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绿色金融体系设计要让参与者“有利可图”

作者 |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21年11月03日 17:15  

本文1213字,约2分钟

为什么过去一年里,“碳中和”这个词一下火起来了?从学术角度来讲,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绿色金融,我们从研究界和中国知网去看,2020年9月份之前写过“碳中和”相关文章的学者寥寥无几,在中国知网上“碳中和”,相关学术文章大概不超过100篇,很多还是翻译文章。

“碳中和”这个词才出现多久?不过二十多年历史,1997年英国人发明了这个词,1999年美国人开始推广这个词,Carbon neutrality被写入英文辞典是2007年。所以社会层面上有人说他多年来研究多中和,我说他一定是骗子,中国目前很少有人说“多年研究碳中和”,几乎没有,因为这个词出现在辞典中不过13年,写到英文辞典才13年,哪有“多年”?

过去,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是减少资源耗费。如今,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逻辑在于如何利用资源的耗能。换句话说,要更好地采用金融的方式,去转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观念的转变。目前我们处在非常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中,这使人类受到巨大的冲击。“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一个决断性的战略决策,更重要的还有一句话,就是涉及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存续、文明永续发展”的问题。如果不搞碳中和,人类文明的存续也将面临挑战。目前气球变化已经拉响了红色警报,所以这是全民面临的一次思想转变、观念提升,必须发自内心去保护生态。

第二,回到绿色金融。过去我们经常讲的金融,它是资源配置,更加确切地讲是一个理论导向的行业,就像马克思一百年前就讲: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开始活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会犯罪。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金融升级和转型。所以从人民银行最新的文件和报告来看,现在的金融可以称为转型金融,金融要转型升级,换句话说未来的金融全部都应该是绿色金融,还有非绿色金融吗?所以目前金融业本身就要全力全面转型升级,去服务更多的生态行业,即使不是生态行业,也应尽可能是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甚至是零排放、零污染的行业。所以,实际上目前金融业所有人士又面临一次观念的大升级。

第三,观念升级不只是道德的号召,绿色金融最大的含义在于,它不只是因为道德的感而参与到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绿色金融体系的设计,让它不只投身于人类命运的改变、文明的存续,更重要的是让它还“有利可图”,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财政投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设计,出现了交易、定价、资源配置,让参与者能收获利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仍面临绿色金融体系的搭建和未来整个政策的配套升级。

(本文根据王文10月29日在2021天府金融论坛的主旨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