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问界多款车型降价 新能源车企销售承压

作者 | 《财经》新媒体 王婧雅 编辑 | 潘西  

2023年01月18日 18:05  

本文1546字,约2分钟

由特斯拉掀起的价格战正在引发市场连锁反应。近一周内,AITO问界、小鹏先后宣布降价,幅度高达万余元,并针对老用户提出了延保等补偿措施。其中,问界M5 EV及问界M7分别下降2.88万及3万元;小鹏G3i、小鹏P5及小鹏P7价格分别下调2万-2.5万元、2.3万元、3万-3.6万元。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无论是去年12月降价促销,还是此次直接降价,均未涉及小鹏G9车型。小鹏工作人员告诉《财经》新媒体,小鹏G9主打高端市场且刚刚上市,降价可能性较低。而小鹏P7等车型已上市多年,特别是P7今年即将上线改款车型,降价或也意在去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能源补贴退坡等事件影响,新能源消费需求正在减弱,不管是此前比亚迪、广汽埃安选择涨价,还是近期问界、小鹏跟风特斯拉降价,车企作出不同策略选择的背后,均与市场环境相关。短期新能源市场面临较大销售压力,这将进一步考验新能源车企的生存能力。

根据天风证券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1月第1周,9家新能源车企新增订单3.0-4.0万辆,较12月第一周和第四周分别下降51%-56%及55%-65%。其中,3家受调研的造车新势力新增订单0-0.5万辆,相比12月同期下降50%至60%;5家受调研的自主品牌新增订单2.0-3.0万辆,相比12月同期下降50%至60%;1家受调研的合资品牌新增订单0-0.5万辆,相比12月同期下降5%至15%。

“销量的下降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流失,加之市场舆论影响,或波及车企的品牌知名度。降价是维持企业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之一。”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分析认为,不同的价格策略体现了车企所面临的不同的供需矛盾。如果供大于求,车企选择降价的方式刺激需求,反之则会涨价。

2022年小鹏汽车对外公布的销量目标为“确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但受产品迭代等诸多因素影响,最终小鹏全年销量定格在12.1万辆,目标完成率仅为48%。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去年也未能兑现交付预期,尽管其交付数量同比增长约40%至131万辆,但仍低于至少140万辆的预期,特别是自去年八月实现产能爬坡后,特斯拉订单数量却没有实现成比例增长。

市场普遍认为,特斯拉掀起此轮价格战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线利用率,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还可以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目前来看,由特斯拉降价所产生的刺激消费作用已经开始显现。特斯拉销售人员称,根据订单排号显示,近日以来特斯拉每日新增订单在千单左右。

而对于小鹏而言,前一轮降价也直接拉动了其消费需求。在去年12月特斯拉引发价格战后,小鹏曾上线了最高直降2万元、加赠万余元选装权益的活动,当月小鹏实现了11292辆的交付成绩,环比增长94%。

不容忽视的是,对于特斯拉已实现规模效应的车企,其具有大幅下调空间,但对于小鹏等尚未实现盈利的车企,降价无异于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价可以促进销量提升,有望提前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降价也会导致亏损加大。在小鹏降价公告发出后,瑞信、摩根史丹利等大行均提示小鹏第一季度毛利率或逊于预期,存在下跌风险。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表示:“中国车企崛起,高性价比是必须的基础。在技术进步和供给改善等因素推动下,车价下降是趋势。比亚迪不需要降价的原因在于经销模式具有促销灵活、调整空间大的特征。面对已实现规模效应车企的打压,新能源市场只有适者生存。”

张翔则认为,2023年新能源市场将面临涨跌不一的局面,头部车企以往定价较低,需要通过涨价匹配市场地位。库存压力大、产能过剩的车企亟待通过降价手段带动消费。目前,亏损的车企如果可以通过降价带动规模经济效益,有望使采购成本降低,但是否由此导致亏损加剧仍是未知数。