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TCL、联想等5家公司管理团队特点与行业地位相关性分析

作者 | 陈春花  

2021年06月07日 15:31  

本文3151字,约5分钟

数字化的本质特征表明,未来与现在被压缩在当下。在这个挑战面前,领导者必须有面向未来的能力,成为引领组织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导者。卓越领导者对巨变环境下的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源于以下三点。

第一,让组织高效运营。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组织高效运营变得非常重要。第二,指明方向,鼓舞人心,重振希望。这能让人们充满信心地应对遇到的挑战,克服困难,确信未来。第三,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危机,带领团队摆脱危机。

如何成为一位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导者?我们可以从卓越领导者身上找到两个共性特征:专注于人的成长和调整坐标指向未来。

专注于人的成长

1992 年,我开展了一个关于中国领先企业成长30年的研究计划,对通过研究筛选出的 5 家企业(海尔、TCL、联想、华为和宝钢)进行持续跟踪,探索企业领先的驱动因素,并希望借此总结出可借鉴的模式。在第一个10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5家领先企业都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即卓越领导者——张瑞敏、李东生、柳传志、任正非、谢企华。我用“英雄领袖”来概括他们的特质。所谓英雄领袖,是指他们既是推动行业进步的英雄,也是引领人进步的领袖。

“发展自己,发展他人”自始至终贯穿他们的管理过程。“发展自己”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他们都是与时俱进的典范,更是持续学习与变革成长的践行者。“发展他人”是他们持续投入的工作,让每一位组织成员与目标紧密相连,为组织成员、行业伙伴提供学习成长的环境。他们关注行业的变化,具有民族使命感、责任感;他们努力挖掘人的成长潜力,确保团队与个人,包括自己,一起成长。

任正非是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卓越领导者。华为很早就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的观念,华为是深圳企业中最早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以及激励系统设计上,发展人是华为的根本核心。为了让华为人能持续进步与成长,在华为文化中,华为也将危机意识的培养作为培养人才的主线。在任正非的倡导下,华为人始终没有放松学习。即使在 2019年遭遇美国的极限打压,华为也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其核心关键就是 19 万华为人的力量。

《领先之道》一书总结了英雄领袖为关注人的成长所做的努力,这些努力有如下集中表现。

通过不断学习和持续改进提高组织能力,他们的出发点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为将来培养技能和人才;二是创造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

为将来培养技能和人才:

•  介绍人与人之间可相互学习的途径,鼓励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

•  投入时间及精力为未来的经营培养技能,而不只局限于达到目前的目标。

创造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

•  不断努力提高组织内成员的能力,善于学习他人(或竞争对手)的经验,寻求对完善自我有利的外部挑战;

•  推进创新精神以求发展,激发个人好奇心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有关领先企业的研究计划开展已近 30 年,这 5 家依然领先行业的企业,我们不得不由衷钦佩这些卓越领导者所做出的努力,他们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人的成长,不断要求自我进步、与时俱进,带领这 5 家企业获得持续的成长性。

调整坐标指向未来

领导者必须带领人们实现当期的目标,解决今天的问题,同时还要承担另一个明确的责任——为组织的未来负责,这就要求领导者有指向未来的能力。换句话说,领导者的坐标体系中需要有指向未来的维度。

领导者始终需要思考:未来,组织在哪里;组织与未来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组织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具有面向未来的能力。

持续关注这一话题,让我有机会接触很多领导者。在与他们的深度交流中,有一个现象让我很担心,很多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可能还停留在 20 世纪 90 年代。比如,一些领导者非常在意自己的对错,所做的努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犯错误。领导者非常在意对错,就说明其思维模式还停留在 20 世纪,虽然他生活在 2021 年。今天不是谈对错的时候,今天是谈变化的时候,在一个变化的背景下,对错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愿意试错,能纠错迭代,持续创新。又比如,一些领导者很在意自己的权威性,尤其关注自己的影响力。但是,今天人们所做的很多努力就是挑战权威,打破边界,寻求新的可能性,所以人们并不在意领导者的权威性或岗位与角色,人们更在意领导者的价值贡献。在今天的组织体系中,只要你有价值贡献,在任何岗位或角色都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

改变这种令人担心的现象需要人们具有面向未来的属性,这既是时代对领导者的要求,也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今天的我们面对的真正挑战不在于学过什么、做过什么,而在于面向未来学什么,为未来做什么。今天的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坐标指向未来,才会有更强的意愿、更大的动力培养自己、超越自我,成为能面向未来的卓越领导者。

在最近几年里,我在企业做调研时,最关注的就是组织是否具有面向未来的属性和能力。零售业商业模式的调整,可以让我们理解组织面向未来属性的重要性。早期零售业是小店,很多是“夫妻店”;新的模式“百货商店”出现,将多种多样的商品放在一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超市”出现,更大的规模、更多的商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连锁超市”出现,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便利店”出现,更亲民;“电商”出现,商品选择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继续发展,“新零售”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为媒介,随时消费、配送到家的场景将便利性发挥到极致,人们也知道,零售业还在继续创新的过程中。零售业的发展也是每个行业发展的缩影,一方面跟随人们走向未来,另一方面又引领人们走向未来。企业如果不具有面向未来的属性和能力,就会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广州有一家著名的百货公司“南方大厦”,曾经被誉为广州的标志。随着沃尔玛和家乐福进驻广州,新商圈和新商业模式出现,“南方大厦”退出了舞台。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多个城市,老牌百货公司因为无法跟上消费者、行业与技术的变化,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传统百货商店被淘汰,新零售展示出无限可能性,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即便在今天是很强大的公司,如果没有指向未来的能力,也无法逃脱被淘汰的结局;即便在今天是很弱小的公司,如果能创造有关未来的可能性,也会具有成长壮大的可能性,领导者尤其要理解这一点。

从企业发展的实践历程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领导者需要引领组织调整坐标指向未来。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做出巨大调整,要放下已经取得的成功,重新出发,理解新技术,跟上时代步伐;从新的可能性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从消费者需求的领域出发,而不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

 

(本文选编自《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

《价值共生》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老师,通过十年数字化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把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和个人成长之道拆分为:数字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新个体、新“组织”、新价值、新知识5个部分。帮助人们透彻理解数字时代组织的本质和特点,认识组织的边界和新内涵;深刻理解领先企业如何能在新环境下迅速崛起,帮助企业寻找新价值的来源;通过激发更多创造力,重新构建发挥个体和组织价值的效能,创造价值共生组织形态的企业,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更好适应复杂、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