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NFT发展新机遇,中国产业界纷纷提出符合中国政策的数字藏品计划,开始NFT中国化探索之旅。
为了探寻如何更高效地走好NFT的中国发展之路,12月16日,财经·链新“看见新未来”NFT国际观察举办了以“NFT的中国之路”为话题的线上沙龙,探讨NFT与实体产业结合的意义与方向。
在本次线上沙龙中,财经·链新对话了三位嘉宾,他们分别是酷连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兼CEO、《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张彦杰,海尔衣联网品牌总监赵淑静,以及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常务理事何亦凡。另外,财经·链新还特别邀请到新加坡《华人头条》社长、出版人李礼担任沙龙主持人,与三位嘉宾一同探讨NFT的中国之路。
与会嘉宾表示,目前NFT的发展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但已初具赋能传统行业属性,基于此,传统企业将NFT技术与自身业务相结合,是NFT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张彦杰:NFT有助于农村资产确权,推动乡村振兴
酷链科技是一家聚焦于产业区块链的科技公司,该公司CEO张彦杰在沙龙中表示,目前NFT在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符合国内政策监管要求的改良尝试,而其能够解决农村资产的确权和产权交易问题,在不改变现有农村产权制度的前提下,让农村大量“沉睡”的资产变成数字资产快速流转起来,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链新:如何看待NFT中国化之路的发展状态?
张彦杰:NFT从萌芽到如今的爆发,中国化贯穿始终,有一些基本趋势蕴含在其发展过程中。
首先是NFT交易平台中融入的社交属性越来越多,这在今年尤其明显;其次,NFT在多方面尝试与第三领域相融合;第三个趋势体现在作品代替炒作,收藏品与炒作品属性的交锋,呈现出越来越考究NFT作品艺术性的问题;第四个是NFT领域中的细分垂直领域增多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粉丝经济就是其中的代表。
链新:最近关注了哪些NFT拓展项目?
张彦杰:最近我关注了一个新的数字藏品平台,叫女娲,其中就发布了一款数字村民产品,一共200个,首期发布了100个,上线后很快被抢完。我是深度收藏用户,之所以非常关注,就在于它是首个将数字藏品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的、与农村资产相“锚定”,这和国家提出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理念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做了探索。
数字村民对收藏者设计了相应的权益和义务。收藏者对于集体组织所建设的娱乐设施、项目的免费使用权、部分当地特色产品的专属折扣价,以及经营性产业的有限承租权等等,一经收藏,终身有效。其中,项目方是中国四大名牛——雪花牛——的原产地。项目方就会给相关收藏者赠送一些牛肉。同时,收藏者要定期参加由村书记组织的“村庄发展”会议,为村庄建言建策,整合资源,支持村庄发展。
这个项目之所以我会这么关注,是因为这是我的视野范围内,第一个跟中国乡村发展相结合的NFT项目,它的意义可谓是开创性的。
链新:为什么会把注意力放在NFT+乡村振兴方面?
张彦杰:目前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人才外流严重、资产资源体量大但流动性差、高度分散、农村经济组织运营能力弱,且其农村产权制度是非常独特的,让农村长期处于一个半市场化半封闭的状态,市场交易成本高,效率低,无法与外部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农民收入大多依靠种养殖、简单初加工获得收入,无法获得财产性收入,收入十分微薄,哪怕国家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也很难掘出财富之井。
变化同样体现在制度安排上,之前农村只有村委会和党支部,但近年来开始,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甚至有些在镇里、县里还有联合社和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巨大的资产,但这些资产几乎没有流动性收益。
而正如刚才上面提到的,农村资产或资源的非标化,使得农民很难享有财产性收入,数字藏品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按照我们的设想就是将其变成数字资产,在不改变产权制度的基础上,转变为可以快速流通和交易的商品,最终令农民享受到财产性收益。
从这个层面上看,数字藏品或者NFT对于农村资源、资产及其相关权益的确权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能够帮助它们快速流通,助力乡村振兴。
赵淑静:NFT与营销活动深度结合,赋能传统行业
日前,海尔衣联网旗下的宠易多联合甘道智能,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宠物行业的数字藏品,海尔衣联网品牌总监赵淑静表示,国内行业做NFT,更多是针对于年轻消费群体,这部分人科技敏感度高、乐于接受新事物。
而对于NFT发行方而言,通过NFT获取用户反馈、打造收藏价值、优化消费体验,将NFT与营销活动深度结合,是目前NFT赋能国内产业、行业的主要途径之一,也会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链新: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贵司在NFT方面探索方面的历程?
赵淑静:我们是海尔的一个生态平台,我们在做传统硬件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初提供智能硬件的单品,后面衍生出为用户提供场景,都往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路径上发展。今年年初,我们关注到越来越多大厂布局元宇宙,紧接着我们便认识到,NFT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于是,经过慎重思考,我们就率先以“宠物+NFT”方向切入元宇宙,看能否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值。
众所周知,宠物领域所面对的用户大多年轻,科技敏感度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高,所以我们就借助于NFT的营销作用,更多探寻年轻用户的需求,更具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服务方案。
链新:如何使NFT与第三领域更好的结合?
赵淑静:首先我们的探索活动就体现在NFT的设计上,我们分别就小猫、小狗的宠物形象,设立了两个IP,审美上贴近年轻人,另一个考量则是在附加价值的设置上。
当用户购买实际产品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一个NFT,也就是获得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客户来说,不管他是选择收藏还是赠送,都是他赋予NFT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紧密关注着NFT藏品的经济价值,但这目前还不能作为真正的衡量标准。
此外,当NFT作为纽带联系着用户与商户之后,不管是在线销售、用户反馈还是更多的营销活动,都能寄托在NFT上,我们还能根据用户持有的NFT数量、形象等特质,基于用户更具针对性的优质体验,与后续的营销活动深度结合。
何亦凡:NFT将带来颠覆性变革,合规性仍有待探索
有媒体说2021年是“NFT元年”,其应用场景必将从数字艺术品、数字藏品,延伸至传统古玩、潮玩、限量名品等商品,万物皆可NFT。如果这在中国实现NFT之路,就不得不提到区块链服务网络。他们是如何为万物提供NFT技术服务的?
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块链服务网络发展联盟常务理事何亦凡表示,NFT实际上是改变了整个现有的后台封闭式账户体系,使数据透明化了,监管体系优化了。
链新:请简单介绍一下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简称BSN)的基本情况。
何亦凡:BSN由国家信息中心顶层规划,并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红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建设。目前已成为全球物理分布最广、技术融合最全面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网络。
我们目前最近的一个大动作计划在2022年1月25号推出,届时我们会推出一个基于NFT的网络。BSN本身不是区块链,它更像一种特殊云,我们现在计划在BSN上打造一个子网络,名叫DDC网络。
因为一般的NFT,主要在公链上生成,但因为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管控问题,公链生成NFT并不符合国内的监管政策。所以我们就想打造一个共管共治的、类联盟链结构的、多方参与管理的NFT网络。
链新:如何看待NFT以及DDC网络存在的意义?
何亦凡:我们认为NFT是一个伟大的数据库技术,它代表的不只是物权,而是对个人信息、用户账户的一种颠覆性的新形态。从技术角度去想,它实际上是改变了整个现有的后台封闭式账户体系,颠覆掉了所有的账户信息、账户管理的方式和数据权限分配的管理,数据透明化了,监管体系优化了,在我们看来,这或许是未来十年的一个颠覆性变革。
目前DDC网络是要基于不同的技术,包括10到15条不同的链,都是联盟链形态,网络节点不仅部署在BSN上,还有不少外部节点,包括地方政府、大厂、大平台方等都能加自己的节点进去,这样的话,网络就逐渐成为一个多方共治的系统。
李礼:可以利用NFT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在听取了三位嘉宾的演讲之后,新加坡《华人头条》社长、出版人李礼表示,目前NFT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对于传统产业的赋能之路已经展开,城市管理、宠物、三农等领域皆可见其作用,这既体现了NFT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令元宇宙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国内NFT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当其合规、合法的走出国门之时,其蕴含的中国特色,背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
链新:中国NFT出海这个话题之下,能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李礼:NFT在宠物、乡村振兴、城市管理等第三领域方面的有利作用可见一斑,同样,这对于海外来说,同样是非常有特点。
就目前来看,国内的艺术品的传播还是有一定独特性的,它的种类要比海外要丰富一些。而且我个人在蚂蚁链上购买过一些卡片收藏品,其中包含古建筑的部分,非常独特,如果这部分承载着中国特色的NFT作品能够走出国门,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发展也是一种宣传途径。
链新:中国NFT出海,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李礼:我认为NFT不仅能在国内与实体经济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也能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社会发展、文化传播、社会管理、就业发展……区块链行业发展,NFT大放光彩,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抓住下一个风口的关键,也正因如此,谨慎对待NFT与第三领域结合的过程及结果,也是我们健康发展区块链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