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何晓冬:释放5G潜能,推动产业数智化融合发展

2021年09月27日 22:02  

本文990字,约1分钟

5G发展逐渐从开荒动土进入精细耕作阶段,如何促进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成为关注的焦点。9月27日,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5G赋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京东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晓冬表示,5G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逐步通过在终端量、用户量上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5G产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来自《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现实,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和光纤网络。截至2021年5月,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96.1万个,占全球70%以上,实现了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不容忽视的是,在5G技术带来数字经济发展想象空间的同时,基站造价高、运营成本高、商业化有待发展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未来2年至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何晓冬指出,多模态智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5G技术的日趋成熟,进一步加速了多模态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落地。而京东在多模态智能+5G领域,已形成多模态数字人、5G智能导播、5G智能物流园区等成果落地。

他以京东物流为例,2019年,京东利用5G+智能物流将北京亚洲一号打造成为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园区。2020年起,京东物流在仓储机器人实验室完成了全流程物流仓储机器人的5G化、以及云边端协同系统验证。预计到2021年底,京东物流将实现规模化5G智能仓储机器人的生产落地。

5G应用将推动降本增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据何晓冬介绍,在制造领域,京东云通过5G+AI的新模式打造了C2M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精益生产和智能供应链能力。在政务领域,京东智能客服推出了智能政务热线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政府对群众诉求的响应率、解决率和服务满意度;在金融领域,京东智能客服打造的多模态交互“银行数字柜员”案例已经落地,借助5G技术可以实时与用户交流互动。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5G技术在刚开始商用时不够成熟是显然的,呼吁公众给予5G更多的耐心与时间。他强调,5G时代一定会产生现在还想象不到的新应用,5G在垂直行业应用还将会激发出更多更大规模的新业态。

也有观点认为,通过5G技术有望产生更多的应用,如智能交互、智能客服、智能融媒体等,这将会产生出新的职业和工作。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