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理论存在缺陷,中国人力资源总量2050前仍可增长

2021年06月08日 17:43  

本文1432字,约2分钟

2021年6月6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在清华大学第41届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题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的研究报告,就近期热议的人口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报告指出,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总量而非人口总量。传统人口红利理论存在缺陷,过度强调人口及劳动力绝对数量,忽略人口素质提升,而人力资源总量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的指标。 根据计算,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到2050年前仍能保持增长。与此同时,同国际相较,中国的人力资源利用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政府和市场如何在尊重百姓劳动意愿和生育意愿的前提下,推进教育、健康水平提升,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人力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将导致有效劳动力规模萎缩,年龄结构的生产效应降低,人口抚养比上升,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开始显著拖累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这种人口论有两大缺陷:首先,该理论关注的是人口和年轻人口,而非更为关键的健康人口;其次,未考虑人口素质的提升。随着人们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指标已经不足以对当前中国人力资源储备进行精准测度。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跳出原有逻辑,关注人本身的发展,而非人口数量增减。国家政策应重点关注如何保护、提升、利用中国的社会人力资源总量。

人力资源总量是指一个经济体内考虑到人口素质(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有能力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人口工作时间储备。ACCEPT研究院在传统数据的基础上,捕捉健康和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影响,进而设计出新的测度方式:

人力资源总量=全部人口预期健康寿命时长×劳动力技能

人口预期健康寿命时长指全国所有人口预期健康寿命加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年龄区间人口剩余预期健康寿命进行估算,综合各年龄区间的人口数量分布,可求得在当前人口存量和年龄结构下,中国人口预期健康寿命总时长。劳动力技能反映了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提升的作用,刻画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对人们工作效率的提升。

根据以上的定义和测算方法,报告计算了本世纪初至今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总量。以2000年为基年,并将2000年人力资源总量设为100,将之后各年人力资源总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人力资源总量的国际可比指标如图:

根据测算,以2000年为基年(人力资源存量为100),如未经任何政策调整,年轻人口的断崖式下跌的确会对人力资源总量有一定拖累。到2035年,单纯人口老龄化因素会使得人力资源总量下降16%,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继续扩大至25%。然而,健康和教育对人力资源总量的贡献可以完全弥补老龄化带来的损失。如图所示,20年内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增加5.5岁,预期健康寿命提高4.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6年,达到8.67年。健康状况和教育质量的改善不仅能填补(年轻)人口下降的冲击,还能使得中国的人力资源储备更加优化。研究院预计,未来三十年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仍将持续上升。和2000年相比,中国人口资源总量将在2035年和2050年分别提升19.4和21个百分点,其中健康和教育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

因此,报告认为,中国正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推动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把人的发展置于首位,既不能简单地聚焦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也不能把人资本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文明,经济增长越来越不取决于人口总量,而是人力资源总量。

放宽生育限制,出台三孩政策,既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新举措,也是尊重和顺应百姓生育意愿的新理念。但不应把解决人口问题过度聚集于生育政策:生养子女决策过程复杂,又属长期慢变量,20年之内很难看到成果,短期内甚至会加快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应在尊重和顺应百姓生育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百姓的健康和教育水平,保护和提升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应在尊重百姓工作意愿的基础上,打破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等劳动力市场的约束性因素,优化与人力资源结构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人力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挖掘好2050年前人力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的潜力,为新百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支持。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