

中长期来看,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是好事。过去城投债刚兑的信仰都是政府在买单,是缺乏效率的一种安排。如果打破这一信仰,实际上是对风险的正确定价。

我们对股市要乐观一些。今年虽然不会出现大牛市,但宏观经济面尚可,且中美关系有所缓解。虽然波动性会加大,但还是有结构性机会。

相对A股,更看好港股。

《财经》新媒体:此前被一致看好的港股,为何熄了火?今年港股还有机会吗?

张智威:短期因为反垄断政策,对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有一些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港股的科技板块仍是好的投资标的。

对于科技板块备受争议的高估值问题,取决于业绩增长能否长期可持续。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往后看两到三年,科技板块跑赢大市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进入下半年,预计港股的表现依然会优于A股。背后的逻辑在于:港股主要受海外市场的影响。目前来看,海外市场的资金还比较充裕,美联储的流动性也相对充足。而国内的货币政策在逐渐收紧,从信贷和流动性的角度来看,下半年收紧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一点。

综上,中外政策分化,对港股更有利。

《财经》新媒体:前一轮机构“抱团”松动后,股市会如何演化?

张智威:我理解的抱团,是机构一致预期的体现。因为相似的价值投资理念,产生了所谓的核心资产。

短期很难预测抱团的走向,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归根到底还是关注业绩的可持续性,并不是所有被抱团的都是好公司。对于部分被市场追捧的抱团股,如果业绩不具有可持续性,保银甚至可能会考虑做空。

对于长期看好的公司,我们也不会受短期资金波动的干扰。有一些股票,保银的持有时间已经超过十年。并不会因为股票被抱团了,就不去买入和持有,更关注股票本身的成色。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关注五大因素

《财经》新媒体:后疫情时代,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张智威:首先,肯定是疫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后续的疫情演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短期来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发展中国家疫情恶化反而使得部分订单转到中国,所以中国的出口比较强。

其次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化。目前美国经济面临一定的过热风险,美联储退出超宽松政策可能会比预期来得快一些。这个风险会不会在下半年发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美国一旦退出超宽松政策,会导致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另外,美国经济过热推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会对中国的通胀产生一定的压力。

此外,就是国内政策的因素,是否会出现急转弯的变化。现在看起来不是那么“急”,所以经济方面不需要特别担心。

还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是,中国的房地产周期何时会下行,以及下行的幅度有多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地缘政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中欧、中美、中日的关系走向,会对经济带来一些中长期的影响。

《财经》新媒体:在这轮疫情中,中国经济明明跑赢了美国,为什么今年股市却跑输了?

张智威:A股去年跑赢美股,是因为中国经济的见底反弹,发生在2020年上半年,股市提前反应了这一点。但是,经济和市场一旦好转,国内的政策很快就转向了。去年下半年,国内的利率就开始上升,流动性收的比较快。

美国的经济是今年才开始好转,而流动性还在持续加码,下一轮的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又要来了。股市是在追逐流动性中被推高的,所以美股还在继续上涨,A股已经开始偏谨慎。

这不是坏事。我觉得美国当前的刺激政策有点过头,股市被流动性推高后,早晚还是要进行调整。

《财经》新媒体: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在此轮周期中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对此您怎么看?

张智威:从短周期的角度,我同意这样的看法。环比来看,国内的经济很可能在上半年就见顶,下半年会出现一定的放缓。所以,对于A股投资来说,下半年要谨慎一些。

从中长期的周期来看,不见得说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推出了很多改革的举措,包括注册制、反垄断、金融对外开放、中欧投资协定、房地产管控政策等。也许短期会产生一些阵痛,但中长期更有利于市场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会更关注这些改革政策能否持续推动下去,以及推行的速度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