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在阅读中寻找共识,在共识中寻找机遇

2022年11月19日 09:14  

转眼间,2022年已面临着收官。一年来,生活依旧充满了各种变和不变,若干新闻事件不断牵扯出有关经济、金融的探讨,观点各异、几方争论几乎成为网络世界里的常态。

在这种价值观多元化的氛围下,阅读变得异常珍贵,因为大多数争论在回归常识后,会变得轻松易解,也易于形成共识。

而令人欣慰的是,有这样一些优秀的图书,我们可以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积蓄思想的养分,从而在面对当下公共事务时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01 | 《克鲁格曼的经济学讲义》

可点击图片购买

保罗·克鲁格曼是一位不那么“主流”的经济学家。他一身而具多重身份,既是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又是一位在知名报刊上拥有阵地的专栏作家。

首先,就经济学家这一身份而言,克鲁格曼成就相当了得,不仅著作等身,还于2008年凭借在经济学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创建了“新贸易理论”;国际金融领域则建立了第一个“汇率目标区理论”规范模型;另外,他还开创了“新经济地理学”,并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本书即精选过去15年中,克鲁格曼发表于报章的专栏文章,展现了作者对美国数十年来积重难返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之深刻反思。全书涉及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房地产、税收改革、财政困境、危机管理、不平等、国际关系等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可以视为克鲁格曼对自己经济学研究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

 

02 | 《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可点击图片购买

耶鲁大学教授巴里·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阿维纳什·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用许多鲜活有趣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

试看一例: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中他却无视已经具备的后动优势,在最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于是,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书中第1章)。

可见,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本书可以帮助你学会策略性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同时,本书也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

比如,怎样打赢一场网球,少数如何战胜多数,为什么要“喜爱”你最讨厌的对手等等,都在讨论之列。这是一门新兴的策略科学,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无论什么背景和行业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03 | 《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

可点击图片购买

如果没有会计学背景的投资人想要进入价值投资领域,读一读这本格雷厄姆在1937年出版的财务报表解读是极佳途径。

作为华尔街传奇人物,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深深影响了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当代投资家。尤其是巴菲特在金融风暴中展现的中硫砥柱角色,以及在众人恐慌中大手笔购进多家上市公司股票的胆识,实在令人佩服。这种人弃我取的投资行为,需要实践经验的长期累积,更需要一套稳定可行的投资逻辑来增强信心。

那么重点来了,深藏在巴菲特背后,帮助他克服恐慌心理的价值投资理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实质内涵如何?《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或许可以解读财务报表分析的诀窍。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重要科目深入浅出的说明,书中呈现了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秘密。在解读这些数字的背后,事实上也隐隐道出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并且,经过改版,本书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中国最新的相关财务制度和规则,便于广大股民结合实际,理解透彻,灵活运用。

 

04 | 《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

可点击图片购买

人生总有些时刻面临关键决策。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在决策时时常面临信息不足、不理性和盲从的局面。一旦决策错误,就要用更长时间来为之买单。因此,我们需要专业的决策课。

本书作者安妮·杜克就是位认知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职业扑克赛世界冠军。她深知:职业扑克手就是职业决策者。在信息不足时,扑克手需要在两分钟内做出20个决策,本质上像一场又一场的决策极致实验。

杜克融合心理科学和扑克高手实战经验,总结出了对赌思维。她为许多世界500强高管提供决策咨询,帮助他们放弃对确定性不切实际的追求,以更好地评估事实,优选决策方案。

同时,她还通过许多生动案例,介绍了一套人人都可以采用的、强大(但易于操作)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决策背后是概率选择,真正关注决策质量而不以结果论成败;让人们破除心理上的自利性偏差,让人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及时退出止损。最终,当培养出科学的认知习惯后,加上各种思维工具的有效运用,建立起自己强大且完整的科学决策系统,成为自信、镇定的人生出牌者。

 

05 | 《好的经济学》 

可点击图片购买

本书作者之一的阿比吉特·班纳吉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

当前世界面临许多紧迫问题与挑战,比如经济增长的挑战、移民难题、贫困和不平等,学者专家各抒己见,而真有见地且敢于直面问题核心者并不多。班纳吉和迪弗洛在这本革命性的著作中,深度解析了如何面对当下世界的核心挑战,阐述了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和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全书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两位作者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急迫问题,既展现出了犀利的批判视角,也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不仅指出了经济政策的失败之处,人们被意识形态蒙蔽之处,也阐明了在当前这样一个环境下,好的经济学在哪些领域会发挥重要作用。

 

06 | 《海龟交易核心法则》 

可点击图片购买

所谓海龟交易法则,其实是一套追踪中长期趋势的交易系统,包括了期货交易中的每一个环节,买卖什么品种,交易的仓位是多大,什么时候入场,什么时候出场,应该怎么设定以及交易的实战战术等。

而海龟交易试验则是美国金融界一个很出名的交易员培训计划。其实,最初它是两位顶尖交易员之间的一个赌约。1983年,当时著名的期货交易大师理查德·丹尼斯和威廉·埃克哈特就一个问题产生了分歧,那就是伟大的期货交易者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这个交易员培训,而受训者的称号就是海龟。

本书作者柯蒂斯.费思,正是这个培训计划中最成功的海龟,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为丹尼斯赚了3100多万美元。而当年他从1000多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13人之一时,只是一个19岁,没有任何交易经验的青年。

而这本写于2007年的书,可以看作是他对当年受训过程的回忆录。看看他的心路历程,了解一下他当年是受了什么启发,加入的海龟培训计划,或许能为后来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07 | 《金融炼金术》 

可点击图片购买

也许,乔治・索罗斯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知名度最高和最具传奇色彩的金融大师,他所创立的反身性理论是对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全新突破与完善。为此,他将本书取名为《金融炼金术》,并非指他在金融市场点石成金的秘籍,而是因为他出于对市场近乎谦卑的敬畏,才将此理论谦虚地定义在金融实验的意义上。

书中,索罗斯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投资思想: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彼此无法独立,参与者的认知与市场永远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具体来说,参与者的偏向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造成均衡点遥不可及,而趋势也只是不断地朝着目标移动,而参与者的思维直接影响市场情景,往往会造成市场诸多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他还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模型供读者参考。当然,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比如证券、货币、外汇乃至国际政治。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部投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认识世界的思维和方法。或许,这才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08 | 《华尔街幽灵》 

可点击图片购买

本书讲述了1997年,美国著名的“期货杂志”交易论坛上有一位自称“幽灵”的神秘交易大师,他把30年成功交易的经验归纳为3个原则。并与助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前中美洲商品交易所成员阿瑟·L.辛普森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毫无保留地公开了自己成功交易的秘诀和方法体系,迅速成为“期货杂志”交易论坛上的超级大热门。

这三个原则是:只持有正确的仓位,对正确的仓位加码,以及放巨量后两三天全部卖出。

而“幽灵”这样做的动机,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许多人的帮助,如今他将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进行回报。如果能接受这份珍贵的礼物,你的投资交易或将重新开始,甚至走向令你无法想象的坦途。

更多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