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否跻身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作者 | 姜喆 编辑 | 门国锋  

2022年04月20日 10:54  

本文2697字,约4分钟

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构建,赋予青岛打造都市圈、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更大责任。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通过产业辐射和资源共享带动毗邻城市的发展,让“城市群”“都市圈”应运而生。

从山东半岛城市群到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青岛“出圈”的愿景逐渐明晰。在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青岛发展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构建,赋予青岛打造都市圈、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更大责任,必将进一步推动青岛当好龙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共有五个,分别是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以及西安都市圈。武汉、郑州、济南等城市也跃跃欲试,想要争下一张“国家级”都市圈的入场券。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竞逐之中,青岛能否凭借自身优势跻身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五城跻身“国家队”

“都市圈”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是承载发展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依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提高1小时通勤圈协同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

3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西安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五个都市圈。

与“城市群”相比,都市圈范围相对较小,发展都市圈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方向。纵观“国家级”五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同时覆盖江苏、安徽两个省份,肩负着推动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任。福州都市圈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福州都市圈辐射引领整个福建省的发展,将海峡西岸地区打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成都都市圈是国家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也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辐射西南地区,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重任。长株潭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株潭都市圈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探路,推进中部崛起具有深远意义。

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中提出,西安都市圈肩负着“提升都市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从五大都市圈来看,晋升为“国家级”,经济综合实力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地理位置和战略定位至关重要。五大城市均为省会城市,涵盖了沿海、中部以及西部等区域,肩负着对所在城市群的龙头引领作用。

得到国家批复的都市圈,意味着有望凭借国家战略的东风,为发展按下“快进键”,身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青岛也迫切期待能够实现“出圈”。不久前落幕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中明确“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奋力谱写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立足新时代,锚定新目标,青岛提出打造都市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构建中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当好龙头,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青岛期冀“出圈”

从青岛自身条件看,城市经济总量已经跨过1.4万亿元,人口迈过千万大关,制造业基础雄厚,开放程度高,叠加众多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强势赋能,城市能级和区域辐射能力具备肩负起引领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使命担当。

当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布局,划分为三个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其中,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龙头,包含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个市。比起其他两个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2021年胶东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34534.76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1%。

2021年7月17日印发的《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发挥青岛海洋经济领先、智能制造发达、金融服务集聚、开放程度较高等特色优势,建设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辐射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引领胶东经济圈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在中国的城市群布局来看,胶东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是无与伦比的。”青岛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冷静介绍,胶东经济圈既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节点”。同时,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韩自由贸易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战略在此叠加。

尽管如此,胶东经济圈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冷静表示,胶东经济圈处于中国区域经济的洼地,北部有京津冀经济圈、南部有长三角经济圈,两大经济圈坐拥国家战略,处于两个较为强势的经济中心之间,如果发展跟不上,可能会成为两大强势城市群的附属城市群。因此胶东经济圈必须要有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才能真正挑起山东发展的龙头。

这也是青岛迫切需要一张国家级都市圈“入场券”的重要原因。

随着都市圈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地都市圈建设明显按下加速键。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到“国家级”都市圈的竞逐之中。湖北提出武汉都市圈要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全国重要增长极。河南提出要把郑州都市圈放在国内主要都市圈来定位,郑州都市圈由原本的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新纳入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四座城市,全面提升郑州都市圈的规模体量。

与青岛同属省内“双子星”的济南,在最近刚刚落幕的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中明确要“推动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崛起成势”,以“1小时通勤圈”为半径,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都市圈,省会济南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多年来,由青岛、济南奏响的“双城记”,或将向着构建多城协同的都市圈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