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十五年磨一剑

《财经》杂志 文/《财经》记者 孙爱民 编辑/张燕冬  

2022年10月24日 13:47  

本文6197字,约9分钟

产业创新集群与地方政府的服务型理念,合力助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腾飞。而园区经济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法宝。苏州已经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两冀带动”、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集聚的“1+N”生物医药布局。然长远、持续的繁荣,需要领军人才的集聚、基础研究的突破以及政策机制的配套

生物医药产业,无疑是苏州继苏绣、苏州园林、苏菜以及昆曲之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之一。

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新药研发领域的腾飞,发端于约十年前的海外研发人员回国潮,尤其是2015年开始的药政改革带动创新与资本竞相涌入,而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布局始于15年前。

以2007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开园为起点,至今,苏州已集聚3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30家上市公司,仅2021年就有11家成功完成IPO(首次公开募股)。

2021年,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2461.2亿元销售收入,2002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成为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之后的第三大产业,集聚了惠氏、礼来、强生等著名外资企业,吸引了恒瑞、药明康德等国内龙头企业设厂,培育了信达、盛迪亚、开拓、基石、康宁杰瑞等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

园区经济,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法宝。苏州已经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两冀带动”、多个特色产业园区集聚的“1+N”生物医药布局。

各个园区基于自身发展基础,发展优势产业、各有侧重,实现整体产业协同。其中,BioBAY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一;高新区聚焦高端医疗器械与生物药,吴中区聚焦检测服务与中医药等。

生物医药是创新驱动的产业,同时也是受资本市场、政策监管影响最大的产业。从2022年初开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开始“挤泡沫”,同时,全国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开启了抢项目模式。

已经站在高海拔产业高原上的苏州,是如何十五年磨一剑的?又该如何让生物医药成为永不降温的产业地标?

 

把创业者“扶上马”

2007年,童友之应邀回国,参加一家中国本土药企的新药研发分享会。彼时,他正在美国Angion药业公司担任副总裁。

分享会后的参观,令童友之产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他参观的那家企业,硬件非常完备,实验室里放着几十台高效液相色谱仪,这与注重节约仪器的美国实验室形成了对比。

在与国内制药同仁多次沟通后,童友之发现,虽然国内一些企业配备了不错的设备,但缺乏自主研发项目,对于如何做创新药也普遍缺乏概念。2007年的中国制药行业,还是一派仿制药制霸全行业的景象,创新药研发凤毛麟角,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民众对于健康的刚性需求,预示着一个庞大的新药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2008年,童友之辞职回国。第二年,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开拓药业,专注创新药研发。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领域,跌倒在三期临床与上市审批阶段的项目比比皆是。平均需要十年时间、10亿美元的长周期与强资金特点,更是让资本望而却步。

2020年,苏州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起融资事件发生,平均每起交易金额1.38亿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94.27亿元。可2007年的苏州,是另外一幅景象。

当时正值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加之国内创新药的创业投资环境远未成熟,缺政策、缺资金、缺人才,童有之的创业非常艰辛。创业之初,童友之与合伙人出资完成了实验室装修、试剂购买和员工招聘。为了确保下个月能揭开锅,开拓药业不得不刻意放慢实验的脚步,让员工不那么忙。做得越快,钱就会烧得越多。

即便如此,公司还是出现了资金危机,童友之抵押了自己的房子,从银行贷了100万元发工资。很快,公司账上又没钱了。“苏州市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看到公司比较危难后,伸出了援助之手。”开拓药业副总经理沈菊平说,“正是这种前瞻性的眼光,让我们成功度过了危难。”

熬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开拓药业同国内数千家生物制药公司一道,迎来了2015年开始的药政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审评审批加速,资本开始争相涌入制药行业。在经历了四轮融资后,2020年,开拓药业在港交所上市。

苏州拥有多支政府产业基金,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于2007年,截至目前,累计投资项目618个。其中,生物医药方向的项目超过42%。

解决了现金流问题,对于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用地是刚需。生物制药公司发展初期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临床试验,拿地、建工厂往往只是奢望。

2016年从苏州起步成立的基石药业,到2019年急需产业化基地生产临床三期产品。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沟通,整个项目采用代建模式:由工业园区的新建元公司出资10亿元代建工厂,两年后基石药业进行回购。

一个同时具备生物药和化学药的研发、中试及商业化生产的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就此开工,占地7.38万平方米,设计产能可达2.6万升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该项目2020年初破土动工,2021年底基本完工。

“我们还在烧钱的阶段,尽量想把烧钱都用在研发上,而不是用于建厂上。”基石药业政府事务总监周志云说,代建模式让基石药业研发与建厂两不误,园区给的优惠很大、管理费很低。“我们正在从一家烧钱的药物研发公司,慢慢进入赚钱的商业化制药公司,园区的支持促成了公司里程碑的转变”。

据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颀介绍,工业园区总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约55平方公里左右,已经集聚2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不少是初创型企业或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的企业。大多数企业属于开拓药业创始人童友之、基石药业创始人江宁军似的科学家创业。

“科学家创业很艰难,他们原本在国外有那么好的条件,回国创业要背负很大的压力。”沈菊平感慨,“苏州市政府、工业园区,当时把那么多科学家请过来,扶持他们创业,一路上把他们扶上马送很远,差不多的时候再脱身让他们自己走,过程中有问题他们随时帮忙。”

随着研发管线中的产品相继上市,扎根苏州的生物制药公司们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2021年,基石药业营收2.437亿元,开拓药业营收3423万元,信达生物营收42.6亿元。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面向未来一号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2021年实现产值1177亿元,并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

“扶持生物医药企业,整体上回报远远大于付出。”王颀算过一笔账,假设扶持100家生物医药企业,只有3家最终走出来,但可能有一家从0开始最后做成100,甚至1000,再算上带动上下游企业,整体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给100家的房租补贴,“从一项技术最终落实到一个商业活动,创业和对创新的扶持形成闭环”。

 

产业创新集群营造生态圈

2021年5月,药明生物宣布收购苏桥生物,后者成为药明生物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苏州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里,主要提供原液、制剂开发,以及临床GMP生产服务。

生物医药产业园里,有不少苏州药明生物的客户。“在做园区客户的项目时,客户早上上班后,到我们工厂看一下自己的项目做得怎么样,然后回到自己的公司处理事情,下班之前还可以去看一眼。”苏州药明生物相关负责人说,“协同优势很明显。”

开拓药业是苏州药明生物的客户,两家能做成生意,源自园区的一次协调会。园区定期举办企业协调会,企业分别提各自的需求、相互了解,促成园区企业的相互协作。对达成商业合作的项目,园区根据合作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抗体生产考虑过多家供应商,对我们来说,园区内部合作时间成本、交流成本更低,只要质量符合我们的要求,何苦要跑到外面去选。”沈菊平说。

开拓药业与苏州药明生物的协同合作,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的一个缩影。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苏州已经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与高新区“两冀带动”的“1+N”生物医药布局。其中苏州工业园区以制药为主,高新区则形成了医学影像、生化检测、体外诊断、生物医用材料等产业细分集群。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苏州已集聚3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2021年实现2461.2亿元销售收入,2002亿元的规上工业产值。截至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为30家,仅在2021年就新增11家。

生物医药产业的链条很长,从前端的药品研发,中端的试剂、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后端的临床试验组织实施、药品生产和上市、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多家公司参与。产业集群给企业带来的增值效应处处可见。

“很多国内的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来苏州,至少在苏州布一个点,开一家小公司,万一哪天发现在苏州哪个园区有什么好药,很方便就能收购。”苏州市统计局副局长盛管球说。

产业园区形成的生物医药生态圈,在促进业务协同的同时,也留住了人才。“相同领域的企业集聚,即使有公司垮了,人才也能够留下来,对于产业来说就不是损失。”王颀说。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苏州市集聚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近6万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才66名、省双创人才695名。

人才政策是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公司2015年落户苏州的考虑因素之一。据该公司政府事务经理姜黎明介绍,该公司进苏州之前,曾把苏州的政策和北京、上海、广州的政策都做过对比,发现苏州作为地级市的财政资金预算比起其他三个地方明显有劣势,但引才政策最全面、力度最大。

“对顶尖团队给予人才加科技项目资助,上限是5000万元;应届毕业生有优租房;省级、市级、区级都有优秀人才补贴,把权限下放给企业,只要是企业认可的人才,就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姜黎明说,相比之下,北上广的引才政策,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享受到。

 

继续“拼服务”

如今,生物医药产业仍是苏州重点打造的11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为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一号产业”,2020年至2021年,苏州先后发布了《全力打造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年》《苏州市医药产业园区及重点监测点认定管理办法(暂行)》。

苏州市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至2021年,规上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值从728.6亿元增长到200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37%增长到4.85%。

 

苏州吴中区的惠氏制药gsk。

 

4.85%的数据,虽然略高于2021年全国医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4.1%的比重,但对于多年将生物医药作为一号产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常年问鼎全国园区排行的苏州来说,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2021年江苏百强创新型企业排行榜中,南京有3家生物医药企业上榜,苏州仅信达生物1家企业上榜;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营收超过5亿元的只有12家,3家超过10亿元。

面对生物医药从2022年初开始的全行业“挤泡沫”“资本寒冬”,同时全国数十个园区加入抢项目、抢人才行列,苏州该如何发挥生物医药桥头堡的作用,在做强现有产业集群的同时吸引更多好项目?

“政策上很难拼得过上海、北京,它们的层级高。我们只能拼软的,就是服务:对企业和产业的深度了解,把政府的服务理念传达下去。”王颀说,“产业生态最重要。”

审评审批是生物医药企业的“痛点”,产品早一天获批上市,便能为抢占发展先机争取宝贵时间。2022年6月,江苏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苏州分中心在苏州自贸片区内正式启用,承办苏州市内药品、医疗器械相关的69项省级赋权事项,苏州市相关企业无需多次跑到南京,便可就近办理所需研究用对照药品的一次性进口、药品上市后场地变更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等众多业务。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摆在决策者面前的是如何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补全产业链。

2022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开展医药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聚焦薄弱环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苏州市政府的相关资料显示,苏州重点产业链在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在生物药的产业化阶段,原辅料、细胞培养基、生物反应器、下游层析介质、层析设备、膜材料和膜过滤系统等高度依赖进口,肿瘤特异性抗源筛选技术、单克隆抗体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工艺,完全依赖欧美国家。

据信达生物产品开发部副总裁谢红伟介绍,生产原料早期基本靠进口,其中上游的细胞培养基,该公司即使有专利也要委托国外生产;下游的填料和膜,国产和进口的差距很大,“特别是膜,基本上国内没有,都是靠进口”。

企业不敢轻易更换生产原料供应商,每次更换都需要得到药监局的审批,整个流程少则几个月、长达一年以上。

如何强链补链?一靠引进,二靠本土培养。王颀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用地的利用率已超过九成,短期内可供出让的约7400亩,对新进项目要求是税源型的,能带来产业基础和税收,同时是创新型的项目,符合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和引领新兴产业方向的布局。

本土培养,人才是关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在苏州调研后表示:“苏州缺乏非常熟悉国际化大生产经营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缺乏能够从事顶层设计的技术带头人。”

苏州的本土医药人才培养土壤并不肥沃,除了苏州大学有医学、药学相关专业外,其他本科院校与17所大专院校均未开设相关专业。“与周边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相比,苏州缺乏好大学。”王颀感慨。

如果童友之们今天在苏州创业,资金绝不是问题:启明创投、毅达资本、高瓴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君联资本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早已在苏州积极布局,地方政府也拥有多只产业基金。人才是最大缺口。

7月10日举行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会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向创业型人才喊话:“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兼具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审批、监管政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本与人才的流向。2015年开始的药品监管政策改革,加快药品审评审批,打开了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大门,资本、人才、创新成果相继涌入,也造就了苏州生物医药的集聚与产业腾飞。

从2019年开始、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在降低虚高药价的同时,倒逼企业创新转型、战略性加大研发投入,转向创新药、首仿药、难仿药的开发。

创新药的研发周期,以10到15年计。站在政策的风口之下,15年前就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布局的苏州,正迎来创新收获期,2021年实现获批新药数量与上市公司数量“双丰收”。

随着获批产品的市场化推进,以产业前瞻布局与政府服务取胜的苏州,在做好强链补链、引才引智、完善产学研协作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之后,方能坐稳国内生物医药头把交椅,把生物医药打造成真正的地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