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实体企业“助攻”实体 京东服务近7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1年09月11日 10:42  

本文3371字,约5分钟

近日,在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培育新型实体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研讨会上,京东集团、达达集团等业内代表与多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走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路子,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

目前,数字技术已成为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中小企业如何借助外力完成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京东集团作为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拥有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以多年来积累的供应链和数字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各业务体系优势,集聚服务资源,助力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打开未来发展新空间,目前已服务近70%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以及数百万中小企业。

多位专家一致认为,要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身在转型升级中提高价值链、聚焦主业增强竞争力,也需要新型实体企业来“助攻”。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更多像京东这样的新型实体企业的动能,以资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技术能力外溢及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可闯出一条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降低中小企业采购“门槛” 助其跨越“数字化鸿沟”

数字技术是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但中小企业并不会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针对自身的突出问题应用数字化工具来解决。而受制于规模、资金、人才等因素,很多中小企业难以独立跨越“数字化鸿沟”。

参会专家普遍认为,数字化应是大中小融通发挥价值的关键领域。一方面,大型企业在数字化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施经验;另一方面,数字化虽是中小企业跨越周期发展的利器,但受制于规模、资金、人才储备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不敢转、不想转、不愿转的障碍。双方的需求和能力存在极强的互补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引导新型实体企业包括促进大中小企业的政策走向:一是支持大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关键是要形成稳定的反哺,包括技术反哺、协同让利。同时,大中小企业协同起来反哺社会。二是找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走专精特新的道路,只有提升自身的能力,培优培强,才能在产业链中不可替代。三是完善数字化生态。新型实体企业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培育更多的产业生态,赋能创新创业。四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发挥在金融角度扶持中小企业的作用。

为降低中小企业采购数字化“门槛”,京东企业购打造“快采购、轻管理、一站式”数字化采购服务平台,通过将采购全流程数字化,深度构建8大核心采购服务能力——选品快、议价快、签约快、下单快、支付快、开票快、报销快、服务好,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采购。中小企业无需额外投入,便可享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发展红利。

除提供采购数字化“共性”服务外,根据不同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京东企业购以城市为单位,联合各地政府机构、商协会、SAAS服务商、品牌厂商打造“一城一策”城市专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京东企业购城市专项服务已覆盖全国26个中小企业高浓度城市。

据京东零售企业业务事业部中小企业平台业务部总经理罗晓华介绍,京东企业购已服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超过2.7万家,在全国4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占到整体近70%。未来将通过供应链协同、打造“专精特新”生态圈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标杆模式,为“专精特新”建立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服务模式。

例如:在河南,京东建立优质产品的自营+产地仓,与当地头部企业实现电商联营,并支持跨境电商业务;在广东,建立中小企业直播电商基地,目前已为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直播带货的线上阵地;在福建莆田,将产业带品牌化方面的能力开放给当地制鞋业,提升当地公共品牌“莆田鞋”影响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表示,最近几年,京东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问题上做的不错,通过供应链的管理包括电商和物流体系,开放平台给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赋能,服务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供应链,把商家和企业整合进来,创造就业,服务消费者。

在业内看来,借助京东集团在零售、物流、科技以及工业品、国际化等方面的体系化服务能力,一批中小企业与京东深化合作获得长足发展,不仅增强了供应链、产业链的协同性,也提高了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做强主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乃至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

供应链进一步下沉 “上星上云”加速数智化升级 

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强实体经济,既需要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高自主竞争力,更需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实体企业来“助攻”。

尤其在供应链方面,求助专业的外力,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披荆斩棘的利器。京东的供应链连接着百万级的社区超市、花店、药店、汽修店、五金店等,以及全国各地产业带的制造工厂、众多中小商家。京东摸准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不仅要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要帮它们补上供应链的“最初一公里”。

最快3个工作日完成开店、结算提速、基础使用费减免或阶梯返还、全新推出“商家成长中心”……京东零售通过多项措施降低中小企业入驻成本和门槛,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和店铺经营效果。

在物流服务方面,京东物流以长期技术投入打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助力中小企业高效分配内部资源、优化库存管理、减少运营成本,解决它们在原料入厂、生产、分销、售后等环节的物流问题,让其专注核心业务缔造新的增长。

与此同时,京东物流不断将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下沉,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持续拓宽在区县、乡镇以及偏远地区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布局,618期间,京东物流已在全国92%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或次日送达。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已为永康五金、黄山茶叶、昆明斗南鲜花等1000多个农特产地和产业带,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标准化的物流产品,打造“最初一公里”的物流新基建,助力当地中小企业供应链数智化升级。

在海外,京东通过搭建全球航线网络和本地仓网络,打通航空运输、海外仓储和末端配送的全链路,大幅提升跨境货运速度,更高效地服务国内中小企业“出海”和当地业务开展。今年,京东国际已相继开通深圳-曼谷、南京-洛杉矶、上海-纽约和合肥-伦敦包机航线,并在英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地开仓运营。

优质的服务背后是把技术做到极致。据了解,从京东数智化实践中倒逼沉淀出来的京东云,依托公、专、混的全栈式云产品矩阵,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已经在零售、物流、健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领域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与数字化解决方案。

而在中小企业“上云”方面,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的技术服务品牌,目前已服务超120万家中小企业,在生产、供应链、物流等场景提供一站式的数智化技术服务。此外,京东云还携手地方政府在全国建立了近60个产业园,面向各区域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在活动补贴、资源包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打造新动能赋能本地产业。

“京东把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以形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为目标,构建新型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模式。”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正中教授表示。

多位专家一致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更多像京东这样的新型实体企业的动能,以资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技术能力外溢及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可闯出一条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