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书了解美国堕胎之争

作者 | 臧博 编辑 | 何刚  

2022年07月03日 18:53  

本文6280字,约9分钟

熟悉美国最高法院历史的读者都知道,罗伊案其实从判决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在美国社会,支持妇女堕胎权的“选择派”和反对妇女堕胎权的“生命派”多年来争持不下,早已将这一问题从法律领域扩展到了政治纷争,不仅造成美国社会深刻裂痕,甚至也成为历次美国大选的核心议题之一。

近日美国大法院推翻存续快半个世纪的“罗伊诉韦德案”(下称“罗伊案”)判决,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轩然大波。最高法院的这一决定对美国政治、社会、法律、文化方面的持久影响,将会在未来逐渐显露。本期书单选入七本关于堕胎问题及相关争议、多领域回响的图书作品,有助于读者更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一复杂议题。

此案涉及多个舆论场域,这包括伦理道德、宪政原则、医学原理和宗教教义。具体到案件本身,其核心争议是胎儿生命权与妇女隐私权的冲突。

熟悉美国最高法院历史的读者都知道,罗伊案其实从判决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判决公布后,支持妇女堕胎权的“选择派”和反对妇女堕胎权的“生命派”多年来争持不下,早已将这一问题从法律领域扩展到了政治纷争,不仅造成美国社会深刻裂痕,也成为历次美国大选的核心议程之一。同时,此案从判决到被推翻,也会对世界各国的相关立法和判决造成冲击。

欲探讨罗伊案和堕胎之争,首先要洞悉美国最高法院的运作规律,及其与政治纷争之间的复杂关系。相关著作汗牛充栋,《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和《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最高法院》是其中的代表性力作。

《九人》叙述了1990年至2007年间,在堕胎、民权、政教关系等议程上,最高法院内部的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图宾通过采访现任大法官与75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形式,生动呈现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派别与判决意见间的关系。

《九人》也以雄辩的证据表明,最高法院无法超脱于政治。本书涵盖的时段内,美国最高法院已经承受着保守主义势力的冲击,这或许可以视为当下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判决的远因之一。

《风暴眼》重新审视最高法院的历史足迹,告诉读者这个机构并不是“最不危险的部门”,而是深陷于塑造美国政治与社会的权力斗争之中,成为政治争议的“风暴眼”。大法官们竞相施加影响,最高法院本身也受制于社会上更大范围的权力斗争。

全书开篇就讲述了罗伊案这一引发美国社会分裂的妇女堕胎案始末。奥布赖恩极为详尽地叙述和分析这个案件,不仅仅是因为该案影响深远的后果,同样也是因为该案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最高法院内部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之间的争论。

德沃金则从胎儿生命权,堕胎与道德的关系,以及限制堕胎的主流理由是否正当等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堕胎之争的论述。德沃金的观点分散在多部著作中,较为集中探讨这一话题的是《生命的自主权:堕胎、安乐死与个人自由的论辩》。关于胎儿是否享有生命权,德沃金主张,把胎儿视为和美国公民一样的人,或者在受孕时就产生灵魂,只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一种观念。

至于堕胎与道德的关系,德沃金认为,堕胎在道德上的对与错取决于其动机。他指出,在两种情况下,堕胎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一是如果孩子出生后,在可预见的情况下,未来的生活将会遭遇种种挫折,在体力、智力和感情生活的能力都与常人有着一定差距;第二种是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孩子的出生可能会对他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例如对于母亲。同时,如果国家禁止一种重要的自由的唯一理由是保护某种具有宗教性质的超然价值,那么国家的禁止就是不正当的。

最高法院作出罗伊案判决的年代正是女权主义思想盛行之时。彼时最高法院内自由派法官“将能动主义发挥到极致”,取得一系列突破:打破种族隔离、倡导言论自由、维护妇女权益等等。罗伊案判决为女权运动的发展增添了巨大推力。《金色笔记》是此期与波伏瓦《第二性》齐名的作品,用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描摹出了妇女的心灵图景,促成一代女性觉醒。此书虽然不直接关联堕胎之争和罗伊案,却是它们得以成立的时代背景的催化剂之一。

《右派国家》和《分裂的美国》描述的美国社会,可以视为与堕胎之争社会政治背景的另一侧面。美国保守主义势力多年来一直是堕胎的坚定反对者,他们的影响力日渐高涨。如今罗伊案判决被推翻,美国右派的长期鼓噪想必是重要推力之一。

《右派国家》告诉我们,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一股隐秘的中坚力量,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这个国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一场划时代的政治转型已在悄悄发生。本书旨在条分缕析呈现,保守主义何以在美国取得这样的进展;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美国政治传统,展望美国政治新走向。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
作者: (美)杰弗里·图宾著
译者:何帆译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版年: 2010年4月

 

杰弗里·图宾,1986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担任过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联邦助理检察官。凭借多年从事法律时政分析工作的经验,图宾对几十年间美国的法政要闻、司法内幕如数家珍。他还担任过《纽约客》杂志职业撰稿人,CNN资深法律评论员,是美国最出色的法律记者之一,著有一系列法律题材畅销书。除《九人》之外,另有畅销著作《誓言:白宫与最高法院》。

美国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一向保有几分神秘感。《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叙述了1990年至2007年间,在堕胎、民权、政教关系等议程上,最高法院内部的观点交锋与立场变化的历史。图宾通过采访现任大法官与75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形式生动呈现伦奎斯特、奥康纳、罗伯茨、肯尼迪、斯卡利亚等大法官的个性、理念与成长经历,阐释了大法官们的个人偏好、政治派别与判决意见间的关系。创作本书时,图宾尽力保持了客观中立,但仍然透出自由派的倾向。他担心最高法院加速右转,却也深信决定最高法院走向的,将是美国民众手中的选票。

作者关注和写作的时间段下限是2007年,去罗伊案已颇为久远。但这个案子在本书关注的时限内,也经历过重重挑战。更重要的是,本书对美国最高法院从大是大非到毛细血管层面的分析,呈现了大法官们的决策过程,以及最高法院的运作规律,有助于我们了解堕胎问题在法律层面的论辩逻辑。此外,《九人》也以雄辩的证据表明最高法院无法超脱于政治而存在。本书涵盖的时段内,美国最高法院已经承受着保守主义势力的冲击,这或许可以视为当下最高法院推翻罗伊案判决的远因之一。

《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最高法院》
作者: (美)戴维·奥布赖恩著
译者:胡晓进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年: 2010年1月

 

研究美国最高法院及其与美国政治关系的著作汗牛充栋,但本书是最畅销、最受欢迎的一本,被美国各大学法学院用作宪法类教科书。本书及麦克洛斯基的《美国最高法院》,劳伦斯·鲍姆的《最高法院》,成为美国最高法院相关教科书的三大经典之作。作者行文流畅,研究水准精湛,掌握和梳理了大量一手文献档案,且在书中揭露了美国最高法院的不少趣闻。

作者认为,大法官们在政治层面上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还要大于美国总统。但最高法院似乎一直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著称于世。作者奥布赖恩不仅是知名宪法研究专家,更亲身目睹过最高法院的运作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他曾以司法研究员和研究助理的身份,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行政助理办公室工作过两年。

利用这些宝贵的积累,他在本书中爬梳钩沉,通过生动细节和厚重理论积累,重新审视最高法院的历史足迹,告诉读者这个机构并不是“最不危险的部门”,而是深陷于塑造美国政治与社会的权力斗争之中,成为政治争议的“风暴眼”。大法官们竞相施加影响,最高法院本身也受制于社会上更大范围的权力斗争。

全书开篇就讲述了罗伊案这一引发美国社会分裂的妇女堕胎案始末。奥布赖恩极为详尽地叙述和分析这个案件,不仅仅是因为该案影响深远的后果,也是因为该案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最高法院内部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之间的争论。罗伊案之后,支持妇女堕胎权的“选择派”和反对妇女堕胎权的“生命派”,在全美上下掀起了一场至今仍未有穷期的政治斗争。

《风暴眼》不仅重现了大法官之间的斗争,更毫不隐讳地刻画最高法院与国内政治对手的斗争。奥布赖恩从一向被认为是中性的宪法判决入手,通过讲述和分析最高法院处理具体案例的基本考虑和方式方法,表明最高法院也是一个政治性机构。

《金色笔记》
作者: (英)多丽丝·莱辛著
译者:陈才宇等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版年: 2000年8月

 

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记录。在莱辛创作的那个年代,《金色笔记》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不仅表现在小说结构上,还表现在出版后引发的长远回响。

全书不分章节,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该故事题为《自由女性》,主人翁是安娜·沃尔夫。故事似乎是连贯的,但作者把它分割成五部分,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通过这部“跨国度的百科全书”,莱辛描摹了一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

本书出版于1962年,顺应了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权利意识觉醒,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女性主义学界,是波伏瓦的《第二性》和莱辛的《金色笔记》将世界女权主义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也构成罗伊案所处时代的舆论大背景。

本书译者在译序中表达了对《金色笔记》女权诠释的看法,认为仅限于《自由女性》部分而将莱辛定义为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并不妥当,因为莱辛本质上是一个女权主义悲观论者,“自由女性”在她笔下只是一个反语。

译者的评论限于文学领域自有其道理,不过文学艺术作品都免不了与大众产生互动,会催生不同的诠释和理解,即便相去原作者本意甚远也无可厚非。事实上,《金色笔记》出版后被认为深刻描述了女性独立意识及其生存困境,被誉为“在整整一代年轻女性的脑海里打下了印记”。

《右派国家:美国为什么独一无二》
作者: (英)约翰·米克尔思韦特等著
译者:王传兴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版年: 2014年3月

 

两位作者均供职于《经济学人》杂志,具备媒体人犀利而具前瞻性的视野。他们秉持独立于两党之争的超然立场,探索美国保守主义发展历史,备述从麦卡锡时代到小布什时代的右派运动性格与走向,分析右派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如何重塑了美国政治系谱。

作者进而指出,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一股隐秘的中坚力量,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这个国家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一场划时代的政治转型已在悄悄发生。本书旨在条分缕析呈现,保守主义何以在美国取得这样的进展;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美国政治传统,展望美国政治新走向与趋势。一如作者所说:想了解美国,必须首先了解右派国家。

《右派国家》的核心是人类学研究,尝试站在尽可能客观的立场上描述何处是保守美国的起源,什么是保守美国的信仰,保守美国又在乎些什么。两位作者论述,右派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主导着美国政治。共和党在选举上的成功引人注目,右派也在形成美国政治气候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共和党只是美国右派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右派所隐藏的力量在于其保守主义基础。

美国拥有一场充满生机且独一无二的保守主义运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保守主义者,这些人主宰着这个世界最强国家的两大政党之一。每个州都在夸耀本州那些为赞成持枪权、反对税收和堕胎而战斗的组织机构。而许多美国人虽不是这场保守主义的运动成员,但也很开心地拥抱“保守主义”这个标签。他们喜欢视自己为畏惧上帝的爱国者,不喜欢大政府,并且在犯罪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上态度严厉。

《分裂的美国》
作者: (美)马克·里拉著
译者:马华灵等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年: 2022年4月

 

人文主义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整合了西方社会,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对人文主义发起挑战。哥伦比亚大学思想史教授马克·里拉在本书中反思了当下美国族群、性别等问题严峻,社会认同陷入分裂的困境,批判精英伪政治的实质,批评了年轻人陷入狭隘排他的身份意识。里拉借此书呼吁他们重新定位自身的思想与实践,真正实现全体公民的平等与团结,明确作为公民彼此负有的义务,从而纠正美国当下的政治道路。

在作者看来,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施政纲领充满了希望与变革,所以他们能当选和连任。但即便如此,国会中的共和党人也自信满满,最高法院又倾向右翼,并且共和党掌控的州政府数量逐步占据多数,这些几乎时时刻刻都在阻挠着他们。这些总统竞选获胜,却无法阻止或者延缓美国的公共舆论向右转。里拉将美国这一思想图景缓慢但不可忽视的转变,称为自由主义的大撤退。

原著写作于特朗普时代,马克·里拉讲述了关于身份政治运动失败的洞见。里拉在本书中指出当下美国自由主义的困境,认为美国自由主义失去了灵魂。世界动荡不安,政治极化甚嚣尘上,个人主义的强化、族群差异的分歧、自由政治意识的退却,终致美国自由主义运转不灵。

《生命的自主权:堕胎、安乐死与个人自由的论辩》
作者: (美)罗纳徳·德沃金著
译者:郭贞伶等译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版年: 2013年3月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书,也是一本有关人与人之间相待关系的书。就实际例子来说,这本书和当代两项争议最激烈的议题有关:堕胎和安乐死。《生命的自主权》所受到的批评和关注,大多是因有关堕胎的论点所引起。

胎儿是否享有生命权,一直是伦理学和法学理论上争论不休的话题,主要体现在堕胎与反堕胎的争议中。德沃金主张,认为胎儿是美国公民一样的人,或者在受孕时就产生灵魂,只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一种观念。

至于堕胎与道德的争论,德沃金认为,堕胎在道德上的对与错取决于其动机。他指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堕胎是表现出了对于生命的尊重,一是如果孩子出生后,在可预见的情况下,孩子未来的生活将会遭遇种种挫折,体力、智力和感情生活的能力都与常人有着一定差距;第二种是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孩子的出生可能会对他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例如对于母亲。同时,如果国家禁止一种重要的自由的唯一理由是保护某种具有宗教性质的超然价值,那么国家的禁止就是不正当的。

《不存在的孩子:19-20世纪堕胎史》
作者: (法)让-伊夫·勒纳乌尔等著
译者:高煜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年: 2015年2月

 

《不存在的孩子》从社会发展、人口变迁以及女权运动等论题出发,深入探讨了法国19世纪至20世纪堕胎问题的发展历程。作者汇集各方人士观点,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持不同文化立场者对堕胎问题的迥异看法。通过对这一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伦理问题的特殊事件的全面讨论,再现了当时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状况。

从人类文明诞生那天开始,堕胎就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或个人选择,更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伦理的事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对堕胎的观点和立场逐渐发生各种转变,并因立场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从而衍生出绵延不绝的争论。

堕胎问题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是被禁止或抨击的行为,直到20世纪的后几十年,妇女有权处置自己身体的原则才终于被人们接受,与此同时,风俗的深刻自由化也促使个人权利战胜了宗教、社会、国家和家庭方面的考虑因素。因此,作者认为堕胎并不是一个非历史的对象,它的历史是复杂的,尤其是涉及当代时更为复杂。

本书主要考察欧洲的堕胎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堕胎议题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流变轨迹,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事实上,如果用长时段的视野来考察,法国和欧洲在堕胎问题上的争议历史,与美国社会几乎保持了同步。

 

(作者为本刊文化编辑;编辑: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