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高端市场,小米做对了什么?

作者 | 崔苗 | 文 潘西 |  编辑  

2022年12月14日 10:00  

本文3625字,约5分钟

“全面对标iPhone”不仅仅是小米的一句口号。12月11日,小米交出了高端化战略三年探索期的答卷之作——数字高端旗舰小米13系列。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回首过去三年,高端化战略深刻影响着小米,并深度改变了小米。小米13及MIUI 14的发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小米已经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发内部信表示,“坚持‘快,更稳’的策略;从战略尝试,走向战略进攻,从性能领先走向体验优先。”在过去半年中,小米高端策略转型成效凸显。在小米13系列发布之前,小米瞄准高端市场还密集发布了小米12s系列、小米折叠屏MIX Fold 2等高端机型,并取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尽管市场对于手机行业的发展预期普遍持悲观态度,但国产手机仍没有“躺平”,中国市场高端之战远未结束。随着小米等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不断加码,中国手机高端市场正迎来新变局。

得影像者得高端

移动时代,智能手机的发展大幅降低了用户拍摄影像的门槛,随时拍、随处拍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影像功能成为提高用户感知的主要组成部分时,不断优化手机影像将会是手机厂商共同追求的终点。

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手机的影像能力更是厂商决战高端市场的重要衡量指标。今年以来,高端市场影像竞争持续加剧,其重要信号之一便在于“万年不变”的苹果终于升级了摄像头硬件。iPhone14 Pro舍弃了“祖传的”1200万像素主摄,改为4800万像素的广角主摄。换而言之,在未来的高端市场竞争中,哪个手机厂商能做好影像能力,哪个手机厂商就将在未来更具市场竞争的优势。

目前来看,在安卓阵营方面,各大手机厂商都在不断洞察消费者真实的使用需求,并通过软、硬技术结合来展现影像实力。除传感器、算法外,手机厂商还尝试从自研芯片的角度切入以改善影像效果。与此同时,与相机厂商合作研发影像技术也成为了手机厂商的重要选择。

为加速高端化进程,抢占影像赛道,今年小米选择与徕卡合作,设计搭建包括融合光学、色彩引擎、仿生感知、加速引擎、生态引擎、ISP等在内的全新架构,并提出了“超越人眼、感知人心”的影像理念。此前,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表示,影像是技术和审美的融合,我们正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小米与徕卡达成影像合作是小米影像战略升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年年中,小米首次携手徕卡发布了小米12S系列,其中小米12S Ultra采用了专业级的一英寸专业大底主摄,标志着智能手机影像能力媲美卡片机的时代已到来。

如果将小米12s系列通过影像抢占高端市场称为试水,那么接下来小米将进入不断加码的新阶段。正如雷军所说,“聚焦于徕卡超色彩影像及徕卡超级特写,小米与徕卡的合作进入了全力研发移动影像的新阶段。”

据了解,除了沿袭12S Ultra的专业影像能力,小米13系列还配备了高素质的徕卡长焦镜头,以及在小米影像大脑的加持下,实现了一系列能力升级。在业内看来,移动影像已成为手机厂商突围高端市场的关键,小米正在通过不断解决用户痛点、提高使用体验方式,建立其立足于高端市场的核心壁垒。

得益于影像能力的显著提升,2022年三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4%,7月发布的小米12s系列在京东好评率超过98%,8月发布的MIX Fold 2在京东的好评率超过99%。

连接万物者得未来

以往市场中关于安卓系统不如iOS流畅、安卓系统臃肿、隐私泄漏等问题的声音不绝于耳,站在用户视角重新审视系统生态问题、挑战行业的惯性,是安卓阵营对标苹果乃至超越苹果的重要一步。

雷军在小米13发布会上就说:“经过三年高端探索,小米逐渐意识到要实现高端无短板,必须做到体验优先、软硬件深度协同。”

为了加大软硬件协同的力度,小米在组织架构和技术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调整。2022年,小米MIUI合并到手机部,并再合并了三个相关的软件部门,做到组织结构的深度协同。接着简化并强化“万众一心,死磕技术体验,全面对标iPhone”的目标。在技术方面,在MIUI14立项之初,小米就设立“极致轻巧”的目标,并上线了涉及小米自身和第三方的剃刀计划。在系统存储、系统内存、预装应用和第三方应用方面做减法。

事实上,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类生活家电全部接入网络,围绕智能生活,手机是中枢,系统是底层。对于小米而言,其拥有一个庞大的设备互联网络,在小米妙享和米家两个互联中心的加持下,覆盖了全球近十亿的设备,MIUI就是这个小米生态的基础设施,在不断优化软硬件协同体验的背后,不仅关乎于手机的使用体验。更是决定着未来小米的重要走向。

在此背景下,只有让用户获得良好的软硬件协同使用体验,用户才愿意使用更多的除手机以外的小米设备,并利用大家电等换机周期更长的产品建立用户与小米的长期联系。此外,从提振业绩的角度来看,除了硬件收入外,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服务拥有着更大的收入空间,在智能手机出货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可以为小米提供第二道业绩曲线。

随着小米“手机 X AIoT”战略不断深入,其业绩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截至2022年三季度,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同比增长40%,用户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全球MIUI月活用户数量达到5.64亿,其中中国大陆为1.41亿。而在收入方面,三季度,智能大家电总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0%创历史新高,电视月活用户数量超过了5400万。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小米AIoT产品在天猫和京东144项销量排名第一。

不过,从整体市场来看,尽管设备联网数快速增长,但万物互联仍在发展初级阶段。如何以人为中心,更好地连接人与万物仍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议题。

小米则认为,未来,在提高人性化方面,万物互联有三个发展方向。第一是关注人的感知,第二是关注人的使用场景,第三是关注人与人的关系。目前,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连接人与万物”理念,小米正在推进万物互联的建设,过去一年,在高速互联总线以及米家多端体验一致和统一两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高端市场迎来变局

尽管消费者换机周期不断拉长,整体手机行业处于相对疲软的情况,但与中低端市场内卷不同,高端市场为手机厂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智能手机收益、ASP和价格段预测:2008-2027》指出,预计从2022年起,高端智能手机将取代中端手机,成为智能手机销量最高的价格区间。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将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份额的33%至36%,并占全球智能手机批发收益份额的73%至75%。

随着手机厂商不断加大投入研发,在国内市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高端机型越来越多。尽管苹果仍处于一骑绝尘的位置,但通过提升手机品牌价值,建立手机品牌消费者忠诚度,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等方式,国产手机厂商正在迎头赶上。

IDC中国公布数据显示,在中国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中,去年四季度苹果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6.9%的高峰,而从今年开始,苹果市占率不断下降,到今年二季度,苹果市占率已降低至69.5%。在另一方面,安卓阵营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从去年四季度23.1%增加了7.4个百分点至今年二季度的30.5%市占率。

事实上,想要立足于高端市场,设计制造出来的产品就不能存在短板。所谓高端手机,它关乎于设计、研发、硬件、软件配合、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消费者愿意为动辄五六千元,甚至更高的售价买单,这款手机除了要具备某项突出的技术,还要有舒适的使用体验。

三年前,在小米10发布之际,小米开启了冲击高端之路。一年前,小米12发布之时,雷军喊出了“产品和体验全面对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口号。在这三年中,小米在高端市场既有单点突破,也有生态融合。

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王翔曾表示,以前做产品追求以速取胜,小米逐渐意识到高端品牌需要时间的打磨,要真正做到关注用户的体验与美誉度,做到稳扎稳打。

在小米高端化三年的探索中,小米找到了高端市场的突破点。一方面,小米通过不断加码影像赛道来争夺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小米推出折叠屏形态与iPhone进行差异化竞争。此外,在软硬件协同方面,小米手机和MIUI已发展成目标高度一致的整体。小米13系列和MIUI 14表现出的软硬件协同和互联互通能力,已超越传统安卓的生态体验。

正如雷军所说,如果小米没有对标iPhone的决心和勇气,就无法做好高端机。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对标iPhone、向iPhone学习,正是将来有机会超越iPhone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