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个首要任务就是理顺价格。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提及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近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接受《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表示。
近年来,伴随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持续探索中初见成效。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环保因素约束下的投资,会增加成本,并带来一定程度的通胀,但价格调整会带来经济结构性变化。用价格来引导资源配置到那些有比较收益的绿色项目中,以推动整个社会转型
“当前一个首要任务就是理顺价格。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会付出更高的成本。”提及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近日,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接受《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如是表示。
近年来,伴随绿色金融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持续探索中初见成效。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绿色转型,要让价格体现环境成本——专访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叶燕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