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小米等接连回购股票 硬科技成科技公司未来发展关键

作者 |《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文 编辑 | 潘西  

2022年10月10日 16:50  

本文2263字,约3分钟

中国科技公司在近日掀起了回购潮,引发市场热议。截至10月9日,腾讯控股(00700.HK)年内累计回购次数已达71次,回购金额219.76亿港元,刷新港股今年回购金额的最大值。除腾讯外,小米集团、京东健康等也在加码回购股票。

多家科技公司频繁回购股份的背后是股价的低迷。腾讯股价从今年2月起,除了在8月小幅反弹后,一直呈下滑趋势,而小米、京东健康的股价相比发行价已经分别跌去46.59%、33.4%。

在业内看来,科技行业因为反垄断叠加市场不确定性因素,相关公司股价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企业接连回购股票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推进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另一方面,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让资本市场吃上“定心丸”。不过回购能否真正提振股价,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将有助于未来股价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市场震荡股价下跌 科技公司扎堆回购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截至目前,港股市场已有超200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640亿港元,已远超2021年全年。回购的公司中不乏热门股,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京东健康、海尔智家等。

10月7日,腾讯控股公告称,当日共耗资约3.54亿港元回购130万股股份,回购价为每股270.4港元-273.8港元,这是腾讯控股连续34个交易日回购。同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于当日在港交所回购270万股,共耗资2463.82万港元。近三个月小米集团累计回购1.12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45%。

除腾讯、小米外,京东健康公司也于10月5日斥资506.34万港元,回购10.58万股公司股份,年内累计回购298.9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09%。

包括腾讯、小米等在内的公司如此高频率和强度的回购,引发了市场对其回购动机的猜测。有观点认为与其股价走势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腾讯股价从今年2月起,除了在8月小幅反弹后,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10月10日港股收盘,腾讯股价为263.8港元/股,下跌2.51%,市值2.53万亿港元。

而小米、京东健康的股价相比发行价已经分别跌去47.53%、39.78%。其中,小米股价10月10日跌破9港元,报收8.92港元/股,创上市以来新低。

对于回购动机,腾讯相关人士在接受《财经》新媒体记者采访时虽然没有正面给予回答,但是从腾讯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中可以发现端倪,腾讯高管表示,目前腾讯的股价和投资组合价值被严重低估,有大量弹药继续回购。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多家港股公司回购股票,腾讯等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总体上是市值管理行为,主要是向投资者和市场传递股票价格被低估的信号,有利于支撑市场信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郑磊也持相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港股整体降幅较大,一些上市公司认为股价已经低于预期价格,回购部分股票作为库存股是合理的投资决策。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因去年下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且累计跌幅太大,包括腾讯、小米等在内的公司通过回购自己的股份来提振市场信心和维护股价。

在他看来,造成股价下跌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受美元加息和流动性回流的影响;另一方面港股与美股存在连通器效应,加之不少港股企业本身的业绩下滑与增速下降,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从年初到年中,美股金龙指数出现大规模震荡,短期内甚至出现同一国际机构对同一中概股短期反复沽空沽多的场景,一时间中概股估值锚定体系被全面打破。而市场震荡造成了情绪恐慌,在美股市场与H股市场之间反复激荡,导致H股科技板块也追随金龙指数波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指出,上述两大客观原因激发了相关企业不得不采取主动策略来维护股价,只要估值锚定体系还不稳定,投资者反应依旧过度,这种回购需求就会继续存在。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发展硬科技成行业趋势

在科技股普遍下跌的当下,回购股份真能提振股价?

财经作家、澳大利亚资深注册会计师谢宗博认为,股票回购可以作为公司市值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实现稳定公司市值的目的。如果公司自身经营状况不佳,缺乏竞争力,就算强制实行股票回购,也难以提振股价和市值。提振股价的核心应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创新能力、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提升。

事实上,部分科技公司已开始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拟通过持续创新来抢占硬科技的未来制高点。

数据显示,阿里巴巴2022财年研发投入总额1200亿元;腾讯Q2研发投入达150.1亿元,同比增长17%。2019年以来,腾讯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累计超过1516亿元;百度的研发投入连续7个季度占百度收入比例超过20%。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也是小米从前两年就提出的中心思路。数据显示,2022年Q2小米研发支出38亿元,雷军称未来5年研发投入要超1000亿元。

从研发的方向来看,阿里面向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腾讯则是构筑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音视频、安全等自研产品矩阵;百度偏向AI和自动驾驶;小米除了手机等产品之外,在造车、人形机器人产业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其中,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组建超过500人的研发精英团队,并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战略。

在业内看来,随着传统业务营收陷入增长瓶颈,企业需要尽快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而硬科技无疑就是这条曲线的最佳选择,也是他们穿越周期,创造长期可持续价值的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