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周园: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市场巨大

2022年12月21日 14:31  

本文3504字,约5分钟

“从中国风电光伏的装机情况看,到2030年预测火电比例会下降为32%,光伏跟风电分别上升到27%和21%;到2050年,我们的火力发电会进一步下降到8%,光伏、风力、燃氢机组都会有非常长足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在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12月18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周园同我们分享了当下的能源危机现状以及新能源未来的一些可能性。周园指出,当下全球在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缺口非常大,尤其在氢能投资方面缺口巨大,而且极具紧迫性。

周园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市场巨大,赛道也非常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对于未来中国新能源市场要如何保持强竞争力,周园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第二是从全产业链完善生态型政策支撑体系;三是构建多元主体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四是加强金融支撑。

以下是部分发言实录:

主持人:谢谢罗总的分享。第四位演讲嘉宾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女士。

周园:非常高兴跟各位沟通,我的题目是“能源危机与新能源未来”。前面两位嘉宾谈了很多俄乌问题对能源的影响,同时有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事件,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2022年美国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这个法案本身是一个政府补贴的政策,和2021年的基建和就业法案合起来,基本上就是说,未来十年美国政府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会达到将近5000亿美元的资金,如果我们用5到15倍全社会绿色投资的“乘数效应”计算,基本上是2.5万亿到7万亿美金的重大投入。这个投入不止量非常大,而且涉及到新能源的能源端、应用端,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充电桩基建的投资,到技术端,对CCUS、DAC进行了大量的补贴,从能源到应用、到技术、到生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补贴。

《通胀削减法案》出台以后,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的很多客户都在考虑在美国进行新能源技术的投资。我们看一下它的影响,谈到能源和新能源的问题,不只是一个能源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问题,很重要的还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问题。在新能源领域,美国在进行大量补贴之后,整体的新能源成本从储能来说会下降18%,海上风电下降43%,陆上风电下降63%,太阳能下降一半,我们预测到2023年美国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会从现在的40%提升到65%到80%之间。

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对全球其他经济体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的补贴,商用车新车补贴4万美金,但对电池原材料或组件等供应链有明确限制,因而中国相关的产业链将面临巨大冲击。

技术端,《通胀削减法案》重点支持氢能、CCUS、DAC,整体来看它的补贴力度是非常高的,绿氢的产能从不足1000吨/年提升到百万吨级,美国2022年绿氢的成本在3.9到4.2美金/公斤,叠加补贴之后,就算是考虑到运输成本,从美国出口到北亚,美国绿氢会从现在的3.7到3.9美金/公斤会下降到0.7美金/公斤,美国将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绿氢输出国。这是除了俄乌问题影响外一个很重要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面对带来的一些竞争压力。

刚刚结束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从2021年的28.7%,上升到2030年的60%,这意味着全球在新能源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到2030年每年需要4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个投资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侧重能源转型的国家间伙伴关系联盟,还是全球基金,部分经费在逐步到位,但还是有着极其巨大的缺口。氢能在全球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已经达到了共识,但氢能投资规模方面,目前为止,欧盟是40亿,世界银行16亿,埃及4亿,投资意向相比我们来说到2050年所需要的3到10万亿美元存在着巨大的投资缺口。现在全球来看,氢能的项目规划试点项目有1200个,但完成规划阶段的项目只有29家,所以有非常大的紧迫性需要加速落地。

从中国风、光、燃氢发电的装机情况看,到2030年预测火电比例会下降为32%,光伏跟风电分别上升到27%和21%;到2050年,我们的火力发电会进一步下降到8%,光伏、风力、燃氢机组都会有非常长足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在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

新能源方面,它涉及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产业的竞争力。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我们把它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按照整体的产值(纵轴),以及增长的速度(横轴)来看,产值非常大的、已经产生规模化的是风能和光伏,另外氢能在未来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规模也是极其巨大的。第二,产值比较小但增速非常快的,如果看2021到2030年,增速在25%以上到40%之间,包括了储能和智能电网,这是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还有智慧的车路协同,光伏建筑的一体化,这是交通建筑脱碳的重点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关键场景。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未来也是碳中和必要的手段。第三,持续培育型的,包括智慧能源管理、绿色消费科技、海洋、生物地热等等。在新能源产业,中国有极其巨大的市场,赛道也是非常丰富的。

中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能和光伏、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产能占比有压倒性优势,但也可以看到相当大的挑战:

第一,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科研效率比较低,我们的发文量全球占第一,但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没有排在前三名,国际影响力不足。现在在这两个领域里,前三名分别是美国、德国、韩国,能源互联网前三是英国、美国、意大利,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

第二,我们产业联动的水平仍有待提升,专利被引用的学术论文,储能跟能源互联网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第三,中国在整体能源领域综合创新的国际排名相对靠后。中国在2021年世界排名是第25位,相比2020年的第30名,有了5名的进步,但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如果看排在第一、第二梯队的,主要是欧洲,包括芬兰、丹麦、瑞士、比利时、荷兰、德国,在这一点上,中国如何更好的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同时迅速提高我们能源方面综合的指数排名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创新生态和市场应用方面,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的落差,应该聚焦提升绿色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绿色能源技术出口占GDP的比重,以及试点项目的投资规模,同时要保持和提升国内绿色能源方面投资的规模。

第四,我们能源发展综合经济性不足。2050年的电力系统供应成本预估,对比现行的政策,0.25元/度,有将近30%电力成本的上升。同时,新型技术比如储能、氢能的成本仍非常高昂,很核心的一点是规模化不足,导致终端消费的成本比较高,比如我们现在的氢能重卡是燃油重卡的燃料成本的将近两倍,购车成本将近3倍。在整体的经济性和迅速规模化带来的成本节降方面,也是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最后,结合我们看到的全球在新能源发展,尤其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代表的竞争的压力之下,同时也看到我们中国发展新能源巨大的市场、巨大成绩之下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思考,未来中国如何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继续执全球牛耳,中国要如何成为整个全球新能源转型的领头羊,我们有四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基于现在的国际形势,我们更应着眼于如何推进全球市场的拓展跟技术合作,尤其是主导国际标准体系的建立,会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很关键的一环。

第二,我们可以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中得到一些借鉴,例如,对新能源政策的支撑,要从全产业链、全生态形成支撑,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如何完善生态型支撑的政策体系,也对未来氢能和新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构建多元主体的创新生态,我们在能源领域,传统来说,央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央企在未来的新能源中可以进一步激发活力,发挥链主的作用,但创新很多是来自中小企业,也可能来自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我们如何以战略和指标为引导,以政策为支撑,推动构建多元主体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这对新能源的发展会起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

第四,金融支撑。在融资端加强部署,提升绿色信贷的规模,强化绿色债券的管理制度,加速绿色资产的证券化,同时有效引导多元社会资本长期投入到早期技术领域中。

这是我们认为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四点。

国际市场充满挑战,但仍祝愿中国新能源产业继续乘风破浪,抢占未来的制高点。谢谢!

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应对发展挑战提振复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