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财经》杂志   

2021年06月21日 09:15  

本文1786字,约3分钟

相比通胀压力更应关注通缩威胁;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

编辑推荐·《财经网》述评/对话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相比通胀压力

更应关注通缩威胁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的通胀情况如何?我不担心中国的通胀,我更担心未来的通缩。

今天的价格与疫情前(2019年12月)相比,CPI累计涨幅不到1%,食品价格累计涨0.8%,非食品1.2%,核心CPI涨1%,CPI商品类涨1%,服务类1.2%。一年多上涨不到1%,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担心,应该担心通缩,担心价格过于低迷才对。通胀偏低不是今年的事,过去五年整个通胀增速也很低。

再看就业和工资数据。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最激烈,也能较好反映供求状况。农民工就业数到目前为止大概低于2019年同期246万的就业人数,农民工的工资两年累计平均增速2%,是偏低的,说明劳动力需求并不旺。

今年确实有涨价的地方,也是大家担心未来可能会引发通胀的推手,就是大宗商品。商务部公布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与2019年12月相比,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最多的矿产59%、钢铁38%,递减依次为油脂31%、有色28%、农产品26%、能源10%。真正突出的是矿产和钢铁价格上涨,中国是这些产品最大的消费国,对价格有绝对的影响力。这些产品价格上涨很难说是输入型的。

PPI中生产资料类的涨得比较多,生活资料类的基本上没怎么涨。为什么?第一个力量是工业部门的复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出口大幅增长有关。欧美在宽松政策环境下需求没下去但供给下去了,中国工业部门的供给恢复很给力,制造业和出口很好,对钢铁、矿产需求旺盛。第二个力量是房地产。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投资一直保持了很强的韧性,对钢铁需求也形成了支撑。但终端劳动力市场恢复情况不太好,终端消费也不好,所以消费价格依旧较低迷。

我认为接下来的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压力不是通胀,我更担心经济二次下行,更担心通缩的威胁。眼前几个季度有出口撑着压力还不突出,但放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压力会更突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已经做了很大调整。过去刺激经济的时候过度依赖预算外的广义政府支出,过度依赖地方融资平台,现在是整治和化解风险,这个方向是对的。

既然广义政府支出在收,货币政策怎么选择?利率政策应该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维护总需求稳定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利率政策不光对总需求的稳定可以发挥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也可以起到帮助。当利用政策刺激经济的时候,它发力的作用机制是让私人部门的债务成本下降,让私人部门的资产价格提升,让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更强壮,通过私人部门发力,让经济增加多一点活力,这也是其他国家应对需求不足的首选做法。今年以来,尽管对通胀的担心升温,经济复苏状况总的来说尚可,但利率比较稳,市场流动性还算充裕,货币政策并没有急着收。稳定总需求的政策工具侧重点已经往这个方向做了调整。

(本文为作者于2021年5月21日在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全球经济疫后复苏的现状、前景和政策”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学术观点

 

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李晓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蒋承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胡涟漪

“财政教育支出对中国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财政研究》2021年第4期

 

如何有效阻断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重要议题。经典的代际传递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高代际流动性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可以弱化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对低学历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高学历家庭更为显著,对农村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因此,当前通过教育扶贫缓解中国家庭的多维贫困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政策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能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6月7日-6月18日)

1 巩固疫苗防线

2 放开三孩,你会生吗?

3 深圳小产权房,压不住的火热

4 郭二娃的末路

5 在线教育大收缩

6 人民币汇率暂别单边上涨

7 “城乡共生”的成都探索

8 减负降躁激活社会流动性

9 走进自动驾驶下半场

10 日本如何学习外来文化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