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数实融合关键期 应向核心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研发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 编辑 | 舒志娟  

2022年03月05日 12:36  

本文1435字,约2分钟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传统产业纷纷展开数字化转型,数实融合已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所在。3月4日,《财经》新媒体获悉,在2022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拟提交多份书面建议,内容涉及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化科技成果应用与创新、打造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应急开放平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等。

马化腾表示,“数实融合”正处系统化、全方位融合的关键时期,应避免“元宇宙”、NFT等新概念投机炒作带来的金融、技术和社会治理等风险隐患。

随着技术革新,人机交互界面正在迭代,孕育着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同时数字科技企业正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得力助手,传统产业被数字化带动激活,涌现出大量新型平台和业态。

但“数实融合”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技术应用与不同行业需求的适配性不强;不同数字工具间难以打通;数字化供需难匹配,缺乏规模化对接平台;个别民生类数字应用建设效果不及预期,“僵尸APP”现象时有出现等。

马化腾认为,应以“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引导数字科技企业面向核心产业和重点领域进行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提高对“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升级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他在建议中提到,还要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治理规则,探索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引导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真正流向实体领域;总结推广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持续增加对偏远地区、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让全民共享“数实融合”成果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以及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它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马化腾在《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的建议》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且完善的生物碳泵及海洋碳酸盐泵,同时具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这三大滨海蓝碳系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互补性强,具有发展蓝碳得天独厚的优势。

结合中国“双碳”目标和大湾区的区域优势,马化腾建议,开展大湾区蓝碳生态系统基础调查与检测,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数据网络系统;同时,加强海洋协同保护管理,开展固碳增汇技术研发,重建高生物量、高碳汇型水生生物群落,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加大对蓝碳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等。

马化腾还连续三年提交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议。过去两年,他在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今年,他在《关于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中提到,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他建议,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学校硬件设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紧缺领域学科建设,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建设人才实践基地、实施就业帮扶,引导校企合作孵化农业经济领域先进技术与专利;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农村教育资源的数字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