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华:置身当今变局,苏共解体带给我们什么警示?

2021年09月02日 16:46  

本文2014字,约3分钟

三十年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相继发生一系列政治突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低潮。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又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始终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带领中国人民屡创辉煌?

8月18日,围绕《道路决定成败、制度关乎兴衰——苏联之变30年的思考》这一主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做客第77期“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他在直播中指出,方向决定命运,制度决定兴衰,道路决定成败。两党之所有拥有不同的命运,就是由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东方巍然屹立,而苏共已分崩离析。

(点击图片收看直播回放)

苏联为何走向分崩离析?

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苏共为何一步步沦为自己的“掘墓人”?

“俄罗斯有一个谚语——鱼从头部先坏,所有的事还是先从思想上发生变化的。”张树华认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体制出现思想僵化,由于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苏共党逐渐脱离了群众。“如果说苏联是个庞大的机器,那时候已经呼哧作响。”

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有过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以前就讲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领域斗争十分激烈,开始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就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不起作用,军队也不在党的领导下,苏联诺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便分崩离析。”

正因如此,在张树华看来,深入研究苏东巨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论断,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在20万人的时候赢得了政权,在200万人时战胜了凶悍的法西斯,却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失去了政权。”张树华指出,苏共的兴衰如同一面镜子,我们需深刻汲取其历史教训,同时总结中国共产党掌好权、执好政的宝贵经验,防止重蹈苏共覆辙,实现长治久安。

私有化改革加剧经济危机

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将苏联进一步拖入经济危机的泥沼。实际上,在全面实行私有化之前,苏联经济已陷入困局,但私有化让这一困局更为难解,给苏联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美国人写了一个笑话,说一个美国记者采访苏联工人,问其一个月工资多少,工人说挣25卢布,记者问怎么才挣这么点?答曰:‘上边象征性地给我发工资,那我也就装模作样地给他干活。’张树华回忆道,“当时整个苏联社会都消极怠工,劳动者缺少积极性,大家都没有干劲。我们是80年代考入大学走向社会的,那是一个活力迸发的时代,中国人民的创造活力都被充分释放出来,虽然穷,但干劲十足,这与同时期的苏联形成了强烈对比。”对苏联来说,私有化改革的结果可谓失败——企业和国家财政状况都未得到改善,广大老百姓也难以从中受益,只有绝少数寡头成为真正的获利者。

据张树华讲述,在1990年3月抵达莫斯科后,“那几年间看着改革喊得越来越欢,政治游行越来越多,政治纲领出得越来越多,各种政治组织越来越多,但经济每况愈下,队越排越长,各种商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

在他看来,苏联经济改革失败重创了自身经济,进一步瓦解了苏共执政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加速了其解体的进程。“外资没有引进来,国有资产后来被贱卖,经济实力大跌,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命脉都分光卖光,这真是伤了元气。”在这其中,与苏共各级组织缺乏求实和创新精神,缺少奋发干劲儿,有密切关系。而归根结底还是苏联最高领导层能力不足、信仰缺失,背离、背弃原则理想所致。

置身当前变局,无论从地缘政治、经济合作还是国家关系等多个维度来看,研究苏共兴亡、苏联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张树华提醒,关于苏联历史、苏共历史的诸多争论,必须要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时刻保持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没有一个坚强的党中央,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便经不起内外风险的冲击”。

 * 本文根据张树华先生8月18日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77期的演讲整理摘编。

张树华,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经济导刊》主办,是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旨在探讨研究中国发展问题,传播践行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已举办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