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开班

作者 | 财经E法 张剑 编辑 | 郭丽琴  

2022年11月20日 09:56  

本文1294字,约2分钟

研讨内容将包括人工智能、平台责任、算法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约车及聚合平台发展、知识产权等议题。

11月19日,第七届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正式开班。

本届研讨班由《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提供独家学术支持。一如既往,研讨班秉持完全公益、服务社会的理念,为专家学者与媒体记者搭建交流与互动的桥梁。

七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风云变幻,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见证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治理的不断强化、系统化、科学化。但无论如何,互联网治理必须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而不是掣肘,这需要市场、法治的思维和包容审慎的精神。

正如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发起人之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在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所说,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治理起起伏伏,充满波折,但是“我们要坚持相信市场、相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上的深入研讨与交流,需要厘清什么是老问题,什么新问题;什么是个案性的问题,什么是普遍性的问题。面对新问题、面对新业态,要有包容审慎的姿态,以及专业化的思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静表示,这个媒体研讨班,其实也是一个聚焦新技术、新业态,乃至新经济的研讨班。最近十年来,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在创新。这种创新与法律规则存在各种“爱恨情仇”,这些都值得记录和讨论。“所以,很开心在这个研讨班里跟大家讨论发生在当下的这些鲜活、真实和有争议的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凌认为,法律研究工作和媒体是共同体,也是共生关系。他希望通过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这个平台,让更多互联网治理的主流声音得到正确释放。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张欣希望,未来各方需要去创建一种比较宽松的、审慎包容的,而且是科学的、触发式的监管方式。事实上,互联网产业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底线式”的监管思维。

前资深媒体人刘万永从新闻实务角度谈到,社会需要更多专业记者甚至专家型记者。尤其在互联网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业态,更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积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凌寒以算法规制历程的角度,谈及媒体的影响力。她表示,破除算法恐惧,有赖于媒体;宣传算法治理,更有赖于媒体的正确认知和知识积累。张凌寒认为,报道这些议题的媒体记者的专业知识需要不断丰富、更新和细化。

开班仪式上,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发起人之一,财经E法创始人、《财经》商业治理研究院负责人张有义介绍了互联网法律媒体研讨班举办的历程、目标以及始终坚持公益的原则,也介绍了具体的研讨日程安排。参与本届研讨班的学者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排名以授课时间为顺序),以及法度研究院的资深学者。

本期研讨班的研讨内容将包括人工智能、平台责任、算法治理、个人信息保护、网约车及聚合平台发展、知识产权等议题,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采写实务。

参与研讨班的媒体人共计20余人,来自各主流媒体平台。他们在开班仪式上表示,期待通过互联网法律研讨班,了解更多有关互联网治理的全新内容,并深入浅出地应用到新闻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