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标准至高无上,它是一条无形的防线,守护你我的公共安全。标准更不能成为儿戏,但是在电线电缆市场上却充斥着这样一些产品,他们被业内称作是非标产品,非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3月15日,央视315第十二弹指向电线电缆安全问题,在广佛机电五金城,几十家电信电缆商家中,至少有三成以上都在经营非标电缆,其中世海电缆遭点名。广佛机电五金城是华南一带最大的五金市场,部分经营电线电缆的商家都有同一规格两种价格的线缆出售。有商家解释,非标,就是低于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价格比国标便宜10%到40%左右。
在记者询问的几十家经营电线电缆的商户中,至少有三成以上都在经营非标线缆。这些商户还表示,虽然都是非标产品,但国标该有的东西都有,可以掩人耳目。这些非标电线电缆来自于哪里呢?广东省揭阳市棉湖镇集中了很多小型的电线电缆生产厂家,在一家名为世海电缆的厂家,车间里正在生产的“打折线”。这款线缆按国标应该含有32根铜丝,但厂家只放了26根。
除了在电线电缆的铜芯上做文章,有些厂家会在外皮的材质上继续打折扣。在走访时发现,不少厂家都在生产这种打折线。记者将从世海电缆购买的三种规格的线缆送交专业的实验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打折线的电阻全都超出国标35%以上,这意味着耗电增加、容易发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些非标线缆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的PVC绝缘电缆电性试验,标准要求在2500伏特电压下5分钟不击穿。而当试验开始后,仅仅几秒钟,非标线缆就被击穿冒出了火花。
电线电缆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近年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持续开展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业秩序日趋规范,但还存在流通领域不合格问题突出、导体电阻等重要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偷工减料生产“打折”电缆时有发生等问题。
2022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通报显示,在专项抽查的30个省(区、市)2399家企业生产的2407批次电线电缆产品,其中6批次涉嫌无CCC证书生产,1批次涉嫌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检验的2400批次产品中,发现7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3%,较上次下降1.7%。对广东、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浙江7个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的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分别为5.9%、3.7%、1.9%、6.5%、6.2%、3.6%和0.8%。
在抽查时,重点对影响电线电缆质量安全的24个指标进行了检验。经检验,共有19个指标出现不合格,其中成束阻燃性能、绝缘热收缩和绝缘热延伸等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28.9%,1.8%和1.7%。抽查结果分析,出现这些不合格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的企业生产中采购使用劣质或回收的原材料;二是生产工艺不当,有的企业挤塑、交联工艺控制不符合规定;三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有的企业阻燃电缆产品缺少阻燃包带。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口碑和品牌。目前,我国市场上电线电缆的质量建设仍然需要加快。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只有持续常态化开展好对电线电缆等重点产品质量管控,做好隐患清理排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加快建立品牌培育体系,高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电线电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
(《财经》新媒体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