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其中有五个明确“调整”,如不再判定次密接,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高风险区外溢人员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等。
“不再考虑次密接,风险管控的人数会减少,对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影响更小”。首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郭秀花对《财经》记者分析,总体防控措施有所调整,应该是综合考虑人民生命至上、经济发展、当前疫情形势等多方面因素。
这二十条重磅措施,既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优化措施,也对各地过度防疫、层层加码的防疫举措进行纠偏。
就在一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1月10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措施。
这次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同时,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准确分析疫情风险,进一步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
该会议还提到,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 “一刀切”等做法。
不再判定次密接,减少隔离
在这二十条新措施中,有关于防控措施的具体调整,涉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判定,以及各等级风险区的调整划分及管理。
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只需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对次密接的定义是,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OK)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定为密接的密接。新规之后,次密接人群将走出防疫人员视线。
另一个明显调整是有关风险区划分,将风险区由此前“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也就是再没有中风险区了。此前的中风险区的定义是,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
根据新规,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直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此外,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居家隔离期间,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整治力度
这次发布的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除了适当调整具体的防控措施,还特别对地方防控过程中的层层加码问题进行纠偏。
其中之一为核酸检测。新发布的防控措施要求,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根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同时,原则上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并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除了核酸检测,还特别提及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以及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在这方面,地方党委和政府需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
郭秀花分析,从最近的报道来看,地方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层层加码的情况,这次的措施从国家层面对此有很明确的要求,并要求落实属地责任,这样各地执行起来会更明确,也会减少层层加码。
按新规,如有层层加码问题,则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
在入境政策方面,上述措施中提及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疫情发生后不久民航采取航班熔断规则,最早见于2020年6月民航局发布的《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通知指出,若国际航班在抵达中国七天内出现五例或以上的阳性感染者,民航局便会要求出现病例的航空公司暂停涉疫航线一周;若阳性感染者人数达到10人,暂停时长则为四周。
在2022年6月1日,航班“熔断”规则进行过一次调整。原先航班落地一周内确诊病例达五例触发熔断,改为航班落地5天内确诊达5例触发熔断。这意味着第六七天出现的感染者不计入感染数量,降低了回国航班的熔断概率。
此次新规则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意味着即便发生阳性病例,入境航班也不再暂停。中国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此前曾对《财经》记者分析,航班熔断政策的优化,有利于回国航班的增加,对于降低国际机票的价格,方便旅客的回国都有好处。
相应地,对入境人员的隔离政策也有了调整。新规将此前“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这将进一步促进国际流动,方便旅客进入中国。
郭秀花认为,从新冠病毒本身的特性来说,虽然传染很快但潜伏期变短,将入境的隔离时间减少也是考虑到病毒的特性,科学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