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拉美绿色债券模式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2021年05月18日 10:22  

本文1927字,约3分钟

全球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为解决绿色转型进程中绿色科技企业和能源企业面临社会融资难的困境,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第一批绿色债券于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和世界银行推出,2019年,绿色债券高速增长40%,达到2500亿美元。包括企业在内的非金融类机构成为主要的发行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由于世界各国经济资源禀赋差异以及相关金融政策的不同,各地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国际相关标准制定绿色债券的模式。拉美绿色债券很好的解决了社会融资困难的困境,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推动当地绿色金融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能源绿色转型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强,但传统能源供应不足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造成能源供应短缺。对于这一地区来说,作为全球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集合体,为获得稳定、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未来10年的能源消耗相较于现阶段需要扩展50%以上。该地区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电能的基础,而可再生能源高昂的开发成本对于南美洲国家而言难以推广。

其次,尽管能效提升模式兼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业生产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功能,由于涉及到立法框架的搭建、认知的塑造、服务机构的建设等一揽子工程,能源效率项目的广泛实施与推广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但能效提升项目融资困难问题突出。当地金融机构借贷机制落后以及相关知识和能力欠缺,更缺乏对相关绿色融资风险的认知,对绿色项目融资缺乏兴趣。

二、能效提升模式推动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能源绿色转型。

能效提升模式是最具竞争力、可行性与成本效益的一种选择。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建议推广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绿色转型中。这一模式非常适用于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因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不发达、传统天然气电厂产能受限以及无法采纳高成本的绿色替代能源。

三、绿色债券融资是解决能效提升项目融资的有效方式。

能效提升绿色债券融资方式是一个极具创新性、挑战性和颠覆性的一揽子工程,能够有效克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能效提升项目融资难的问题。这一融资方式是以发行绿色债券为抓手,辅之以资本市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导向的运作模式。首先,设置较高环境影响力评估标准并结合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全面估值获取融资;其次,针对传统抵押模式中的高利率和短期贷款等问题,提出对多个绿色项目的现金流进行整合评估以获取融资。

四、绿色债券解决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能效提升项目融资问题。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的能效提升绿色债券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当地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能源紧缺问题,同时也缓解了能源发展和绿色减排之间的矛盾,保障能源企业效能提升所需的资金。

不过,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行这一创新型绿色债券,必须进一步完善当地的资本市场,这就包括进一步扩大能源服务企业的承载能力、加深投资者对能源效率项目收益性的熟悉度与关注度、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的立法和监管环境、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等。

五、科学借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绿色债券模式。

1.借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能效提升的绿色能源转型模式。

对能源的依赖是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而这两个地区的能源结构具有较强相似性,因此中国应借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验。首先,可再生能源对天气、海拔、人口分布等地理环境具有较高要求,但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不适宜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例如江西省和湖南省,冬季风电会结冰,太阳能在丘陵地带发电不足,无法替代传统火力发电,因此传统火力发电在中国仍具有广阔市场;其次,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油”,由于煤炭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中国应效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能效提升项目降低煤炭燃烧带来的巨大环境成本。

2.借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无抵押绿色债券模式。

    从宏观层面看,对于中国来说,有抵押绿色债券模式是中国企业融资的结构性机制,反映了我国私营企业融资的信用和能力难以被社会信任、社会投资的保守倾向,以及营商环境开放性不足等结构性和观念性因素。这些结构性和观念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和社会在长期的博弈中不断让步、妥协与平衡,也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从微观层面看,中国可以效仿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采纳无抵押绿色债券模式,通过严密的技术监测手段,为社会建立购买债券的信心。需要金融监管部门首先做到搭建并应用可靠的风险评级标准与评价体系,有效识别高风险发债企业;其次是通过分散风险的方式对绿色项目进行收益最大化组合,进一步降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风险,即采用现金流、聚合池、证券化手段;最后是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的运作,为绿色债券的发行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绿色金融负责人 研究员 崔震海,助理研究员 刘思悦)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