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渗透至小微商户 聚合支付市场有多大?

作者 | 《财经》新媒体刘洋 编辑 | 蒋诗舟  

2021年05月18日 10:26  

本文2235字,约3分钟

继扫码支付之后,扫码点餐、刷脸支付等新兴技术手段火遍大小商铺,数字化浪潮正加速席卷而来。5月12日,从港股退市后的汇付天下首度公开亮相,并宣布,其为商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产品“汇来米”,目前每日交易笔数已突破1600万笔。

关于此前的退市行为,有分析认为汇付天下下一步将瞄准科创板,但其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称,目前还没有国内或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计划。

支付行业的广阔前景让相关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继银联商务、连连支付之后,收钱吧也在谋求登陆资本市场。不过,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聚合支付行业风险依旧不容忽视,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落地后,行业生存面临新挑战。

数字化渗透至小微商户 行业仍是蓝海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的线下业务陷入停滞。在线下支付业务方面,巨头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业务量大幅下跌。不过,这也为中小商户的线上化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众多企业意识到,线下小微企业整体数字化能力仍然偏弱,这方面业务将成为角力的新蓝海。

2020年4月,汇付天下上线了汇来米业务,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的商户收单、线下刷卡、扫码聚合、余额理财等服务,与此同时,汇来米还提供金融、营销等增值服务。

据了解,汇来米除了通过聚合码将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等支付方式汇聚起来,一码完成支付之外,还为商家提供日常流水等经营报表。

另外,汇来米还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一方面,汇来米与上游的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另一方面,它为平台上众多小微商户提供经营数据等。在此基础上,双方打通业务关联,让银行也能够依托第三方平台的经营数据,为中小微商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

在汇来米公司总经理钟红波看来,通过为餐饮行业提供这样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店铺的经营效率,还可以帮助店铺节约经营成本。

他曾经算过一笔账,北京餐厅一位服务员的月薪约为4000元至5000元,一年的工资大约5万元。但如果运用数字化转型的SaaS工具后,每月设备成本约为300元,通过扫码支付、电子开票等数字化手段,至少能够释放一个人力成本。

除此之外,通过类似的数字化工具,中小微商户也能够充分运用用户或会员的大数据,了解店铺用户的画像、消费偏好、消费频次等,为产品、店面设计,服务提升等提供依据。

据钟红波介绍,目前汇来米已经覆盖了约35万小微商户,120个行业,商户已遍布全国各地。另外,汇来米目前每日的交易笔数已经达到了1600万笔。

事实上,在这场角力小微商户数字化转型服务相关SaaS工具的竞争中,汇付天下入局并不算早。2014年,数字化门店综合服务商——收钱吧发现移动支付已经在消费者层面普及开来,但商家却缺乏收取移动支付的能力,于是研发了第一个聚合码。收钱吧还在2020年发布了扫码王第三代产品,推出智慧门店工具包,提供包括扫码点单、收银、轻会员、优惠券、促销折扣等功能。

除此之外,互联网巨头也在进入这一行业。

前不久,聚合支付公司武汉利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利楚扫呗”)发生股权重要变更,分别拥有蚂蚁科技集团与腾讯背景的两家投资主体同时入股了利楚扫呗,股权比重均为14.1129%。蚂蚁系和腾讯系首次入股同一家机构,这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另外,支付宝也已经推出了云支付平台,面向服务商提供免开发、低成本的移动收单SaaS服务,支持包括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多支付渠道,这也相当于提供了聚合支付的功能。

“这个市场上并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做得完的,聚合支付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足以更多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钟红波说。

市场的广阔度,从数据上可略窥一二。据《2020中国企业发展数据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2月,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市场主体1.44亿家,其中企业4457.2万家,个体工商户9604.6万家,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66.7%。

另外,据前瞻研究院,我国聚合支付行业交易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31%,2019年行业交易规模近40万亿元。

聚合支付道阻且长

聚合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监管的引导。201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多个公开场合对互联网平台喊话,要求支付回归本源,特别点明“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旗下机构将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形成业务闭环,业务处理过程难以被穿透监管,极易引发风险跨市场传染蔓延。”

在此背景下,下沉寻找新增长点,服务更多中小微商户成为众多支付机构的选择。但尽管市场广阔,这一行业仍存在问题。

今年3月12日,工信部发布通报称,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6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收钱吧APP(5.2.6)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上榜。

这一处罚为收钱吧夺取“聚合支付第一股”,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长期以来,聚合支付行业存在诸多乱象,部分公司的业务处于灰色地带,包括盈利模式不明朗、泄露用户数据、涉嫌二清等多种问题。但与此同时,聚合支付行业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

2020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对聚合支付行业做出了规范。同年9月16日,60家企业成为首批备案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目前聚合服务商还不是牌照管理,但是支付清算协会对外包服务商的备案,也相当于行业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