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冬奥会大比拼 资本加速入局面临商业化难题

作者 |《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 编辑 | 潘西  

2022年02月13日 21:33  

本文2851字,约4分钟

“元宇宙”的风靡,带动了“数字人”的加速起飞。正在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腾讯、百度、科大讯飞、智谱AI等企业推出的手语播报数字人正在服务于千万听障用户,一场无声的“比赛”在虚拟人的手中开启。

自2021年以来,无论是抖音上走红的“柳夜熙”、小红书上走红“Ayayi”以及早已在B站出道的“洛天依”,现象级虚拟人形象带动虚拟人不断出圈,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吸引了资本和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国现有相关企业28.8万余家,5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复合增长率近60%,预计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腾讯智能产品副总裁李学朝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虚拟数字人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功能属性加强,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不过,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也坦言,当前虚拟数字人产业依然处于培育期,受到产业规模扩张与资源整合的进程相对滞后,技术还不够完全成熟且缺乏统一标准、人才供应体系不完善等制约,要实现大规模产业落地以及商业变现仍面临难题。

数字人频频亮相冬奥会 应用场景日趋多元化

冬奥会举办期间,虚拟数字人应用在手语播报领域无疑是一大亮点。

不久前,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的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从北京冬奥会起,她将全年无休,为听力障碍群体做好报道;腾讯3D手语数智人“聆语”也正忙着“加班”,成为央视频AI手语翻译官,助力提升听障人士的观看体验。另外,由智谱AI、凌云光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在北京卫视正式上岗。

值得关注的是,跟一般的中英文语言翻译模型不同,手语翻译模型在信息凝炼度和时延两个维度面临极其复杂的困难。据李学朝介绍,手语数智人具备健听人语言与听障者手语的机器翻译能力,并基于对《国家通用手语词典》的长时间学习以及腾讯多模态端到端生成模型,进行联合建模及预测生成高准确率的动作、表情、唇动等序列,可以实现自然专业、易懂度高的手语效果。

事实上,虚拟数字人伴随着CG技术、动作捕捉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也在更多、更广场景下的应用探索与实践。抖音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横空出世,发布第一条视频就登上热搜;江苏卫视元旦跨年音乐会虚拟邓丽君与周深同台歌唱,以假乱真震惊四座;“职场女性天花板”崔筱盼获得“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指出,虚拟数字人的大量涌现,是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背景而来的。在元宇宙这个无所不包的世界中,核心要素非虚拟数字人莫属,它将成为连接真人与虚拟场景的最佳手段。

刘兴亮进一步表示,不同类型的虚拟数字人核心竞争力也不一样。其中,虚拟主播、虚拟偶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谁更好看谁的舞姿更优美,需要通过技术让其细节更逼真,更生动。但是,如果是一个虚拟客服,关键在与能否真正帮人解决问题,更看重其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至于清华大学的华智冰、万科的崔筱盼这类虚拟人,比拼的是背后的算法,才能达到“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个性化呈现。

巨头纷纷加码入局  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升温,在头部科技巨头悉数入局的同时,资本也跑步入场。

目前,腾讯、字节跳动、阿里、网易、百度等均在数字人方向投资布局;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也对虚拟偶像博主进行布局和引流;蓝色光标等营销公司不断加强虚拟人领域的营销服务能力。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虚拟人”、“数字人”的相关企业28.8万余家,2016-2020年,5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复合增长率近60%,行业进入爆发期。从企业注册资本来看,超6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内;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近9成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内,63.96%的企业成立于1年内。

此外,多家相关创业公司甚至在2021年年内连续完成了多轮融资,其背后的投资机构不乏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

不得不承认,不少公司发力布局虚拟数字人产业,都不想“掉队”,失去未来的竞争力。有观点认为,进军元宇宙的第一个商业化落地风口可能就是虚拟数字人,谁能掌握这次的先机,把握机会,就能在之后取得主动权。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数字人在资本追捧的惯性之下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热度,从资本布局的前瞻性来看,未来一年至一年半之间,虚拟人产业的投资都会处于上扬的态势。

行业处于培育期  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广阔前景已经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共识,不过,多位业内人士也直言,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众多挑战。

在百度智能云AI人机交互实验室负责人李士岩看来,当下国内数字人要大规模产业落地面临三大难题。首先,数字人产业链各个节点相对割裂,不能高效协同,导致数字人在制作和调优上存在较高壁垒。其次,服务场景与演艺场景没有有效打通,演艺型数字人不具备客户所需的业务能力,而服务型数字人缺乏人设,难以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第三,满足高机动性、高频需求的成本依旧很高,这一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数字人的生产效率问题。

据他介绍,当前制作虚拟人的价格,便宜的有几万元,贵的则需要上百万元,更精细且要求高的,花费上千万元的也会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相对于真人,虚拟数字人还不具备足够的智能化与互动性,短期内恐怕较难普及,未来随着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进步与完善,能否释放出新的商业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真人带货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尚处初探阶段的虚拟主播带货似乎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虚拟人物直播带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从长远来看,卖货的核心仍然是带货能力,与二次元的偶像养成不是一码事,单纯依靠收割粉丝并不能持久下去,而是要在直播能力、产品介绍能力、带货种草能力、个人魅力等方面向真人带货主播看齐,才有竞争力可言。

“虚拟数字人未来实现增长和爆发,仍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突破。”李学朝告诉《财经》新媒体记者,行业依然处于培育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不久前,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通知里提到,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升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

李学朝进步一称,而技术和应用场景上的突破,可以让数字虚拟人有更好的技术基础,形象更加逼真,交互更自然更流畅,让各个产业的客户更愿意使用这项技术,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质量标准化问题,并能更广泛地覆盖服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