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从国家级贫困县到滑雪旅游胜地

来源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作者 | 甄敬怡  

2022年02月28日 19:02  

本文3923字,约6分钟

崇礼如何释放后冬奥红利

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中国如约践诺。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被世界瞩目的滑雪旅游胜地,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张家口市崇礼区也成功交出了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李铁与崇礼有着近20年的渊源,也是崇礼成功转型、顺利申奥的关键推动人之一。十几年前,在他的建议下,原本要发展工业经济的崇礼调整了发展战略,走上了以滑雪产业为龙头带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如今,冰雪小城崇礼面临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后冬奥时期,崇礼又该如何持续放大冬奥红利,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对李铁进行了专访。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冬奥会给崇礼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李铁:承办冬奥会对于崇礼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升级时期。随冬奥而来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品牌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跃迁等,都将会给后冬奥时期的崇礼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遇。

第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冬奥会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大提升了崇礼的公共服务资源。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崇礼成为坐拥两个高铁站的县级行政区。尤其是京张高铁通车后,崇礼正式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由北京到崇礼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下降,区位优势被充分放大。在城市建设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让城市风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更美,配套设施更完善。

第二是旅游触角的延伸。冬奥会使崇礼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北京的逆城市化旅游度假消费进一步反哺张家口。崇礼自然景观优势以及夏季避暑、秋季观山赏叶和冬季滑雪的全季旅游特性,都将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同时,借助背靠北京的区位条件优势,北京旅游消费的触角还会继续以崇礼为次中心向周边扩散,崇礼将在北京偏西北的城市中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随着北京、天津逆城市化消费进程加快,当崇礼旅游流量处于相对饱和的时候,旅游线路还会向张家口下辖的张北、蔚县、沽源等地乃至往内蒙古延伸,进而辐射带动内蒙古、河北西北部旅游的大发展。届时,崇礼将会成为环北京周边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

第三是市场要素的跟进。冬奥会的催化作用下,几百亿的投入定会带来市场要素的持续跟进。现阶段,崇礼已经实现了城市转型升级,打造“雪国崇礼、户外天堂”的城市品牌,并成为国内以至于国际著名的特色旅游小城市。实际上,崇礼现在已经成为网红打卡胜地。旅游人群的聚集,又会带动各类市场化服务业体系汇聚至此。举个例子,2000年左右我们刚来崇礼时这里只有3家饭馆,现在数量已上升至几百家。在崇礼为滑雪服务的各类配套中小企业达到近千家。同时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停在崇礼的车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来自北京。我记得前些年曾给当时崇礼县委和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滑雪场的企业家讲过一个崇礼发展的“新定位”: 崇礼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5%、夏季平均温度19度,过去河北承德曾是皇家独享的“避暑山庄”,现在崇礼则可以说是面向京津冀特别是北京城乡居民大众的“新避暑山庄”。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后冬奥阶段,崇礼进一步实现城市品牌化发展,存在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李铁:随着参与冰雪运动和享受全季旅游人数的增加,以北京为半径延伸旅游触角、扩大流量打造特色小城市和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深度休闲式度假旅游,长期内崇礼的发展不可限量。短期内要做到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尽量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以实现后冬奥最大红利。

具体而言,就后冬奥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来看,崇礼当前的发展模式尚存不足,需要摆脱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模式,迅速实现城市转型。一是由于客观的空间资源限制。崇礼山地多,可建房的空间严重稀缺,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二是因崇礼地处缺水干旱地区,房地产发展过快,会致使当地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三是纵观国内外发展较好的旅游城市,重点发展针对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酒店业地产和经营旅游服务的民宿地产。四是要通过增加旅游人口流量使城市的各类服务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而不是卖房子。以往其他旅游城市失败的案例是在最优质的景观资源旁边开发房地产,这样受益者只是买了房子的少数人,而购房者所买的住房闲置又会使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五是要鼓励各类企业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把有限的住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发展分时度假酒店,把原有的已经售出的房地产闲置时间采用租赁的方式来增加旅游接待能力等等。

短期来看,疫情确对崇礼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两年疫情使崇礼的滑雪产业面临债务风险,为之配套的上万各类就业人员和小微服务业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些企业的发展以及经营状况的好坏,均关系到后冬奥时期张家口市崇礼区政府的税收来源。为确保在崇礼实现后冬奥最大红利,当地政府应该统筹考虑疫情防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精准防控。在冬奥成功举办之后,我建议可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精神,没有必要继续采取封城措施,而应根据疫情的变化,提前开放非赛场场地。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在您看来,崇礼发展经验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型案例,崇礼能给予中国城镇发展尤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哪些影响和启示?

李铁:从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变为如今的国际化冰雪小城市,崇礼的跨越式发展既有机遇的偶然性与禀赋的特殊性,也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崇礼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背靠的是京津冀这个超级大都市圈形成的消费市场。对于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超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河北相对落后的区域发展,崇礼的区位红利和经验模式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推广价值。

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对于崇礼的发展模式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也要避免流于表面的模仿。京津冀一体化,相关城市要从区域协同发展中找准各自区域市场的分工和定位,充分利用好自然禀赋和冬奥带来的机遇。

对于崇礼来说,有赖于当地各级政府如何顺势而为制定促进崇礼发展的相关政策。最重要的是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关注崇礼发展近20年,崇礼政府的服务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崇礼历任党委和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对投资者的欢迎、对新产业的支持、对改变崇礼的热切期盼,确实在引进诸多滑雪场和各类服务型企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减小了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促进了更多的旅游服务型企业和配套的不同规模企业进驻。同时也要注意到,政府对当地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切莫各类滑雪场一哄而起,一拥而上,导致同构恶性竞争,最终致使多数企业投资失败。要更多地引进与滑雪产业相关的互补性产业。政府要注重未来的产业规划,注重投资结构的调整,注重旅游消费者更为广泛的多元化需求。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各地在借鉴崇礼的经验时,也要从制定发展规划入手,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旅游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要说明的是,崇礼的经验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几年之功,而是长达20多年政府和企业家的坚持和努力。特别是最早进入崇礼的滑雪场投资者们,他们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直到现在还在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他们为冬奥作出了牺牲,因为疫情而导致经营困难。作为政府的管理者要体谅这些企业家的艰辛,没有他们也没有崇礼的今天。如果他们失败了,更没有崇礼的明天。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您对崇礼滑雪产业的发展有什么预期?

李铁:在我看来,崇礼滑雪产业发展在几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会衰落。

冬奥效应的持续带动下,中国的冬季滑雪运动正方兴未艾。这次冬奥电视转播产生的影响力使得我国南方地区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到滑雪的魅力和视觉冲击力,将会有更为广泛的人口加入到冬季滑雪运动中来。当然崇礼是吸引滑雪爱好者的首选之地。就东亚地区冰雪运动开展好的国家来看,日本、韩国城市化率达60%以上时,其滑雪产业处于上升期。去年我国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以上人口群体扩大,享受滑雪运动的人数以及享受四季旅游人数均会不断增加,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崇礼。

崇礼滑雪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全季节旅游业的发展,还会吸引更多的旅游人口,这也是国际滑雪运动胜地旅游业开展的普遍规律。例如瑞士的达沃斯、法国的夏慕尼等滑雪小镇,每年都接待七八百万的旅游人口,而夏秋两季比冬季旅游人数还要多。崇礼距离这些地方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如何开展夏秋两季的旅游服务,形成四季旅游的产业链,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崇礼的政府和企业来说,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绿色生态的发展模式,更要重视从原来的单一冬季滑雪的深度参与度假消费旅游扩展到全季节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游。例如从年龄结构上可以从原来的中青年人口滑雪运动游,随着冬奥带来的影响力增加,开发以为主体的青少年和儿童的滑雪和夏秋山地运动游;从服务于个人的运动消费转化为服务于家庭群体的深度消费;随着我国老龄化率的提高,老人夏季休闲度假避暑有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崇礼冬季运动的消费特点已经向四季扩展。部分滑雪场从原来的滑雪服务转化为多元化的旅游特色小镇服务。随着中高收入阶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形成深度旅游的消费习惯后,伴随滑雪运动的开展和普及,更会激活传统雪场形成新增收益,进入新的发展高峰期。以滑雪产业来带动“旅游特色小城市”的深度发展。可以说,只要政策得当,崇礼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