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基金公司大手笔自购,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2022年01月27日 18:23  

本文1448字,约2分钟

市场大幅回调之际,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大手笔启动自购。

1月27日,A股继续下行。上证指数跌破3400点,创2021年8月以来新低;深证成指下跌2.77%,收报13398.84点;创业板指下跌3.25%,收报2906.76点。北向资金净卖出146.24亿元,两市下跌股票数量超过4400只。

尽管股市跌跌不休,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用行动表达了对后市的信心。截至发稿前,1月27日已有8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在近期出巨资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

出手最阔绰的是汇添富基金,将运用其自有资金2亿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睿远基金也宣布:将于公告之日30个交易日内申购旗下公募基金,拟申购金额合计不低于1.3亿元,持有时间不少于2年,其中固有资金申购部分持有时间不少于5年。

易方达基金和广发基金自购手笔亦不小,分别出资1亿元和8000万元。紧随其后的是富国基金,出资6000万元自购。此外,南方基金承诺自购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不低于5000万元,并持有3年以上。嘉实基金、华夏基金也分别自购了5000万元,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1年。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原因很多。”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认为,主要出于“营销”“维系”和“投资”三大动机。自购基金能加强投资者的信任,帮助基金维持甚至扩大份额,有利于基金的“营销”;还能“维系”基金运营,防止规模较小的基金被清退;此外,能盘活公司的自有资金,增加公司营业外收入。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绝对金额来看,基金公司自购数额占全市场基金规模比例很小,对市场影响极为有限。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一方面是在市场较为低迷的时候向投资者传达对后市的看好态度,从而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通过自购的方式将自身的利益与持有人绑定在一起,使管理人在投资运作时能够更加谨慎尽责,避免出现短期赌博式的投资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权益投资是一个长期行为,少数几个好的决策加上极大的耐心,往往比不知所以地频繁操作更能取得成功。”在池云飞看来,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投资者对基金策略的信任感,缓解因市场震荡造成的大量赎回情况,有助于基金管理同时也能帮助投资者减少因情绪造成的额外损失。

博时基金表示,随着市场的下行,风险也逐步得以释放,后续A股继续大幅下行的概率较小,大概率将延续震荡走势。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科技、先进制造、新能源等板块都将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可适当关注相关优质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展望后市,万家基金认为,随着较为极致的悲观预期逐步被市场定价,对春节后市场可以适当保持积极乐观,主要逻辑在于:

·节前部分资金出于谨慎减仓,而在节后可能会回补仓位;

·节后到两会期间是政策预期的密集期,无论宏观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有望密集出台;

·在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后,春节后有望在数据层面验证宽信用的发力,有助于扭转经济的悲观预期;

·A股多数板块在经历春节前大幅回调后,估值相比于成长性已经具备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在行业配置建议上,万家基金依然维持前期观点,短期确定性和安全边际较高的主线依然是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