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还有人看游记吗? | 《财经》书单

作者 | 臧博 编辑 | 何刚  

2021年12月18日 18:38  

本文6342字,约9分钟

这些书聚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研究脉络——以实地考察和深入社会的真实见闻、感受为思考原点,以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为路径,最终实现思想和智识上的飞跃。

本期书单选入八本“思想游记”。游记通常以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描写细腻见长,失于思想也浅显,读完收获有限。但这八本书并非常规意义上的游记,具有丰富内涵,更多传达出作者足迹之外的思想和思考,只是具有游记的某些特征,或可称之为思想游记。

这八本思想游记关注的地区与主题各不相同,从中东到欧美,从东方的日本再到东南亚的印尼;所具有的问题意识,以及作者成书时所处时代背景,也并无一致规律。但这些书聚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研究脉络——以实地考察和深入社会的真实见闻为思考原点,以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为路径,落脚于实现思想和智识上的深化。从这个角度再反观这些思想游记,便会发现把它们放在一起读,会有意外的收获。此外,这些著作大多也已可归入经典行列,不仅读来妙趣横生,且思想深邃,有些甚至对国际地缘政治产生过深刻影响。

大致可以算作人类学研究的作品包括《日本镜中行》和《季风吹拂的土地》。《日本镜中行》是麦克法兰重新发现日本的一次尝试,从最初的考察,到最终成书付梓,前后耗费15年。书名别具兴味地借用了刘易斯·卡罗尔所著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意象,呼应自己在现实面前逐渐放弃成见和预设观念,重新发现和认识日本的奇异心路历程。

艾伦·麦克法兰进入“镜中日本”,一如踏进镜中世界的爱丽丝。他怀揣西方人的预设,却遭遇来自日本文化和习俗的冲击。在日本,麦克法兰如同突然踏人一个高度仪式化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神道教与棒球相混合,实用主义的活动与表面上存续至今的宗教彼此交融。这样的感受更加激发了麦克法兰对日本的好奇心,他在十余年间一再探访日本,也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

《季风吹拂的土地》主要聚焦作者对东南亚现代化进程的犀利思考。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东南亚的民族主义、现代化进程等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著作。比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写过《比较的幽灵》《想象的共同体》,原创性地分析印尼等国家的民族主义缘起与发展,后来启发了许多相关学者及其著作。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对爪哇水稻种植业的观察基础上,写出《农业的内卷化》,让“内卷”成为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中频繁引用的概念,近年来竟又意外成为中国社会广泛使用的流行词。

当然,还有詹姆斯·斯科特所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从缅甸和越南农业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中,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巨大冲击,也成为研究农业问题的必读书之一。《季风吹拂的土地》同样以东南亚为主题,但又有独特的写作风格。作者以长期在东南亚的生活经验为基底,通过亲身观察和深刻思考,反思了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

《苏联的心灵》是以赛亚·伯林作品中重要却不那么出名的一本,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游记”,但的确又具有某种游记的核心特征。书中最重要的几篇文章来自于伯林在苏联的访问经历,且通过这些文章描摹出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苏联文艺巨擘的侧面像,更呈现出苏联思想界和文艺界的独特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或许不算传统的游记,但肯定是一本优秀的思想游记。更重要的是,《苏联的心灵》为时人及后来者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人的文化生活,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世界的尽头:一场文化冲突的见证之旅》

作者: (美)罗伯特·卡普兰

译者: 吴丽玫

出版年: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罗伯特·卡普兰是美国著名地缘政治专家,其思想倾向具有浓烈的新保守主义色彩。这一派美国思想家坚守西方价值观,在外交上信奉美国例外论,推崇实力外交,主张向全世界推行美国式民主和资本主义。

卡普兰游历近70个国家和地区,完成19本外交政策和游记类畅销书。他以游记的写作手法处理新闻和政治议题而闻名于世,且影响过克林顿和小布什两任美国总统的军事决策。卡普兰的作品融合游记散文和外交评论,兼具文学性与地缘政治分析的严肃性,与亨廷顿、福山等人并称“被最广泛阅读的描绘后冷战世界的作家”,代表作另有《成败落基山》《荒野帝国》《巴尔干两千年》等。

本书源于作者与《大西洋月刊》的一个合作项目。20世纪90年代,卡普兰从西非出发,途径尼罗河谷、里海海岸,最后抵达亚洲大陆,亲身考察充斥着种族冲突、军事动乱、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通过近距离观察,卡普兰严肃思考和探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过去到现在所面临的政治、文化、社会及种族等问题的背后真相,最终得出结论:第三世界并非孤立存在,面对和思考它们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日本镜中行》

作者: (英)艾伦·麦克法兰

译者: 管可秾

出版年: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0年3月

麦克法兰是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人类学会院士。他于1941年出生在印度阿萨姆的茶叶种植园,五岁时返回英国接受教育。因为这样的经历,麦克法兰对异域文化充满好奇,也展现出过人的洞察力。他曾游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泊尔、日本和中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实地考察当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独具风格的研究工作。

他的著作不是毫无生命力、株守门户的学术作品,而是都有着明确的现实关照,跨越不同学科的综合性著作。麦克法兰写过《绿色黄金》这样小切口的题目,抽丝剥茧地叙述茶叶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独特作用;也写过《现代世界的诞生》这样宏大的题目,解释英国文明发展史的特点。《日本镜中行》是麦克法兰一次长达15年的研究的结晶。书名借用了刘易斯·卡罗尔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意象,暗示自己打破成见和预设观念,重新发现日本的奇异心路历程。

大多数外国人熟悉日本,是通过它的物质文化——电子产品、新奇的饮食等等。然而真正进入“日本之镜”,会被某些异样的东西震惊。艾伦·麦克法兰进入“镜中日本”,一如踏进镜中世界的爱丽丝。他怀揣西方人的预设,却遭遇日本文化和习俗的挑战。麦克法兰如同突然踏人一个高度仪式化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神道教与棒球混合,实用主义的活动与表面上存续至今的宗教彼此交融。这样的感受更加激发了麦克法兰对日本的好奇心,他在十余年间一再探访日本,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作者: (英)迈克尔·瓦提裘提斯

译者: 张馨方

出版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3月

不少西方人对亚洲有一种新奇的向往。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曾写道,“希腊的土地小到令我室息;犹地亚的气候干燥到让我喘不过气。于是我将目光转向高傲的亚洲,魅力无穷的东方。”

西方人对东南亚的印象也大多停留在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对热带世外桃源渴望,于那里的社会发展、政治景观均不甚了了。《季风吹拂的土地》以东南亚为主题,但它又有独特的写作风格。作者以长期在东南亚的生活的经验为基底,通过亲身观察和深刻思考,反思了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的问题。所以即便众多东南亚研究珠玉在前,本书的价值也毫不逊色。作者在序言中表示,希望根据自己数十年在东南亚地区的专业与个人经验,精要提出对当地国家与社会的了解。

作者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历史的研究者,又是经历丰富的旁观者。他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曾担任BBC和《远东经济评论》记者。基于其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瓦提裘提斯在本书中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既有对不同国家社会历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又有对东南亚社会整体性问题背后复杂原因的深刻解读。

在其看来,长期以来折磨着东南亚社会的根本问题始终悬而未解。在这些国家,财富与福利的极度不平等,持续引发动荡与对立。更棘手的是,如此的不平等为宗教极端主义与冲突埋下火种。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和平共处,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上宗教最多元的地区之一。但是近年来,这样的平衡已遭破坏。

凭借记者出身所特有的犀利观察和敏锐判断,作者认为东南亚困局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精英阶层自私自利;支持东南亚社会稳定的宽容与包容关系正在淡化;外在环境也已发生改变。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美国记者中东见闻录》

作者: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译者: 傅曾仁等

出版年: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2月

托马斯•弗里德曼也是一位世界级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世界是平的》系列著作。弗里德曼本人是美籍犹太人,通晓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上世纪80年代初,曾任《纽约时报》驻黎巴嫩采访主任,根据自己在中东现场的亲身经历,写成《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全面而生动地描述了犹太国家和巴以冲突。此书英文原版至今已40年,仍是研究中东问题的必读书之一。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从西方的观察出发,见证和讲述阿以冲突和黎巴嫩内战。作者没有对中东事态进行简单陈述,也没有对阿以矛盾作学院式的解说,而是以自己的亲身考察,着重描绘身处矛盾中心的人们的日常心态和处事态度。弗里德曼利用同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获得的丰富素材,深入挖掘民族、宗教、文化、社会的深层内涵,折射出中东社会矛盾的复杂景观。

《黑羊与灰鹰》

作者: (英)丽贝卡·韦斯特等

译者: 向洪全等

出版年: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8月

丽贝卡·韦斯特女士在20世纪英国知识分子历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从1934年第一次踏上巴尔干的土地,到1936年开始着手写作《黑羊与灰鹰》,进而二战濒临爆发之际再度回访南斯拉夫寻找写作灵感,韦斯特将全部的心智空间与情感力量,都投掷在这本篇幅长达千余页,耗费其半生心血,被世人称为奇书的旅行游记文学著作。这是一位欧洲知识分子试图在危机时刻想要自我探寻答案的思想史巨著。

《黑羊与灰鹰》写成出版时,正是二战进入最为黑暗的时刻,书中对巴尔干和南斯拉夫问题的探讨触动了英美最高当局。战后英美与苏联在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保持南斯拉夫地区的统一完整成为同盟国的战略诉求,韦斯特这本著作间接成为政策制定者所详加考虑的参考。随着冷战兴起,韦斯特和他的《黑羊与灰鹰》曾从公众舞台消失,盖因在铁托的强腕统治下,巴尔干地区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南斯拉夫解体,地区民族宗教冲突再度泛起,《黑羊与灰鹰》才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而作为继承韦斯特游记精髓的卡普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依靠模仿和借鉴韦斯特著作的主旨,成为西方研究巴尔干问题的显赫人物,但两者之间不仅问题意识大不相同,在情感认同方面也有诸多偏差。

《苏联的心灵》

作者: (英)以赛亚·伯林

译者: 潘永强等

出版年: 译林出版社

2010年7月

以赛亚·伯林是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其所提出的“两种自由概念”,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论述,以及对多元主义的拥抱,使其成为自由主义思想源流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乔治·凯南曾表示:(以赛亚·伯林)“不仅仅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最重要的批判性知识分子,而且可谓俄国问题尤其是俄国文学和政治评论界的一尊守护神。”

《苏联的心灵》严格来说算不上一篇“游记”,但的确又具有某种游记的核心特征。书中最核心的几篇文章来自于伯林在苏联的亲身经历,且通过这些文章描摹出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苏联文艺巨擘的侧面像,更呈现出苏联思想界和文艺界独特的风貌,所以它或许不算传统意义上游记,但肯定是一本优秀的思想游记。

本书收录了伯林与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实录,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当时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伯林从身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他在11岁时才从俄国前往英国,并在那里长大,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俄语。而且,终其一生,伯林始终没有停止思考、阅读、聆听、谈论、写作与俄国有关的问题。

《苏联的心灵》为时人及后来者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联的心灵》堪称一部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文化史,或者至少是这段历史的某个侧面的经典诠释。

《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

作者: (法)贝尔纳-亨利·莱维

译者: 赵梅

出版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进行考察后所著,其核心是对比法国和美国制度与民情,后成为思想史上的经典作品。《美国的迷惘》以“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为副题,揭示了本书的写作宗旨:接续托克维尔的思考视域,在另一时空中观察和反思美国社会。

享有广泛声誉的《大西洋月刊》,鉴于当下美国社会已经发生太多改变,早已不是托克维尔眼中的景象,所以提出了一个项目,邀请作者重走托克维尔的考察之路。作者欣然应邀,沿着托克维尔的足迹,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沿途采访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奥巴马、莎朗·斯通、希拉里·克林顿等名人,以及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塞缪尔·亨廷顿。考察项目则触及美国社会各方面,包括旧金山的酒吧、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地、拉斯维加斯的红灯区,以及关塔那摩监狱等。

这一考察之旅的成果便是《美国的迷惘》。托克维尔考察美国后最看重的是“美国的民主”,而莱维考察美国之后,感受到的最大冲击却是“迷惘”。这既有作者自己的迷惘,也有对美国人自身迷惘的思考。就后者而言,托克维尔时代的美国人自信、鲁莽、充满使命感,而现在的美国人却对自身文化和国家认同充满了困惑。

此外,作者在书中反思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爱国主义、教会的公司化经营、重在隔绝与排斥的监狱制度、监狱的私有化、新保守主义思潮,以及非法移民等。莱维对欧美历史与文化的对比观照,对当今美国社会问题的深邃理解,都让本书成为审视当下美国社会的一本优秀而深刻的作品。

《寻路中国》

作者: (美)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出版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1月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何伟的足迹踏遍全球各地,深入观察和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并以独特视角和幽默笔触,将其记录下来刊登于报端,其在《纽约客》的系列专栏多年来脍炙人口。《寻路中国》和《江城》就是这样完成的作品。

一般将何伟的作品称为“旅游文学”,其实是一种误读。何伟的写作更接近于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写作的结合,甚至有一些人类学调查的意味。以讲述中国体验的《寻路中国》和《江城》来说,作者长期寄居中国城市,深入接触社会各路人士,对中国民情的考察细致入微,角度独特,笔下描摹的社会景观也绝非一般的旅行文学可比。《华尔街日报》就称赞何伟是“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本书是作者中国纪实三部曲之收官,讲述了他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寻路中国》有几条不同的线索:一是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聚焦于一个因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

(作者为《财经》文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