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思辨稳健发展

《财经》杂志 文/吴桐 袁雪  

2022年10月24日 13:47  

本文4550字,约7分钟

拥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固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但如果能有着100家规模不大但在细分领域做精做强的企业,也可以赋予地方经济更强的韧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常熟在各类风险要素显性化的当下,其产业发展路径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新思路

常熟港。

 

常熟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这里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因此被誉为状元之乡、院士之乡,历史上出了8位状元、486个进士,现今则有26位常熟籍院士。

历史上的殷实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基因。这里没有如雷贯耳的大企业,但有着名声在外的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完整的产业链,也有着在细分行业持续投入、不断深耕的隐形冠军。

如果说,近两年因为内外大环境的变化,产业界更加理性,倾向于维持现状,不再扩张甚至开始收缩,那么常熟一直都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小步徐进,步步为营。“小而美”既可以用来概括常熟产业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常熟追求的目标。正如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所说,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喜新不忘旧”。

拥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固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但如果能有着100家规模不大但在细分领域做精做强的企业,也可以赋予地方经济更强的韧性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常熟曾经在追求高速增长时代被质疑“走慢了、落后了”,在各类风险要素显性化的当下,其产业发展路径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别样的思考。

 

殷实之乡造就小而美

昆山、张家港、常熟与太仓,代表着苏州强大的县域经济,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的第一方阵。但不同的社会发展历史与经济基础,也让“四小强”呈现出不一样的产业特征。

稳健与均衡,是常熟产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

常熟缺乏“巨无霸”型企业,如今规模最大的是2021年年收入近300亿元人民币的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在“2021苏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上排名第十位。前九位的企业中有吴江区的4家企业,以及张家港的4家企业。但若论进入这个榜单的数量,常熟名列前茅,与吴江区同样拥有13家企业入围,仅次于张家港15家,其余工业园区12家,太仓市11家,昆山市、相城区各8家,吴中区、苏州高新区各7家,姑苏区6家。

在外向型经济占主要地位的苏州,常熟的内外资比例也是均衡的。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产值为1.15∶1;在外资的构成里,据常熟商务局介绍,日资与德资在外资里占比较多,两国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但稳健和效益程度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

常熟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刚表示,相对均衡的产业布局使得常熟经济韧性较强,抗风险能力强,“近几年来,无论是受金融危机或者疫情影响,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一直发展比较均衡,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确定复杂环境下,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2021年,常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3亿元,增速9.2%,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527.8亿元,增速达22.5%。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行业总数的93.9%,其中26个行业增速超过10%,占行业总数的78.8%。

与一些地方哪个产业热,就一哄而上出台政策大力发展这个产业不同,常熟的产业发展一直在三个稳定的赛道上持续发展。从“十二五”开始,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就始终是常熟的三大支柱产业,至今已成为常熟体系最完备、优势最明显的产业,去年三大产业完成规上产值2511.4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5.5%。

勾勒常熟企业的群体画像,可以用“小而美”来形容。常熟工信局副局长邵志达总结,两个因素造就了这种稳健均衡的产业发展路径:一是常熟本身有着较强的民营经济和市属企业基础,是在已有格局上进行改良式发展,而非从一张白纸开始从零发展;第二则与常熟的历史文化有关,常熟历来是殷实之地,追求稳健的生活方式,在拼搏精神方面要稍逊于后起之秀。

 

小步快跑,深耕细分领域

20世纪80年代,常熟碧溪小镇开启了“农转工”先河,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这让常熟有了丰厚的家底,但也留给了常熟相对偏传统的产业结构。激发传统行业产生新的增长动能,常熟的答案是鼓励企业深耕行业细分领域。虽然常熟顶天立地的企业比较少,但专精特新企业在数量上存在优势,目前已经培育了苏州市级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73家。

常熟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在2006年以前多是生产大路货的建筑钢材,如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差异化发展道路,热轧船用型钢系列、热轧钢球系列和高强度PC钢棒系列三大系列产品在同行业内占比份额均达60%以上。

常熟最为知名的面向零售市场的品牌波司登,曾经在2009年走过多元化扩张的弯路,公司于2018年重新提出“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重塑“羽绒服专家”的形象,持续在保暖面料的创新方面引领整个行业发展;在产品方面持续创新,以爆款打造提振品牌势能。2021年,羽绒服业务已经占到波司登总营收的80.6%,并且实现了毛利率和净利率五年连续增长,通过聚焦走出一条中国服装加工向高附加值全球品牌蜕变的路径。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在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独树一帜,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中低压配电电器、工业控制电器、中低压成套装置、光伏逆变器及光伏发电配套电器和智能配电监控系统及配套测控器件。

1998年,常熟开关成为常熟市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第一家,经历过数次改制,一个濒于倒闭的地方国有小企业重新获得活力。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也走过了一条模仿、跟随到独创引领的不平凡道路。

2011年后,常熟开关诞生了与国际同行“并肩走”的高端产品,其中耗时六年研发的CM5是国内第一套双断点塑壳断路器。2020年1月10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常开研制的“CW6-2000、4000、5000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及“CM6-160、250,CM6Z-160、250塑壳断路器”,鉴定为“该系列产品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走进断路器生产车间,整个生产过程都实现了智能化,装配过程由机器人自动完成,生产过程管理完全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人员会自豪地说,这些设备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制造调试成功的。舍弃找专业人提供解决方案的简单做法,选择自己研发的“苦办法”,是因为随着常熟开关对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意识到产品水平和工艺不仅体现在设计上,制造环节也是核心技术所在。设备部门因此尝试着从单台设备入手,获得成功后开始整线设备研发,现在完全自主实现了断路器的智能制造,为断路器又筑高了一道门槛。

2021年,常熟开关营收28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1.34亿元,研发强度达到4.78%,远高于同年中国制造业整体1.54%的研发强度。

纵观常熟开关20年产品研发路径,明显地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在产品和技术上敢为天下先,这源于看得远、抓得准;第二,在研发过程中能从基础理论、机理、材料入手,真正掌握know-how,看似拙笨的做法,实则是最聪明有效的途径,从理论上弄懂弄通,所有后续的产品开发全都受益,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减少了试错成本,这也是常开高于同行业水平的关键;第三,常开人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地迭代,并不奢望一举成功,以知所以然为目标。

当地人常常说,常熟一直是富庶之地,企业家缺乏闯劲和狠劲。细观常熟开关,没有大开大合的豪赌般的狠劲,但是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也不缺乏一击制胜的决胜精神。即使在国内有正泰和德力西等企业以低价规模化生产模式占领市场,有施耐德等国际巨头的打压的背景下,常熟开关一直坚守在断路器为核心产品等专业领域,深耕细作锻造自己的护城河。

据常熟开关总经理戴建定介绍,常熟开关基本不借债、不融资,靠自有资金运转。对于这一与潮流不太相符的行为,戴建定自述为“保守”,“但保守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稳扎稳打,抗击打能力强”。

 

传统行业不传统

在当下各地都在追逐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趋势下,有必要认识到没有落后的传统产业,只有落后的传统产能。如何让传统产业紧跟时代潮流,是常熟必须回答的问题。

纺织服装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在常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基础,倾注了常熟人的记忆和情感,历史和发展需要把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机能。常熟曾经也受到电商的猛烈冲击,曾经产值超千亿元的常熟服装城在冲击下门可罗雀,即使后来实现了网上销售,但仅停留在销售侧不考虑供给端,仍然无法占据竞争高地。

随着一大批淘宝品牌,如常熟服装“新生代”代表戎美的崛起,常熟传统的服装产业逐渐掌握了新零售的打法,从最初变化营销手段,到深度挖掘数据转变生产方式。

近年来,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带没有错过直播电商兴起这班快车,2021年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377.1亿元,占苏州市网络零售额的71.8%,其中2021年抖音平台支付成交总额同比增长240%、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 226%、产单作者数同比增长175%。2022年5月,抖音电商产业带助力计划落地常熟,帮助常熟打造纺织服装产地名片,目标是带动纺织服装产业带销售额增长300%,打造100个产地领头商家。

缺乏具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和有针对性的产业链引资,是常熟经常被产业观察者诟病的一点。但实际上,依托于另一支柱行业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以及与上海的产业承接关系,常熟超前布局氢能产业,已经初见规模。

2019年,常熟市开始着手前瞻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焦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短板弱项,是国内较早关注和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几年来陆续规划建设氢能源汽车产业园超1500亩,已基本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示范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的全产业链,示范应用量居江苏全省前列。

目前,常熟已引进龙头企业等核心项目40余个,其中创新研发类包括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中欧氢能创新中心、康迪泰克全球性技术中心氢能流体管路等13个项目。超前部署了一批致力于关键技术研究的头部企业,包括日本丰田、国家能源集团等国内外企业,以及重塑科技、江苏擎动、苏州治臻等在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常熟起步早,抢占了发展先机,在氢能产业链局部获得了优势,显示了常熟市政府和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在后续的发展中,常熟应秉承稳健务实的做事风格,不盲目跟风,扎实推进重点核心企业的培育,做好引进企业的后续服务,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力争在这轮新能源竞争中,在全国的氢能产业链中树立明星企业标杆。

务实、认真、严谨,是常熟人的文化基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他们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作为政府来说,经得起寂寞顶得住压力,在自己的优势产业上不断挖掘不断翻新,寻找新的增长点,向其他产业结构相对传统的地方展示了有益经验;对于企业来说,不盲目拓展进入陌生领域,不断在一个领域深耕,做到极致,也为众多创业企业以及渴望做大规模的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吴桐为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雪为《财经智库》研究员;编辑:张燕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