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1.猝死在出租屋中,为何难以认定为工亡?“过劳死”要分地点?
律师:判断是不是工伤,事发地点很重要。比如在工位上猝死了,这肯定算工伤。但如果是在公司辛辛苦苦加班到晚上12点,回到家以后洗漱完毕躺床上猝死了,这就很难被认定为工伤。
从本案来讲,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过劳死,并不是一种疾病,法律上并没有过劳死这个说法,就像本案的员工,虽然媒体报道里说他生前连续一个月加班,每班高达12个小时,我们也只能说他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在法律意义上很难认定,他的猝死与连续加班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类似的例子还有甲醛致癌问题,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阿里员工起诉自如甲醛超标事件,最后也是因为很难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甲醛确实存在致癌风险,但并不必然致癌。同样的,过劳有危害健康的可能,但不一定直接导致猝死。
2.回到家领导安排加班,这时候出事算工伤吗?
律师:工伤认定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工作时间,比如说现在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是居家办公,这个时候发生伤亡,也有可能认定为工伤。
当然,像非工作时间加班猝死的情况,就要看当时是否处在工作状态,比如我之前遇到的一个案例,一个老师晚上在家批改作业猝死了,但我们了解到事发时这个老师身前仍然放着一堆试卷,从她死亡时的状态来看,肯定是在加班批改试卷。因此,在这个案例中,这个老师的悲剧虽然没有发生在工作地点,也不是处在法定的工作时间,但仍然被法院认定为了工伤。
3.补偿20万是什么性质?比亚迪作为用人单位,是否应该对员工的死亡承担责任?
律师:补偿并不是赔偿,所以这里面20万更多的是公司对员工的一种人道主义救助。就像前面说的,从法律上来讲,很难说比亚迪有直接的法律责任。因此这个事件也就成为了新闻报道中的意外事件。
4.劳动法之下,996盛行,背后原因有哪些?
律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更多的还是执法力度与监管力度的不足。普通的劳动者在面对用人单位时本就处于劣势地位,任何一个劳动者都不想丢掉来之不易的工作,最后只能任由公司安排加班。但必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出台的《劳动法》本质上就是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在此之外,我国还设置了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监察大队、工会等专门组织和机构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而如今996的盛行,恰恰是执法力度与监管力度的不足所导致的。
在本案中,猝死员工的工作时长明显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比亚迪公司违反劳动法的这种行为应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
(声明:本视频为《财经》新媒体独家视频,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