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文创战略升级 IP转化新生态重构产业格局

2021年06月09日 20:06  

本文1958字,约3分钟

IP流量内容成为行业的主旋律,头部IP具备衍生影视、游戏、动漫等泛娱乐产业链的能力,但是产业之间存在壁垒,个体化的IP内容并未达成真正的互融共生,相对孤立。6月8日,在2021年腾云峰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将通过技术赋能,保持开放路径,深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土IP。同时,还将通过开拓新格局,培育新的模式和产业。

在业界看来,IP类型和开发方式的同质化,对内容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其不断发展分化。而文创领域的智库化,意味着在统一标准及科技推动下,中华传统的IP和网文IP影视化能打破不同层次用户间的文化壁垒,重构产业格局。

文学IP尤其是网络文学IP影视化近年来方兴未艾,通过借助原有IP积聚的口碑效应和粉丝基数,诸如《花千骨》、《琅琊榜》、《庆余年》等一批网文改编的影视剧获得了市场青睐。此外,一些影视IP塑造成功后,还延伸出文化创意产业链,IP逐渐成为产业化运作的代名词,吸引了越来越多影视公司和导演编剧的目光。

不过,业界对改编作品却评价不一。影视剧编剧在面对网文改编影视剧时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状况,网文作者与传统编剧如何克服“相爱相杀”的魔咒,成为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卖报小郎君表示,网文发展20年,过去很多小说是专门为了稿费而创作的,而不是为了IP改编,所以过去发现网络上好多作品改编电视剧之后成绩不太理想,大部分观众觉得是导演和编剧的锅。其实并不然,因为那些作品本身就不是为了改编电视剧,IP更偏向于现实主义。

“在IP的改编过程中,如何维护原著和原著作者的关系。其实对于IP来说,它也有自己的符号,这个符号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的。”阅文集团版权规划与运营总经理连三月表示,但是,核心的、隐性的IP符号不会改变,所以在处理过程中,一直坚守让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情。阅文希望和原著作者站在一起维护好最核心的符号,至于如何扎根,随着不同媒体的变化,比如游戏、动漫、影视,它有自己的规律,有些东西需要不断放大,有些东西要克制一点。

在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看来,新文创作为数字时代的文化生产新实验,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这几年来,除了摸索各业务板块的新打法,新文创不断追问的是:在宏观价值层面上,新文创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终目的是什么?

过去一年,腾讯基于传统文化的作品表现强劲。移动端上,云游敦煌小程序独立用户数已突破900万,页面总访问量近4000万人次。影视剧中,电视剧《庆余年》播放量超过160亿次,获得了中国电视剧最高奖“白玉兰”奖;阅文IP改编剧《赘婿》一开播,即成为现象级爆款剧。

目前,腾讯新文创生态已经初步成型,涵盖网络文学、动漫、影视、音乐、电竞、游戏等多种数字文化形式。

程武指出,腾讯新文创将继续扎根传统文化,深耕本土IP,讲好中国故事。他说,“要用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可知可感可观的新形式走入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酷起来、火起来。”

谈到新文创怎么做,程武指出,互联网的开放,造就了今天百花齐放的新图景;数字技术的进步,便捷了人类充满个性的新表达。生生不息,既是腾讯新文创发展的愿景,也包含了新文创前进的方法论。

实现对精品IP长效化、体系化开发,才是IP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据《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显示,IP综合表现的长尾效应显著,“有序规划 + 迭代升级 + 跨界融合”成为优质IP的重要因素,IP产业化离不开运作平台化与良好的协同机制。

同时,共同取材于中华文化的IP急剧增长,在标杆案例的示范作用下,藏着同质化与分众化的博弈。“网文IP始终以消费为导向。”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IP类型和开发方式的同质化,反倒对内容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其本身不断发展分化。

“当前网文IP转化的样式不多,是因艺术门类间各自的特点。”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建议,IP的开发应从受众价值转向艺术价值,通过新技术,在遵循不同艺术媒介规律的基础上还原经典。“开发IP前首先要确认其是有价值的,并且要瞄准市场定位实现浸入式的体验,做成一项综合性工程。”

关于未来,程武提出,腾讯将在生态圈的每个层面,都对不同观念、人群、业态开放;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坚持与合作伙伴共创共享共赢;在面向未来的每个节点,都要坚持开放的格局,对新事物持包容态度,继续引进新伙伴、新思想和新视角,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中国历史足够长,故事足够丰富,是文化创作的重要源泉;故事成为IP才能被大众所理解,IP能够推动人们了解故事,了解历史。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