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出台内控准则酱酒销售控量 年份酒溢价局面或被改变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高素英 编辑 | 舒志娟  

2022年03月29日 08:46  

本文1650字,约2分钟

酱香白酒的火爆,吸引了众多资本和酒企的加入,然而受生产周期等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3月28日, 郎酒对外公布了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下称,准则)。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酱香酒必须符合准则才能生产和销售,2022年郎酒将控制酱香白酒销售,计划投放量1.3~1.5万吨。

图说:汪俊林称2022年郎酒将控制酱香白酒销量

对于制定准则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汪俊林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准则对企业的销售短期来看,未必是一个正面的影响,有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在他看来,消费者在选择酱香酒时,并不清楚三十年和五十年的酱香酒里面所用基酒的存储年限,主体基酒的比例、调味酒的年限等配比。

“以红花郎•红十五为例,可能消费者直观感觉应该是15年酱香酒,但实际主体基酒贮存是5年以上,比例不低于80%,加上了洞藏15年以上老酒调制而成。那么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内部准则时,把基酒存储年限、主体基酒所占比例,调味酒的年份都清楚地标出来。目前国家标准并没有这样要求,而郎酒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回归真实。长期来看,不管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行业,消费者都会有一个清楚地认识”。汪俊林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郎酒在准则上将其主力酱酒的配比全布公之于众,其中包括超高端酒的青云郎和次高端的红运郎,主体基酒贮存年份、占比以及洞藏酒的年份都用具体数据标出。此外,青花郎、红花朗.红十(红十五)、郎牌郎酒相应的指标都被列入准则中。除此之外,准则还对原料标准、酿制技艺等环节进行了规范。

汪俊林表示,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生产工艺,但企业可以把每瓶酒的分类和含量说清楚。因此从今年起,每年10月重阳下沙时郎酒将公布当年的储量、次年的产量、次年市场计划投放量,这样就能推算出每一年酱香酒的产量。

近年来,酱香酒从产量、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等各项指标看,在全国白酒行业占比越来越高,在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的驱动下,生产经营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不仅传统的酱香酒企业持续不断扩大产能,很多以其他香型为主的白酒企业也开始进入酱酒领域,甚至许多业外资本也以巨资投入酱酒生产。到目前为止,酱酒产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仍在发展中。

然而酱香白酒产量受到生产周期、出酒率和核心产区三重限制,高端酱酒的产能缓慢,优质酱酒将极为稀缺。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很多酱酒的真年份其实只是一种营销概念,从生产端并不能提供储能的相关数据,郎酒的做法或将改变年份酒溢价的现状,长远来看将对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他表示,目前酱香酒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但并没有要求标注酒体的配比。市场中有风格年份、酒体年份、基酒年份、瓶储年份等多种年份酒,而白酒协会对各种年份酒有一个加权算法,但像郎酒这样把所有酒体的比例纳入企业产品内控准则,并向消费者公布的企业在行业还没有。

“因此郎酒的底层逻加是投粮标准、产出量、入库量、酒体配比等数据都将有迹可循,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倒逼相同价位的酱香酒向消费公布基酒的年份配比等相关指标,一些在基酒配比没有优势,甚至没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蔡学飞说。

汪俊林透露,今年10月份郎酒酱香白酒储酒将达到17.5万吨左右,全年生产酱香白酒4.5万吨左右,明年公司预计生产酱香白酒5.5万吨左右。到2026年底,郎酒酱香酒储酒将超过30万吨。

“按照每年公布的储酒量,根据储酒年份,可以核验当年投放到市场上酱酒的数量。”汪俊林说,郎酒没有一瓶贴牌酒。为了保证市场良性、价格稳定,作为市场投放量的即时管控标准,不压货,不透支市场。

对于业界关心的上市进展,汪俊林表示,已经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做完相关的工作,去年产能5.5万吨,销售回款150亿,目前现金流很好,企业并不缺少资金,上市也是为了企业更规范更长远的发展。

蔡学飞认为,郎酒出台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一方面能够提升产品的溢价,另一方面从供需角度来看,不会出现业绩的大幅波动,这可能是其上市后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