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还有想象空间吗?

《财经》杂志 文 | 《财经》记者 辛颖  编辑 | 王小  

2022年07月04日 15:38  

本文3366字,约5分钟

由患者提供病例证明才可线上复诊,增加了互联网医疗的获客难度

图/IC

 

一份文件落地为互联网医疗下半场的赛道划清了红线。

2022年6月,《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下称《细则》)正式公布,将互联网诊疗纳入整体医疗服务监管体系。

《财经·大健康》从卫健部门了解到,文件在3月已下发各地卫健委,陆续筹备执行。这份被誉为史上最严的互联网医疗监管细则,延续了此前卫健部门的监管方向,并为政策执行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条款。

不过,此次文件落地并没有引发太大的水花,原因在于文件出台过程中,已经多次在行业内征求意见,掌握到政策风向的企业已做出布局调整。

“最主要的调整,是在线上首诊被明确禁止后,主要扩大发展在线健康咨询业务,由此在线问诊的业务占比也就相对缩小了。”一位头部互联网企业人士介绍,这算是产业和监管层面达成的一种默契,目前只做咨询,没有明确开处方和诊断的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健康咨询。

也就是,之前随便上传一张照片到线上平台,能开出的处方药,现在必须上传处方证明是复诊才可以开药。“我们看到很多平台已经开始规范化了。”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他2021年代表行业数次参加了监管细则的起草会和研讨会。

政策划定界限后,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以专心寻找盈利模式,毕竟互联网医疗企业少有盈利者。微医连续三年亏损将近80亿元,递交招股书后IPO无疾而终;腾讯、红杉资本等11家知名投资机构关注的圆心科技,连续四年亏损达约13亿元;连续两次申请港股上市的叮当健康,四年亏损近29亿元。

谁能最先找到出路?

 

“首诊”梦断

在《细则》征求意见阶段,有企业向监管部门明确提出, “希望尽快放开互联网医疗首诊。”

在线首诊一度是平台型互联网医疗最大的潜在增长空间。然而,此番文件落地,让线上平台彻底对首诊死心。

皮肤科曾被认为是距离线上首诊最近的。

一位从2015年开始从事互联网诊疗的皮肤科医生发现,由于儿童皮肤病的发病率远比成人高,线上问诊需求很大,“大部分的皮肤病都是比较简单的常见病,就那十几个病种,通过患者上传图片基本可以判断病况,如果遇到存疑的复杂情况会建议患者去线下医院”。

上述皮肤科医生在华北地区四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宝妈”之间互相介绍,使他有了稳定的线上问诊量,他用了近四年树立口碑。他自嘲是一位典型的三无医生,“没有名校背景,没有博士学历,没有高级职称,即便是放在那些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上去,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反而在一些较小的、能严格评审医生质量的平台,才找到发展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也和同行探讨过放开线上首诊的可能性。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首次提出“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并指出要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

国家卫健委却从未对线上首诊松口。自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曾接连印发三份互联网诊疗相关文件,明确界限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只能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

新出台的《细则》则明确了,患者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

上述皮肤科医生的业务,一直被线上平台定义为“咨询”,而不是“诊疗”,不能直接开处方,他会建议患者用什么药,“告诉患者药品的化学通用名,然后按照进口、合资、国产药的顺序都介绍给患者,同时配上药品在网上的截图”。不过,他不会告知买什么品牌、在哪买。

这位皮肤科医生知道如果严格要求,他和患者的沟通仅被定义为“咨询”可能会存在问题,“如果严罚,那么大家都不会做了”。

一些平台将“诊疗”和“咨询”的尺度交给医生自己去把握。“原来禁止在线首诊可能埋在医生在线问诊要签署的各种协议中,现在不仅这一条款的位置要提前,而且会多次弹出提醒医生不能在线首诊。”一位上市互联网医疗企业高管介绍。

不过,考虑到患者在线健康咨询的实际需求、严格检查需要的人力成本等因素,多位业内人士仍认为,在保证咨询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监管部门仍会为在线健康咨询留有足够的空间。

 

AI业务要收缩?

有网上问诊或者购药经历的患者,可能感受过在线医生开方的速度之快,后台AI(人工智能)发一些如“此前是否在线下确诊”之类的基本问题,患者填好选项提交后,立刻就能得到“医生”开出的处方。此次《细则》禁止此类行为。

《细则》明确了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并且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告知《财经·大健康》,从没有AI问诊业务。布局AI业务是用于辅助医生治疗、管理患者、分诊等业务。

AI可以帮助平台节约人力成本,且更高效快捷,是留住“客户”的一项优势。

上述头部互联网医疗企业人士介绍,之前研究过皮肤病AI辅助诊断系统,尚未应用。这类产品在线下医院也多有布局,但线上场景更为特殊,由于此前《细则》征求意见稿发布阶段就明确了监管趋严,团队立即决断放弃这一部分业务。

有一些平台的AI功能对医生有帮助作用,大平台的医生来自全国各地,水平参差不齐。上述皮肤科医生称,AI会明确提示医生某些营养类药物对治疗收效甚微,或者开药剂量应适当调整等。

医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智能审方之外,人工审方一直都有,监管细则出台是清退了一些不太规范的平台。”

AI辅助诊断在平台业务逻辑里是赋能给医生,主要是为医生提供一整套患者管理工具,比如智能审方系统、电子病历以及各类可视化报告,提升医生管理患者的效率。

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也认为,《细则》对于合规、提供严肃在线问诊医疗服务的平台是一种利好,体现了清晰、完善、合规、平衡的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舒婷表示,考虑到各地区发展速度不均衡,《细则》在划定底线和红线的同时,各地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促进互联网诊疗健康发展。

 

在线医生降级?

“一些平台的业务可能要有所收缩,更加规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公室主任卢清君分析,对绝大部分公立医院来说,业务才刚刚开始,《细则》明确了发展的方向。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审批设置1700余家互联网医院,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

《财经·大健康》了解到,一些公立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后,严格限制医生在其他平台兼职问诊,在一些平台出现主任医师减少了20%,只能开始推同等医院的主治医生。

线上平台也开始寻求公立医院合作。微医相关负责人介绍,微医的医生有极大比例来自医院的整体合作上线,以及区域健共体落地,这两种合作方式公立医院、政府主管部门是鼓励的。

并不是每一家公立医院都在强力推线上问诊。“科室里的年轻医生每月也有近两万元的收入,每个月互联网医疗平台收入五六千元,自己医院的线上问诊既没有量,也不挣钱,没人愿意做。”上述皮肤科医生说,大家排线上值班,多数是为帮医政科完成任务。

海南省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显示,在58家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中,真正有效运营的不到10%,其余90%以上处于“建而不用”的僵尸状态。

即便是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2021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上述皮肤科医生了解到,有一些线上线下业务结合较好的小平台盈利情况还不错,但是平台一旦要做大,增加冗杂的行政成本、扩展业务,很多企业就亏损了。

上述上市互联网医疗企业高管认为,严肃的互联网医疗必须要接受这是一项薄利业务,如果想要通过医疗和其他业务的绑定来快速挣钱,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至于适合中国市场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业内还给不出明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